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批绘制于上世纪20年代末的速写画,所描均为民国时期的嵊州,盖系县立第二小学学生习作。使今人得以一睹旧时影像,留存至今,实属难得。
一、城隍山道堂
城隍坊原有道堂,在城隍庙南,今已拆毁。堂内无塑像,但四壁悬挂许多仙道画像,据说信奉吕仙。民国时期,嵊县民间慈善救济组织“毓源济生善会”自东前街迁移至道堂内,县城沦陷时设于南门外。1937年冬,在城隍坊内建办慈幼小学,吸收贫苦儿童入学。此图绘道堂左近景物。2016年6月,城隍坊社区孝子坊路5号道堂旧址拆除,发现“毓源善会”石刻门额一方。
二、第二小学后背
第二小学前身为爱华女校,清光绪三十一年,谢飞麟创办。初设于县城卢和峰公祠,为私立小学。清宣统间迁入城隍庙后大殿九狮图内,改成县立爱华女学堂。民国初,改为爱华女子小学校。学生分预科、正科、高等科三级。学校重视职业培训,爱华的刺绣和手工编织品曾驰誉省内。1928年改为县立第二小学,始招男生。不久又更名为县立爱华小学。1942年嵊县县城沦陷时,校舍被毁,遂停办。
三、奉化楼
解放前,剡城鹿胎山有奉化楼。《越游便览》记载此楼系纪念嵊县知事奉化人赵次胜而建。楼高三层,上设茶馆,以供游客品茗休息。凭栏远眺,青山绿水,宛如画图,诚足赏心悦目。1942年7月,被侵嵊日军拆毁。
赵次胜,1913年4月~1914年7月,任嵊县知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