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南岙王氏始迁祖的查证经过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王潮梅 2015年12月18日15:54:32 

  1993年,我从交通局退休后,在宗亲家看到了一部里岙派《王氏宗谱》,在老家唐岙又找到了四部不同年间重修的老谱,虽破残不堪,却爱不释手,从此便爱上了读谱,成为退休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嵊北嶀山的山上山下,有南岙、大王、箬岭、独山、王舍岗、石坑、里大山、外大山、唐岙、陆康等许多村庄,都姓王,是王羲之后裔,同一个宗族,统称“南岙王氏”,有一千多户。嶀山东北的枣树湾王氏是南岙王氏始迁祖的兄长,十一世孙岺公的后裔。据传王氏在嶀山定居已近千年,十世孙英公曾作家乘,可惜“有作莫继,失于纂修。”后曾修谱,然无以继,直到明朝嘉靖二十九年(1550),大仓人姜周为嵊县令,他崇拜王羲之,“莅嵊之初,即访右军后裔,问及我宗,请谱观之,喜其前之源流清洁,悯其后之支派悠扬,给赐印贴,谕令续修。”一年而续修造竣,而这时,我族在这里已定居四五个世纪,历20来世,以前的世系已经“记而不详”了。裔孙王龙书所作的谱序中,只笼统的提到“来自剡邑华堂”,始迁祖“百十一公偕子千廿三公、廿四公游灵芝乡箬岭下,立业居焉”。却不记其父子的讳和名。嘉靖谱已不存,只留下王龙书这篇序。

  后来,南岙、大王、陆康、独山、唐岙等村王氏各自修谱,在家谱中才出现始迁祖名王祉,其子仁美为南岙祖,仁茂为上王(今绍兴上王)祖的记载。关于祉公其人,是王导后裔还是王羲之后裔?是从华堂来还是从长潭来,或别的地方来?说法不尽相同。比如:南岙村续修的《王氏宗谱》中,收录了宋熙宁四年(1071)左丞相郑德源《琅琊王氏家谱序》,其中写道:

  闲游嵊嶀顶南,见一平地,阔有二亩余,造一羲之亭,面朝剡溪,面北看得灵芝乡,隐于箬岭下,七星之相,九龙之地,可作住场,而宁九县尉长子百十府君讳祉者,同子千廿三公、廿四公遂迁于此居焉。

  这或许是南岙王氏始迁祖王祉的最早记载和主要依据。然而,谱中所列祉公的前系却十分混乱,依次为:羲之——献之——靖之——僧虔——俭——骞——规——褒——鼎——宏艺——缄——思恭——希倩——————迺——智蕴——彦枢——祉。彦枢即宁九县尉,祉公为其长子。据我们查考,这个祉公前十八世谱系是拼凑出来的。其前三代是羲之公祖孙。第四代僧虔是王导的玄孙,至第九代俭公是僧虔兄僧绰的子孙。而第十代宏艺至彦枢,则是我县东林王氏的世系,也是王导的后裔。这种情况使我们深感困惑,如果要续修宗谱,必须先搞清楚始迁祖和前系,我们以此为当务之急,开始了漫长的查证之路。

  我们不仅在县内走访王氏村落,查阅王氏宗谱,还到过新昌、上虞、余姚、天台、东阳、绍兴、杭州、上海、北京等地,乃至去过王氏发源地山西太原和羲之公的祖籍地山东琅邪临沂。大家不惜花时间,受劳累,还自己掏腰包贴盘缠,复印回来大量的资料,终于查清了南岙王氏的始迁祖是王煤,王羲之裔孙,属羲之公幼子献之公一派,从新昌县长潭镇迁来。

  起初,因为南岙王氏谱中有“来自华堂”的说法,我们便到嵊州市档案馆查阅了光绪三十四年(1908)《金庭王氏宗谱》。此谱为羲之公六子操之公一派的宗谱,以羲之公为一世祖,操之公为二世祖,世系行传完备,但找不到祉公其人,分支中也没有迁南岙的记载。1998年,正当我准备到新昌长潭去查看图山、天姥两派王氏谱时,嵊县北山交管站站长马南平给我打来一个电话,告诉我谷来有光绪、民国年修的两部《贻谷堂王氏宗谱》,谱中有一支旁系,记录在“附考”中,未知属哪一派。我立即去谷来查阅,确有一旁系,附记在远祖系中,注明“新昌长潭”,其世系图为瑊——枸和枸六子:解、煤、孙、细、丝、库。谷来贻谷堂王氏是从新昌长潭迁来的,属图山派,这支旁系从长潭迁出后,却不知迁到了哪里,我多么希望他就是我们苦苦寻找了多年的始迁祖,因而下决心到长潭去查阅图山王氏宗谱。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9年8月,终于在嵊州市图书馆找到了民国二十八年(1939)长潭图山、天姥二派合修的崇报堂王氏宗谱,又在新昌回山看到了《官塘王氏宗谱》,其中有一篇明万历四年(1576)裔孙王则荣、则英合撰的《续修宗谱引》,其中记曰:

  长潭(王氏)由齐、梁而基,至隋、唐而蕃。齐梁间,超孙元顶者,其子名珖,字成之,生小三宣议,名杞卿,字良悦,奉母裘氏至孝,以孝举宣议郎,后赠翰林编修。其祖居名胡渡,渡之东山有剡名阀胡氏墓,其子孙世居是地,因以名其为胡渡。后人称胡为乌,讹也。小三宣议父墓新昌十都,西溪之山其故居,是时遭龙水之患,今龙迹犹存,是其验也。后又罹回禄之害,其地不复可居。初徙西禅庄舍,次徙墓庵屋,卜筑安溪。不久遂迁左迂(纡),开大陵田,得钱三甕,人以公为孝感所致。生六子:长以武功举提干……后裔居剡枣树湾;次子为剡吏,徙居嶀浦南岙;三子进士,授大理评事;四子、五子、六子得居左纡而家焉。

  据查此谱的世系行传,图山、天姥王氏的一世祖王超之,是王羲之第七子献之公的六世孙。谱系中有如下记载:第十五世瑊,字成之,行大三宣议,授宣教郎,迁居左纡之祖;第十六世枸,字杞卿,行小三宣议,以孝廉举宣议郎,后赠翰林编修;第十七世解,行四,由太学生授武功提干,娶张氏,生四子:香、潜、从、晋,迁居剡枣树湾;煤,字应希,行六,由恩贡授江西州同,娶陈氏,生五子,回居长潭,复迁嶀浦南岙。行传还记载了煤公生“三府君、四府君、十府君、十四府君、廿九府君五子,葬本里西山船埠头”等内容。真是我们所盼望的那样,谷来《贻谷堂王氏宗谱》的那支待考的旁系,就是我们南岙王氏的始迁祖煤公世系,这使我们喜出望外,乐不可支,失联四五百年后,我们的一世祖终于回到了南岙。后来我们又在长潭乌楼、长安,图山派永思堂《王氏宗谱》中,也发现了类似的记载。

  南岙王氏始迁祖煤公的重新确立,使我们先祖的血脉世系和迁徙源流终于眉目清楚,这极大地鼓舞了宗亲们的修谱热情,遂于2002年4月,我和祥华、招木、利民、爱根等成立了“王羲之后裔南岙王氏研究小组”,进一步搜集资料,并进行南岙王氏世系的研究整理。

  我们的研究成果,不仅被宗亲们所接受,还得到谱牒学家王大良博士、中华王氏文化研究理事长王听兰先生、中南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王雪峰教授、绍兴县文联主任王羲之家世研究学者王云根先生的肯定和支持。一些宗亲中的企业老总修谱热情更高,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希望把煤公后裔的南岙、上王村等各派联合起来,合修一部《南岙王氏总谱》,他们表示愿意出资和募款。建议一出,宗亲们一呼百应,各村派出代表,于2006年11月5日在绍兴稽山宾馆召开了南岙王氏修谱筹备会议,一致同意成立“南岙王氏总谱编纂委员会”,以家德为主任,潮梅、爱根、招木为副主任。在会上,家德带头表态捐资并负责向社会募款。修谱工作正式启动。

  2006年12月24日,在南岙村召开第二次编委会议,向各村参加修谱的代表,公示从图山、天姥、长安、官塘、乌楼、谷来等王氏宗谱中采集的有关始迁祖煤公迁居南岙的影印件资料,以及上溯源流的考证结果,形成初步共识。后来又经过多次研究,征求专家学者意见,王雪峰教授还专程从武汉前来指导,南岙王氏前系遂成定局。简而言之,南岙王氏的一世祖王煤从新昌长潭迁来,他是王羲之的24世孙,王献之的23世孙,王超之的18世孙。如果从王氏创姓祖王子晋排来,王煤则是58世孙了。

  关于老谱中南岙王氏始迁祖王祉的问题,我们认为这是前辈定下的,不可贸然否定。在查阅老谱时,我们认真寻找,一丝不苟,只在《琅邪王氏通谱》中有一王祉。清咸丰十一年(1861),慈溪人王庸敬编辑《王氏通谱》,历时8年,共分六部,计108卷,《琅邪王氏通谱》为其中一部。该谱载王祉是王子晋54代孙,其相关谱系为王言——王辙——王祉——王献——王轸。其世系中记曰:

  王祉,字景安,一字锡畴,后唐长兴三年壬辰十月十六日生,晋天福末举进士不第,建隆初举茂才,授河南陆海州教授,咸平五年壬寅三月卒,年七十一,葬莘县群贤堡,以孙轸贵赠光禄大夫、礼部尚书。配田氏,赠博平郡君。子一:献。

  这位祉公属琅邪王氏江都派,是王导的后裔,其谱系来源出自余姚、萧山王氏谱。查其子孙五代,居住在河北莘县,后迁宛邱,没有迁居南岙的记载。再则,王祉生卒年与南岙王氏二世祖仁美、仁茂约隔200年,不可能是我们的始迁祖。但考虑到我们学识水平低,查阅的谱系资料有限,还得保留王祉其人,新修部分则以煤公为始迁祖,列在新的世系中,并在第二章《源流》中,撰《南岙王氏系流源考证录》一篇,评述考证经过和理由,给后人一个交代。

  (本文作者:曾任嵊县交通局局长。)

  相关文章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