“卞”姓,在嵊州市属于人口较少的姓氏,据2002年金午江主任编撰的《嵊州市志》显示:2001年底全市有卞姓人口1185人,位居全市姓氏人口排名第85位。嵊州卞氏主要集中在谷来镇的马村山墩自然村、护国岭村的卞家自然村、联谊村的西洋坑自然村、举头坑自然村和双溪村的出水永自然村等,其中马村山墩自然村是嵊州卞氏的主要发源地。
(一)姓氏考源
“卞”属古姓,族渊悠久。清同治戊辰年(1868年)重修的仁德堂《剡北山等卞氏宗谱》记载了明代宣德二年(1427年)撰写的“卞氏世裔宗支”一文显示:“我祖曹叔振铎之后,食邑于卞,因氏焉”。由是可知,山墩(旧时一作“山等”)卞氏系出“曹”姓。据《元和姓纂》等资料记载:在3000年以前的西周时期,周武王姬发封自己的弟弟、文王姬昌第六子叔振铎于曹(今山东省曹县),世称“曹叔振铎”,其后以曹为氏,遂成曹姓。后来曹叔振铎的支庶子孙中有个勇士名庄,在鲁国做官,又被封于卞邑(在今山东省兖州卞桥镇一带),爵位为“子”,故时称卞庄子,因此卞庄子的后代就以封地“卞”为姓,就此形成了卞姓的一支。卞姓后来在济阴郡发展成望族,世称“济阴望”,传至卞公克昌,南宋建炎年间,仕官江苏郡守,其被尊为“山墩卞氏始祖”。建于清代中期的山墩村永兴庙正殿上有这样一副对联:“克昌有要惟为善,大德从来是好生”,此联一方面为了纪念始祖克昌之功德,另一方面也是教化卞氏后人要崇德向善。
(二)迁居山墩
山墩村容一瞥
山墩,2004年与里横、外横、城后、马村合并为新的马村,原山墩村位于嵊城西北25公里处的大王尖山腰,区域面积1.10平方公里,辖山墩、村里、厂里、三茶湾、滴水岩、岩头等、大湾等6个村民居住点,设2个村民小组,90多户人家,近300个人口。山墩之名旧曾作“三登、山等、山顶、卞家山、卞家山顶、卞家山等”等,清末民初,该村秀才卞鹤书将“山等”改为“山墩”,因墩系土、享、文三字组成,有寄予山区重耕读、育文人之意,村卞为大姓。考山墩卞氏来历,据清朝同治年间《卞氏宗谱》的谱序中记载:“宋室南迁,有卞公克昌者,随驾渡河,后致仕,隐居山阴(今绍兴),旋复迁剡南之里乌村,……传至生三公,其长房孙道云公、道还公、幼房孙道昇公,因里乌地滨江水,时遭冲决,庐墓无存,迁居剡北富顺乡三十二都大尖山下(即今山墩)……”。再查阅一世祖克昌公行传得知:卞克昌,行克一,字朝龄,号大盛,生宋钦宗元年(1126)五月廿一日卯时,卒孝宗甲申(1164)闰七月十一日酉时,为北直良乡(北京良乡县,今属房山县)人也,随宋高宗赵构南迁,建炎年间,在苏州担任太守之职,退隐后到绍兴山阴县一个名叫“顺川”的地方(具体地名今无考),见此地山水秀丽、嘉木森荫,左有两峰环带其后,右有清流横绕于前,遂家于此,后又迁居嵊县南部的里乌村(今苍岩村一带),生三子明俊、明杰、明能,二女,合葬嵊县北山秀溪之源,有墓铭。长子明俊,生六子君仁、君义、君礼、生一、生二、生三、一女。其中幼子生三公,生三子为李八、李十二、李十五。生三公长子李八,生一子为道云;次子为李十二,生一子为道还;幼子为李十五,生一子为道升。道云、道还、道升三兄弟为避水灾于明初迁到剡北富顺乡大尖山腰居住,将“大尖山”改名为“卞家山”,即今山墩村,生三公被山墩卞氏族人尊为迁始祖。
(三)发展迁移
山墩卞氏自道云、道还、道升三兄弟定居以后,人口滋生,繁衍发展。道云公尊为大房之祖,道还公尊为二房之祖,道升公尊为小房之祖,其中道还公传三世而断。因此,山墩卞氏均为大房道云公和小房道升公的后裔。由于山墩位于地势陡峭的海拔560多米的大尖山山腰,地方狭小,不易发展,随着人口的繁衍滋生,族人的增多,地少人多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卞氏子孙便迁居异地,近的有迁居本乡西洋坑、举头坑、下坂、出水永、牛坝坞、双溪、白洋湖卞家等地,含山墩在内约有450多人,远的有迁居富阳、余杭、临安、安吉、诸暨、江西等地。据卞崇苗主修的《仁德堂富春卞氏宗谱》记载:山墩卞氏迁居富阳镜内共有14支之多,分别分布在富阳市的永昌镇清河村和民政村、高桥镇的水坞村、白龙寺村、上陈村和颜公坞村、受降镇的中秋村和梓树村、春建乡的徐家坞村、新登镇的塔山村以及富春街道的新联村等6个乡镇(街道)11个行政村,其中迁入富阳最早的一支是由十七世孙隆钦公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迁入富阳永昌镇清河村定居的,之后又有隆治(同名二人)、隆圣、隆盛、隆魁、隆彩等十七世先祖以及积林、积宜、积祥等十八世先祖和善生等十九世后裔陆续迁居富阳,在富阳安居乐业、繁衍生息,代代相传,后裔多达300余人。又据临安卞根富于2007年主修的《卞氏仁德堂临安宗谱》显示:山墩卞氏十七世孙隆凤、隆武、隆潮、隆万、隆炳、隆锡等二十多人于清末和民国时期迁居临安,分布在临安市锦城街道的后郎、横街、郎碧、新溪、金头、钱王铺、钱童等村和青龙、平山、胜利等三个居委会,太湖源镇的青云、金岫、浪岭、黄岗等村,三口镇的长明、下钱、葱坑等村,上甘街道的樟树、杨岱、柯家等村,玲珑街道的东山、夏禹桥、五桂里等村,板桥乡的如龙村和潜川镇的牧亭村等,后裔亦达300之众。另外还有迁居到安吉县良朋镇、诸暨市枫桥镇、江西省弋阳县等地。
(四)辈列排行
据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重修的仁德堂《剡北山等卞氏宗谱》记载:山墩卞氏辈列(俗称“辈份”)为始祖克,之后依次定为明生李道、友可世德、敬应国文、成乾兴隆、积善良贤、大有余庆、我思先人、维周之亲、礼乐仕鲁、忠孝佐晋、祖功用光、永锡尔昌等四十八字。排行字母为始祖克,之后依次定为明君李道、孝悌忠信、仁义礼智、恩惠升光、江河垂天、文章盖世、遥念古哲、勳业照然、芳流紫阁、美继琴堂、名公贤令、佑启后人等四十八字。目前,山墩卞氏自始祖克昌公以来,已传二十三世,辈列已排到“有”字辈,对应的排行字母排到了“章”字号。
(五)山墩人物
山墩卞氏素以“忠厚仁德”传家。谱序记载“卞氏忠厚为第一,辛壬二岁间,粤匪窜扰,遍城乡房屋一炬成灰,卞家山不惟,不折一椽,而且不入其境,余谓皇天报应忠厚之一证。”忠厚之族亦必能化育仁德之贤。
卞陈氏(1731-1796):本马溪村陈子相公之女,年十八岁嫁山墩村卞文选。其与公以农起家,贤德于乡里。其家在山墩附近的一个土名为“流沙”的地方有竹山一块,流沙住有李某,李某横行乡里,绰号“流沙知县”,强霸其竹山。一日,卞文选之子去竹山挖笋,李某怒斥言:再挖必砍汝足。儿子愤归告母陈氏,陈氏即到李某还笋,并好言请罪,李某方才息怒。不数年,李某家道中落,向陈氏告贷,陈氏慷慨借款。后李某病重,陈氏前往探视,李某以为陈氏前来要债,说自己负债较多,无以偿还,愿将流沙竹山相抵。陈氏说自己前来并非索债,只是来看看你,愿你早日康复。邻村又有一李姓人家,有子侄十八人,欺凌乡邻,号称“十八虎”,一日,陈氏家养的一只猪突然冲圈而出,窜入李家,李家一人遂将猪打死宰之。陈氏闻之,登门李家,不向他们索赔家猪,而是深为致歉。次日,李家宰猪者突然暴病而卒,陈氏对其子说:幸好昨日未与宰猪者计较,不然带来祸水,吃亏是福。乾隆年间的一年八月,陈氏到山墩村附近的猪槽湾捡栗子,突然一猛虎前两足抓伏其背部,陈氏以为是一个名叫“国佐”的侄子戏弄他,便唤其名,未见应答,转头一看原来是一只老虎,便说:“你是畜生,畜生当然不懂得什么,那就请你吃了我吧”,言毕虎摇尾而去。里人云:陈氏德厚,福报也。其部分事迹载于民国《嵊县志》卷22贤媛传。
卞乾佳(1831-1892):字元长。其父业商不善,倾产家贫,因此其业农,节俭治家,少壮富而有余,常常施里中诸贫者,并热心公益,常倡义举,德望闻于周遍。村旧有永兴庙,毁于兵燹,其倡议重建,由于资银不足,其星夜入山扛木搬石,一直到庙成而止。村附近有一条叫“瓦窑岭”的山路,可通达横路坑等村,是当时的交通要道,由于崎岖不平,行走艰难,其趁农闲之时,带着冷饭,拿着锄头,挑着畚箕,嵌石砌路。曾有一富户欲出资捐助于他,其说区区之事,不需花资。一日,其到绍兴平水镇商行卖笋干回来,在大雪岭的路亭休息,便数了数卖笋干的钱,发现商行多付于他。一同在路亭休息的人说他运气好,其说:我爱我的财,别人亦爱惜自己的钱,不能如此贪图小利。说完起身急忙赶往平水镇,来到商行对账房先生说:账目算错了。账房先生十分生气道:账目不会错的,不会少算给你的。其说这是多算给我的钱,还给你们,说完就走了。某年,卞乾佳到石璜镇蔡墅村蔡三和家买糠,挑回家一称,发现多给,随即将多出部分的糠挑到蔡墅村,还给蔡三和家。其又孝事母亲,晨代母梳洗,夜侧卧照顾,孝感乡里,部分事迹亦载入民国《嵊县志》。
卞兴洲(1867-1925):字方亨,又字启运,号噩书,又号鹤书。幼受业于城后村马铿铭先生,光绪乙未科(1895)邑庠生,丙午科(1906)优廪贡。历任本县北山、剡山两学校校长,县劝学所总董,咨议局初选举事务所所长,县统计处总编辑并理县公署文牍、咨议局议员。辛亥民军起义充省北伐先锋团参谋长兼书记官。民国二年起先后任绍兴县公署文牍、县禁烟局局长、省议会候补议员、嵊县民团局局董兼顺安乡自治会乡董、浙江旧台属渔团局局长、嵊县议员、县清乡局局长、县剿匪善后会评议部部长兼顺安乡练团第一路团局局董。因历年剿匪有功,曾蒙督军卢永祥、省长沈叔詹特奖“除莠安良”匾额一方。其孝事双亲,父病思食馒头,其星夜乘月光走王城镇,往返四十里购归藏于怀,购归至家尚有热气。父卒又事母,晚卧母床之侧,不入私寝,亲伺其食、为其解、浣其衣,及至母故,其孝行德业闻于当时。
(本文作者:嵊州市谷来镇人,绍兴市乡土文化研究会会员,现任职于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
参考文献:
1.《剡北山等卞氏宗谱》(仁德堂藏版),清光绪廿二年(1896),卞启运主修;
2.《仁德堂富春卞氏宗谱》,2006年,富阳卞崇苗主修;
3.《卞氏仁德堂临安宗谱》,2007年,临安卞根富主修;
4.山墩村卞启运裔孙卞孟欧和山墩村原支部书记卞善水、小学代课教师卞志坚和里横村马纪源、马谢传的口述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