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从嵊州走出去的美术家吕洪仁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钱滨芬 2016年10月08日16:57:30 

  2013年11月11日浙江美术传媒以“被遗忘的大师”力推吕洪仁油画专场,又称吕洪仁是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情调的油画大家。2014年8月16日浙江在线美术报刊出《新中国油画教育奠基者之一——吕洪仁》一文,介绍了吕洪仁作新中国油画教育奠基者的业绩。吕洪仁的油画《雨后》与林风眠、吴大羽、赵无极、吴冠中等艺术大师重要作品,同时亮相大型油画主题展“我们在绘画中——中国油画国美之路”,并被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

  

吕洪仁像 

  吕洪仁,别名吕剡、海犁,嵊州市甘霖镇楼下村人,1927年出生于略有田产的农民家里。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后农村很不太平,他家被土匪敲了竹杠,不得已避到城里做菜农,并种桑养蚕。他的父母都很勤劳,还有两个哥哥也会帮忙,家里劳动力很好,日子还过得去。他父亲体会到没文化易受骗上当,就节衣缩食供儿子们读书,让他们在二戴中心小学上学。可是在他九岁时父亲积劳成疾去世了。此后吕洪仁的母亲就带着全家人回到楼下村,他在上沙地继锦小学上学。抗日战争开始后,大城市里的学校都内迁。1937年杭州清波中学迁到嵊县新沃村的祠堂里,使家乡面临失学的青少年有了继续学习的机会,吕洪仁得以做走读生。清波中学初中毕业,他就去南山毫岭的报国民校教书,小小年纪就开始教书育人、自食其力,虽年俸仅六百斤稻谷,生活很艰苦,还是不断自学画画。1946年郑锋同学约他报考湘湖师范学校,并如愿考上。1947年8月考上从四川迁回的杭州国立艺专(即现在的中国美术学院)五年制预科绘画系。1952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任教,直至1988年退休。

  一、从连环画走上美术之路

  

吕洪仁画作《陕西老农》

  吕洪仁对绘画产生兴趣是从看连环画开始的。在二戴小学上学时,他二嫂的外婆家在城里开了一个小文具店,兼营连环画出租,因此他有机会在那里饱览各种连环画。《三国演义》、《水浒传》、《火烧红莲寺》、《恶僧果报录》等连环画,既影响了他的性格,也使他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抗日战争打响后,在宁波中学读书的二哥常给他捎来抗日的连环画和画报,还有《丰子恺漫画》,继锦小学的青年老师也积极投入抗日宣传活动中,吕洪仁受感染,故小学时就自编自画抗日小故事,发表在学校墙报上,得到校长的表扬、同学们的赞美,可谓天赋超常,勤奋好学。在南山毫岭教书时,他在课余自画自刻了一本漫画集,完全是学丰子恺的画法,自己油印了三十余本,至今还保留着一本。比较正规地学画是从考上湘湖师范开始的。湘湖师范是当时浙江省最高档的师范类学校,文化主课及音体美劳课都学,他虽爱好画画,但文化课也很重视。考入五年制国立艺专绘画系,预科两年,本科三年。预科学素描、水彩等绘画基础,也学文艺理论、语文、英语等。故他的语言文学功底颇深,为后来的学术研究、出版技法理论著作打下了基础。

  吕洪仁进入艺专后,师从吕霞光、关良、高冠华、颜文梁等大师,起初学素描,也学国画、水彩。1949年5月杭州解放不久,就由中央派人来接管学校,推行党的文艺方针。学校着重课程改革,以年画、连环画、宣传画为主,基础课仍然是素描、国画,并一些文化课,增加了创作课。 1952年7月艺专毕业时,吕洪仁、顾生岳、徐永祥、朱颖人等四人以优异的成绩留校。1962年学院实行职称制时,吕洪仁与王德威、肖峰、全山石等四人被评为第一批讲师。1983年学衔制恢复,经过考试,第一批被授予副教授头衔。1967年任油画系教研组组长,1977年任油画系副主任。1982年院领导一致决定由吕洪仁负主要责任去“附中复校”。由于附中复校工作困难重重,两年后吕洪仁得了肝炎、肝肿,1985年底又患了直肠癌,幸亏治疗及时,又意志坚强,身体好转后他迎来了艺术创作的金色秋天。吕洪仁为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油画研究会会员,逸仙书画院名誉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吕洪仁正义、质朴、善良、低调,具有嵊州人的硬气禀赋,有如马寅初般的骨气,正如他在《艺途回眸》中写的:“我这人历来不走上层路线,也不会见风使舵,最瞧不起迎逢吹拍,也从来不向领导提过个人要求,评职称、我女儿考学校都耻于求人。”

  二、艺术创作硕果累累

  

吕洪仁画作《矿工》 

  吕洪仁擅长素描、连环画、油画。1953年创作油画《矿工》参加全国第二届美展,此幅杰作又被选刊于1955年北京《美术》月刊,并由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选刊于《全国油画、水彩画选集》,1957年再次刊于北京《新油画选刊》。当代顶级油画大家全山石给《吕洪仁画集》(1995年4月出版)写的序言中说:“在当年很少有大幅的人物油画创作,尤其是年轻画家几乎没有过。《矿工》构思巧妙,构图严谨,人物突出,造型完整,发表在许多报刊杂志上,还参加了第二届全国美展,在当年确实是幅难能可贵的作品,获得广泛好评,也显示出作者在油画创作上的潜力。”1956年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来美院组织教师画连环画,他与徐永祥、姚巧云合作绘制《祝福》,后由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73年又选入建国三十周年优秀作品展,并精装出版画册、选页、英文版,行销海内外,2005年还重版发行。连环画《祝福》把鲁迅的名作用水墨画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比文字更加生动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艺术感染力极强,成为广受欢迎的作品。1957年,吕洪仁单独创作连环画《大冬瓜》,由朝花美术出版社出版,后来被翻译成朝鲜文出版。当年,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北京齐白石艺术函授学院名誉院长卢光照写了《“大冬瓜”——优美的故事,生动的画面》作推介,文中说:“吕同志我不认识,但从这套画看,他是一位有一定创作水平的画家,能细心推敲情节,创造出较优美的画面,我们不要看故事,光看画面就能把人吸引住了。每幅画都很认真描绘,作为单幅画来欣赏,也无愧色。笔调轻松愉快,人物刻画入微,景色与人物的配合,都恰到好处。”

  吕洪仁的油画创作是靠边教学边探索,慢慢琢磨出来的。油画是外来画种,新中国时期所谓的土油画,就是用色彩画素描,用一种颜色的浓淡,区别表达对象细节特征的一种创作手法。吕洪仁参透其中的精髓,并最先学会以色造型,达到中国油画的全面突破。他历年创作发表的作品表现了这个变化突破过程。1958年创作油画《石工炉灶间》刊于工农兵画报。1959年创作油画《工地上尖兵》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69年6月被派去北京绘制将去“阿尔巴尼亚农展馆”中展出的二幅油画。吕洪仁与潘鸿海画的《毛泽东视察新农村》,画面长3米,在展馆布置工作基本结束时,周总理亲临审视,他们的油画也被认可通过。1970年参加文汇报组织的“红色娘子军”油画绘制组,时近二年。1976年吕洪仁与黎冰鸿先生、陈守烈一起被派赴南昌八一纪念馆绘制油画历史画《欢迎铁军》,以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49周年。这是国内著名红色主题油画创作之一,这幅人物众多的大型油画,各种人物无不刻画得形象鲜明性格饱满。当时正值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三位伟人逝世之初,举国上下陷入了无比的悲痛之中。在这样的氛围下,吕洪仁等用画笔记录下南昌起义这个光辉时刻,表现了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之后,起义军与民众热烈会合、共同欢庆起义成功的振奋人心场景。该幅作品被冠上了特殊的历史含义。

  1977年创作油画《女人体》,被刊入1986年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高级美术学校人体作品选集》。1979年部分油画作品,分别被山东人民美术出版社选入《油画风景写生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画廊》及中国美术学院的《新美术》月刊。1983年油画《小街》被选送美国展出。1987年省油画家协会第二届年展,推出油画《清明时节》,并被省自然博物馆收藏。1988年为美术学院校庆纪念,创作油画《瑞丽风光》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外联局选送扎伊尔等国展出。全山石说:“善于学习和领悟的洪仁兄到了50年代后期已变‘土’为‘洋’了。”70年代前后吕洪仁的油画已日臻成熟,走出了国门。全山石说:“油画始于西方,要使东方人领悟西方油画语言,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洪仁兄善于思索,刻苦钻研,善于领悟,不断实践,不仅很快掌握西方油画语言的运用,而且他又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把学到的油画语言与自己所感受的生活融为一体,表现地道的“陕北老汉”“黎族姑娘”朴素的中国劳动人民的形象,以使“洋”的油画逐步过渡到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情调的油画作品。”

  1988年离休后,吕洪仁进入自由创作时期,如他在《艺途回眸》里说的:“深感从来没有这么畅快地‘我画我的’,而且可以随便使用较好的绘画材料。”六十年的生活积淀,四五十年的技法磨砺,改革开放后的安定和繁荣,让他迎来艺术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尽管身体状况常不大好,但他还是顽强地勤奋创作,迎来了辉煌的金秋时节。他的技法更加老练而博采众长,在个人风格方面更是将法国印象派的绘画技法与中国油画现实主义的主张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形成了独特色彩堆积的构图风格。 1990年油画《天目金秋》参加中国首届油画大奖赛,获荣誉证书。1991年油画《宝石山》被日本千代田俱乐部收藏并在国内外展出。1992年到1994年多次在台北御殿画廊举办个展,并于1995年4月出版了《吕洪仁画集》。后来又创作了《二哥吕灿仁》、《雨后》、《大路朝天》、《鹤》、《夕阳三》、《天目秋色》、《西湖秋色》、《新昌穿岩背后的十里长廊》、《外甥康康与狗》等杰作,还有《风雨鸣涛》、《潮音》、《惊涛骇浪》、《船》、《渔港》、《小港》等系列海景精品画,吕洪仁别名“海犁”,他酷爱大海,是一个用画笔和油彩辛勤耕犁大海的人,年近八十还在画他心中的大海:各种形状耸峙如铁的礁石、激越澎湃雄壮瑰丽的海浪海潮、浩翔在浪峰上空的海燕,给人震撼的美,给人无穷的遐思;渔船簇拥、归帆点点的渔港,让人感受丰收的喜悦,回家的平和与安宁,生活的富裕和美好。

  吕洪仁成熟期的画无论素描、速写、漫画、连环画,还是水彩画、油画,都形象生动,丰富多彩,赏心悦目。无论静物、风景,还是人物肖像、人物群像都得心应手,惟妙惟肖,美轮美奂。他用众多不同的手法和形式展现了绘画的艺术魅力。没有深厚的素描、速写基本功不可能画好;没有几十年对油彩、画纸(布)的熟悉和驾驭,不可能画出精品;没有对物象敏锐的观察感受能力、没有创新的思想火花,不可能画出震撼人心的杰作。创作于1996年的《雨后》,画面色彩绚丽、笔触潇洒,具有出神入化,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高天厚地,广袤的田野上几丛头顶白花的芦苇,经历了秋风秋雨,依然生机无限地挺立着,显得成熟、苍劲、硕果累累,又那么清新、明亮、轻灵、和谐。地面上有积水塘,有一些小草,画家为了突出主体芦苇,隐去了田野上的其他物象,雨后湛蓝中现白亮的高远天空,更衬托出芦苇的形象。这是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的写照,也是一个迎来了生命金秋时期的老画家内心的写照。油画是光和色的艺术,这幅《雨后》是光与色运用的典范。

  三、学术研究足有成效

  吕洪仁毕业留校工作的第二年被派到大学部去教速写,这是一门根据创作需要而新开设的课程,学生是从育才学校并过来的小青年(郑圣天、刘文西班)。吕洪仁自己也没画过多少速写,老教师王流秋给了他一个简要提纲后,他就赤膊上阵了。当然,课外得拼命找资料、动脑筋,把叶浅予谈速写的要点、自己画速写的得失体会结合起来,还认识到速写是以素描为基础的,主要是用简练扼要的手法,抓住对象稍纵即逝的神气,强调训练目识、默记。速写要画得好,当然不仅是技术问题,更需要有文化修养等内涵。后者非朝夕可得。根据美术教育的迫切需要,1958年吕洪仁和吴德隆合作编写出版了《怎样画速写》。这个技法理论册子一版再版,行销了十五年。素描是一切的基础,怎样教好素描写生,让学生尽快地掌握素描手法,是吕洪仁常常思考的问题。他广泛学习、分析国外画家的各种理论,《艺途回眸》中写:“我赞成这样一种观点:‘艺术教学与科技教育不同,艺术教育带有一种强烈的个性,教员都是根据自己的艺术实践、经验去指导学生,由于个人的艺术道路的不同,也必然产生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和教学方法。强行用某个人的观点去统一衡量一种表现是有害的。’由此也可以演绎为各人可能或可以有各人的爱好。在我的实践、教学与学习中,我对此有深切的体会。”在教学法大讨论中,作为留校的年轻教师,吕洪仁没有被动地听课摘笔记,而是积极思考、比较、探索,“我觉得契斯卡阔夫的一套,再加上形象教学(即有分量的示范作品)的辅助,可以很快地提高自己和教好学生。例如许多人都说画好素描要学会‘整体观察’。指导学生素描时也经常发现有的学生不会整体观察,我就学习颜院长谈心得体会的形式,并结合自己学习契斯卡阔夫方法的心得,把整体观察法的精粹更具体化:即关键在于从相互比较中来确定比例、明暗等诸关系。强调要准确地比较,即要拉大距离来比较,不能光与相邻的作比较,要把整个对象加上环境都放在整体内。为什么要眯起眼睛来看对象?这与盯住一点看有什么差别等等,叫学生自行比较,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又如:契斯卡阔夫谈的作画步骤,是环环相扣的,前一步为下一步作好了准备,分得过细就繁琐,不前后照顾就会造成返工等等,这也是我自己晚上加码画石膏像的实践经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练,勤思敏想,学好素描石膏像的新技法理论已有了系统的积累,因此1983年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约请吕洪仁编写《石膏写生》时,水到渠成,很快顺利出版了。1986年再作增改,以《石膏写生述要》为题出版,并多次重版再印,成为中国美术教学界的经典教科书。

  2004年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艺途回眸吕洪仁画集》,不但选入代表性的杰出画作,还有文笔精彩、内容丰富的回忆文章《艺途回眸》、《海南岛写生随记》、《乌石寺游记》、《冰雹目击记》、《吕洪仁年表》等,不但叙述了自己的主要人生经历,还有许多美术学习和创作经验谈,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热爱家乡报效家乡

  吕洪仁虽然人一直在杭州工作,心却时常关注着家乡美术事业的发展,一有机会就为家乡做贡献。1977年7月,嵊县文化馆按上级指示,由陈迈先负责联系组织,邀请浙江美院的教授吕洪仁和本县的著名美术教师商敬诚,在长乐中学举办全县美术骨干教师美术培训班二十天。吕洪仁和商敬诚每天精心教学,当场示范画画,深受爱好美术的年轻人的敬仰和喜爱。这次培训让全县美术爱好者受益匪浅,记忆尤深。九十年代中期,嵊州市为发展文化美术事业,政协、宣传部联合邀请吕洪仁回家乡办个人画展,吕洪仁欣然同意,还答应送家乡一幅画,当时负责布展的张法汀挑选了展品中的一幅精品海景画,此画至今保存在嵊州文化馆资料室里。2010年11月,嵊州市政协主办“情系剡溪”大型画展,吕洪仁作为展览组织委员会艺术顾问,为这次大展出谋划策。

   吕洪仁是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油画艺术家,他是“浙派油画风格”的开拓者、传承人,他自创了色彩堆积构图的吕氏画风,他在中国美院教书育人近四十年,桃李满天下。他是当代闻名中外的嵊州籍画家中的一员。

  (本文作者:女,嵊州市城关中学教师,档案副研究馆员。)

  (注:本文经吕洪仁教授亲笔修改。)

  参考资料:

  1、《艺途回眸吕洪仁画集》(2004年出版)

  2、《吕洪仁画集》(1995年4月出版)全山石写的序言

  3、网上的一些文章

  相关文章
编辑:章炳军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