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越乡文化
魅力嵊州三意中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文/徐凌云 2017年07月14日09:40:57 

  嵊州,江南名邑,地处沧海之傍。今年3至6月,全市上下开展了“新方位、新标准、新形象”大讨论活动,挥笔共画最大同心圆。网友也为之欣慰、喜悦和幸福,也命笔作文,说个一二三,道个甲乙丙。

  让崇仁古镇流泽而不乏古意

  走进崇仁,抬头触目的是高耸檐角,俯视脚下便是青石板和石蛋路,迎面扑来的又是珠联璧合、独立成院的一个个老台门。此情此景,网友想说一句话:

  让崇仁古镇流泽而不乏古意!

  崇仁,昔日的“小上海”,矗立近4个世纪的150个台门就是她当时辉煌的身姿,已成为国家级的文保之地,其历史价值和人文地位正在日益彰显。

  崇仁,原名杏花村,直到北宋熙宁年间,受皇帝敕封的义门裘氏从婺州分迁此地,因裘氏以崇尚仁义为本,故改名为崇仁,沿用至今。

  杏花村,一个如花的村落,顿然使人想起杜牧的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个诗意的栖息之地,即刻让人联想到陶潜笔下的“桃花源”。

  你若低吟轻呼:杏花村!就一定会浮想联翩:“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杏花美景,“宗祠古朴、住宅遗风、台门联通”的杏花生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杏花风尚。可这些美好在哪里?

  嵊州人在努力,看!现在的崇仁古镇,不但保持了宋代遗风、明清特色,就连村落中的基本元素都相对完整。走进崇仁,宗祠、戏台、住宅、巷道、池塘、沟渠、商铺、古树等原生态都依旧可见可视,一个江南千年古镇依然有温度、能寻访、可触摸。

  崇仁人更是撸起袖子加油干!他们结合“古镇”改造、“无违建”创建和“五水共治”,拆除违建,拆除非法“一户多宅”,镇级河长一周一巡查……一个古、雅、净的崇仁在崛起。

  但网友还想多言一句:拟古复古更要旷古,古屋古巷更要古愁,古物古器更要古韵,古镇保护的专业指导和古建筑修缮的技术人员务须后继有人,这样,一个不可复制、不能拷贝的千年古镇,才能迈向更长更远。

  让越剧小镇流韵而富有创意

  越剧是嵊州的,越剧也是中国的,越剧还将是世界的……这一切都将因“越剧小镇”而创生、流韵而辉煌。

  市委书记孙哲君表示,越剧小镇坚持以“越剧为魂、旅游为基、农业为根”,按照5A级景区的建设目标,定位“中国戏曲第一镇,华东文旅新地标”,通过3年至5年的建设和运营,把越剧小镇打造成为全国戏曲戏剧艺术交流体验的新乐园、文化产业创业创新的新平台、文化旅游农业融合发展的新样本。

  董事长宋卫平则这样描述:“百年越剧,生命蓬勃,但创新是越剧生命之源。越剧小镇重要的是做好前瞻性,引入先进的科技,做出科技时代的新越剧,游客到这里可以住一天,玩不够、看不完,还可以住上两三天。”

  “以剡溪为纽带,打造水袖文化景观带;以车行为主的快速环,以骑行和步行组成的慢速环;建设梅香园、越剧生态村、游客服务中心、早期越剧博物馆、越剧研习中心、蓝城品质农庄、绿城草根乐园、越剧追梦小筑、苍岩明清风情街、丽湖越剧文创产业园。”越剧小镇业内人士在介绍小镇“一带两环十点”时如是说。

  嵊州人,要让越剧小镇流韵而富有创意!

  枕边山水近,戏里日月长。越剧小镇,将探寻生命与土地之间的自然关系,变革中国生活史,把人们在舞台上看到的越剧文化、江南生活,重新进行组合,并融入全球最新的现代文明成果,创造一种超越时空的理想生活形态,开启中国人灵魂故乡的重建之路,一个属于全世界的世外桃源,正向世人缓缓展卷而来。

  让诗画剡溪流芳而任兴诗意

  有一条神奇的路,既没有“路牌”,也无“路标”,却星光灿烂,400多位诗人先后慕名而来,或修道、或归隐、或壮游……那一串串脚印、一声声高歌、一句句低吟,写就了1500多首华丽诗文,铺成一条“浙东唐诗之路”:即从钱塘江出发,经萧山到绍兴鉴湖,至曹娥江;沿江而行入剡溪;再经新昌天姥山、抵天台的一条全长约190公里的神奇浪漫之诗路。

  斗转星移,浪里沉浮,曾经这条充满诗意的路是否还在?在!剡溪为证。

  曾几何时,日积月累的自然冲刷,加上人为的挖沙和污染行为,这条曾经被诗词盛赞的秀异剡溪一度蒙羞,生态环境遭受重创……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践行中,在“五水共治”的攻坚里,市委市政府发扬大禹精神,投资2.87亿元,启动曹娥江综合整治工程,主要包括生态岸线工程、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和绿道系统等工程。由于该段系剡溪之精华,山水秀美、风光独特,人文厚重,被命名为“诗画剡溪”。重现诗画剡溪,成为省级重点立项建设,也是“五水共治”嵊州示范项目。

  嵊州人,决意要让诗画剡溪流芳而任兴诗意!

  嵊州,因水而生,因山而美。一条剡溪,一座剡城,一川秀水一脉人文,命运息息相关。当下“诗画剡溪”工程已呈现出美丽的身貌——

  徜徉在剡溪江畔,江水明净,波光泛银。小舟波中游,青山两岸走,徒步游绿道在花海与翠屏中环合,亭台楼阁点缀其中,剡溪两岸如诗似画……

  但是,网友总觉得,诗画剡溪里蕴含着“大禹治水毕功了溪”“王子猷雪夜访戴,乘兴而来,兴尽而归”“刘晨、阮肇入山遇仙”“谢灵运伐木开径、著屐登山,开辟了七百里剡中游道”等美丽故事与传说;诗画剡溪还不只是一条星光诗路,也是中国释、道、儒的共生之路,更是书、画、诗的同行之路……我们嵊州人有义务、用智慧去讲好故事、叙好传说。

  诗画剡溪,嵊州人已经画出了剡溪新画稿、写出了嵊州新诗篇,“游憩剡溪,厚爱一点,十分美丽”“诗画剡溪,吟观一番,十分诗意”。

  相关文章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