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吕渔溪的一生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商志良 2016年10月08日16:57:30 

  吕渔溪,名磻,曾用名清渠,1890年12月22日出生于嵊县桃源乡(今甘霖镇)黄胜堂村。祖上数辈皆为地主看守山林的贫苦农民。到了祖父这一代,家道才逐渐兴盛,有了自己的土地并迁回祖籍——黄胜堂。

  因家贫,无力承担学费,从七岁开始,就随父兄从事田间劳动。一有空闲,他就到田边识字、看书。十五岁时才入本地士明学堂读书。十九岁那年因家遭火灾,辍学务农。但这并不能阻止他对学业的不倦追求,每天早晚都坚持自学,毫不懈怠。

  吕渔溪像 

  1909年,经同村四哥推荐,吕渔溪在郯城、下王村(今剡源村)任私塾教师,历时两年。这期间,他一面认真执教,一面勤奋自学。为以后外出求学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功夫不负有心人。”1911年11月,考入了南京金陵法政专门学堂。

  1914年8月毕业后,在振兴民族理想鼓励下,萌发了‘以法治国’的强烈愿望。先后出任鄞县、永嘉等地方审判厅书记官、推事等职。由于司法工作干得出色,1921年,被调至哈尔滨任特别地方法院推事,关于这段历史吕渔溪曾在自传中这样写道:“在鄞瓯七年,目睹官场腐败,心中十分痛恨,自己始终以廉正勤俭自持,得到民众的好评,长官之青睐,并因此于1921年被选调哈尔滨三省特别行政区地方法院任推事。此后,更加廉正自持,勤奋服务,以朝为国争光。”

  在哈尔滨工作的这段时间,吕渔溪开始收藏古文物。他认为:“最痛心不已的事就是祖国的文物被外国人买走。”他虽然并不富有,但不惜花费重金尽自己最大能力来收购文物。

  1925年,因不满法院贪污腐败等现象,毅然辞去公职,自行组建律师事务所,从事律师职业。在此期间,吕渔溪结识了梁漱溟先生,特别对梁老建设乡村的救国理论产生了共鸣,他让长子烈卿拜在梁先生门下学习多年,并与梁先生成为好友至交。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结束了律师事务所工作。移家至浙江嘉兴,除挂名金城银行法律顾问外,还致力于读书、著述。为乡村建设丛书写了《入乡初步》(1935年由北新书局出版),编纂了《汉语四角号码小字典》(未出版),还写了反映日伪残暴统治下生活状况的《屐下吟》诗集。

  抗日战争爆发后,吕渔溪举家于1937年冬迁回嵊县老家黄胜堂村,在梁漱溟思想的影响下,开始试行教育农民建设的农村计划,先后做了以下几件事情:

  壮丁训练:组织村里的年轻小伙子,每天早晨集中进行军训。主教练由本村一位退伍的连长担任,他自己负责政治形势教育。军训内容大致包括队列操练、大刀砍杀、刺杀及步枪射击等。

  办农民夜校:主要宣传抗日及伦理道德教育。聘请县内知名人士讲演抗日救国道理。夜校的气氛甚为热烈,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办文化补习班:由于战乱,许多学校被迫停课,学生青年辍学在家。吕渔溪在村里办起了文化补习班,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课,免费为大家施教。

  有关乡村建设的活动,经过一年的试行,耗费了吕渔溪很大的心血及钱财,正如他在自传中这样总结:“试行一年,无如能力不够,对农村事业所费心力、财力不少,所得效果不多,而最大的毛病是掌握不住民众。我以为与其拙于短劳而无功,还不如专用所长无求备于自己,或者能有所得。”于是放弃乡村建设的尝试,专心读书、教书。

  1938年,吕渔溪任教于杭州私立清波中学,因战乱,清波中学迁来嵊县石璜镇,当时由于师资不足,资金短缺。他勤勉工作,义务助教,未取一分报酬。抗战时期,学校都设在破旧的祠堂或庙宇内,宿舍破陋,伙食粗劣,他与师生们同甘共苦,从无怨言。

  1942年,任教于浙江省宁波中学,当时正值抗战相持阶段,校址几经迁移,先在嵊县太平乡,再迁东阳县玠溪村,后迁磐安县大皿镇。在长途跋涉中,他多次患胃出血、痛风症,但仍坚持执行繁重教学任务,不辞辛劳,成为教师中的楷模。

  1946年,他任教于嵊县简单师范学校,在此期间,为嵊县简师拟写校歌、首届毕业歌、送别歌、首届留别歌等四首歌词,在谱写中,倾注了他对乡村建设起主力作用的年轻教师和青年学生的莫大希望。

  1948年,任教于嵊县阳山中学(今长乐中学),他利用空余时间,徒步勘测黄沙潭,宅前(现南山水库坝址)地形。解放后,他和绍兴中学校长钱叔亮,绍兴师范学校校长钱希乃等三人联名向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建议修建嵊县南山水库方案,迅速得到省政府采纳。

  1949年,任教于嵊县春皋中学,吕渔溪主授语文课,讲教过程中幽默风趣,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课堂气氛活跃,深受学生们的欢迎。除了传授文化知识,吕渔溪也十分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有一次,在班会上他对学生说:“我一生有三怕:一怕老婆,二怕子女,三怕学生。”立即引起哄堂大笑。他紧接着说:“最亲近最了解自己的莫过于妻子、子女和学生,为人应该严谨自爱、坦诚无私。一个人若有任何隐私,必然瞒不过妻子;有任何表里不一,儿女就能觉察;有什么言行不一,虚伪夸张之事,学生是最敏感、最清楚的,因此必然会被自己的妻子、儿女、学生所鄙视。”吕渔溪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以教育事业为乐,以教育工作为荣。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吕渔溪满怀激情,欢心鼓舞。于12月写了一首《六十自嘲自寿诗》。

  《六十自嘲自寿》

  1949年12月

  剡溪渔翁

  年纪活到六十岁了!

  自问这六十年中,

  留有什么成就?

  假若你回答的是一个否?

  那末你不但不应悲观,

  正应庆幸你自己,

  幸运还在后头。

  你瞧!

  不是吗?

  刚刚是你花甲一周,

  恰好碰到了解放的时候。

  努力服务,

  努力学习,

  都要从新起头。

  不要自以为年纪老了,

  不要以为儿孙长大了,

  自己正可退休。

  苏联的江布尔,

  你应听到过了吧?

  他的年纪活到九十九。

  为人民服务的岁月多在七十以后。

  你现在的年纪同他比一比,

  都是一个小朋友。

  做到老,

  学到老,

  你如果同他一样,

  还有三四十年工夫。

  怕什么不能成就?

  愿你:“高山景行,老当益壮,到死方休。”

  自嘲诗的前几句是对自己漫长六十年的生活总结与概括。他觉得解放前的六十年的辛勤劳作与追求没有什么结果。“自问在这六十年中可有什么成就”。“回答的是一个否”,但是他并不为此懊丧,相反地,他在为自己庆幸。庆幸自己在“刚刚花甲一周”迎来了全国人民的解放。他找到了一条新的唯一的正确道路——跟着共产党走。他决心要“努力服务,努力学习”“一切重新起头”。他心中的榜样是苏联九十九岁的老英雄,将自己同他相比,还只是个“小朋友”,并自勉到“做到老,学到老。”“老当益壮,到死方休。”

  1950年,调至绍兴中学执教。他不顾年事已高,仍身兼数职,负责业余俄语师资培训班工作,后来一直任两班语文并兼任班主任,很好地实践了“老当益壮,到死方休”的平生誓言。

  1957年1月,吕渔溪因病逝世,终年67岁。子女们遵照他的遗嘱,将他毕生收集珍藏的明清字画24种,古籍、碑拓、信札、地图等805册件全部无偿捐献给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现保存在浙江省博物馆内。

  其中,有一套清朝新疆地方图及档案资料颇为珍贵,后来经国家档案局和文物管委员专家鉴定为故宫散失民间的珍品档案资料。现保存于国家档案局。地方图是清代光绪18年至19年(1892-1893年)新疆巡抚衙门绘制和形成的档案资料,其中有新疆各州县地图及各州县街道、电杆图、中俄贸易图、边界山川形势图、公路工程图、关卡图及和阗、波喀列克、托克肯散、阿克塔克等地区金矿分布地图与说明书。另外还有新疆边防杂议、新疆考证稿本一册,内容是记述新疆地区防务和历代回民起义反抗清代封建统治者斗争的珍贵历史档案资料。这是极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对于研究和探讨新疆地志与中俄关系、边防、军事、公路交通、经济资源以及民族近代历史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吕渔溪的一生平平凡凡,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他的朴实正直,勤奋清廉,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的精神风范,永远值得我们怀念他。

  附:嵊县简师校歌

  吕渔溪词

  嵊山秀兮剡水清,水清山秀兮利育吾群英。

  苦中长兮难中生,苦难之中兮加强新使命。

  两肩负起国民教育千斤担,一手改造社会风俗大本营;

  准备为着民主立国筑基层,矢志终身服务永不更。

  趁此青春,勤工作,修学问,不怕苦辛;

  趁此青春,铸体魂,陶品德,努力锻炼身心。

  (本文作者:现任职嵊州市长运集团客运东站。)

  主要参考书目:

  《嵊县教育志》

  《父亲生辰百周年纪念集》

  《嵊县简师同学会会刊》

  《耕耘集》

  相关文章
编辑:章炳军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