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越乡文化
不见炊烟起 但闻饭菜香——从烧饭“柴”的变化看新中国70年历程
来源:嵊州新闻网-今日嵊州 作者:文/包辛耕 2019年09月18日10:17:45 

从昔日烧柴的烟熏火燎到现在的液化气、天然气和智能化时代,厨房经历了一场用能“革命”。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被放在首位,可见其重要性。

  一般人也许以为,在农耕时代“柴”要比其他生活资料容易取得,其实不然。尤其是平原地区的农村,解决烧柴问题是非常艰辛和困难的。能用来烧火煮饭的,主要是稻草等农作物的秸秆。稻草燃烧值不高,而且容易发霉腐烂,烧起来烟多火弱。每次做饭,往往弄得整个厨房烟雾弥漫,使得主妇们蓬头垢面,一脸烟灰。而且稻草还得当作猪牛羊等牲畜的饲料。即使这种勉为其难的燃料,也严重不足。

  解放初,我在村里当民办教师,每天放学后,孩子们回到家里不是写作业,往往是将书包一丢,就挎上竹畚箕,拿上柴刀,三五成群地去田野里、剡溪边捡柴禾。他们捡枯枝、挖草根、扒树叶。村子周围的田野和道路早已光秃秃地只剩下黄土和石头,孩子们的辛苦努力能捡到多少柴禾呢?能解决当天晚饭的烧柴就算不错了。

  由于缺柴,我们这一带的农村形成了一个习惯,每年秋收冬种完成,农活稍闲,村里的青壮年就成群结队地去离村20多里的里东山上割柴,村里人叫割“大山柴”。我虽是教师,星期天也曾跟着村里的年轻人去割过“大山柴”,那个苦和累,几十年过去了仍然刻骨铭心。

  割柴那天,后半夜4点光景就起床烧饭,烧好后,早餐吃一半,另一半装入当时几乎家家都备有的“蒲礼袋”,再放几根盐萝卜条,带去山上作中餐。然后穿上破衣破裤、破布袜子和草鞋。戴上破草帽,扛上柴杠、柴绳、木头垛柱(一种挑担辅助工具。挑担时能平衡两个肩膀的受力,休息时能不放下担子)及柴刀和蒲礼袋。匆匆赶到村口,前一晚约好的伙伴已在等我。渡过竹山渡,穿过浦口镇,从故江村边进入山区。此时天已放亮,只见眼前群山重重叠叠,山路弯弯,又长又细,岔路特别多。不知转了多少弯,爬了几道坡,终于到达目的地。

  此时太阳刚升起几丈高,四周特别明亮。但见前后左右数不清的高高低低的山头,远处山坳里有几户人家,显然已是大山深处。伙伴们都是砍柴的行家里手,哪里还有好柴心里有数,大家把饭蒲礼袋挂在松树上,各自散开,分头行动。太阳快升到头顶,远处山坳里的人家屋顶上升起了袅袅炊烟。好友德扬已经割好8小捆,扛到放柴杠的平坦处,缚成一担。虽然我紧割快干,全力以赴,而且每捆柴比德扬的要少很多,还是只割了7小捆,德扬连忙过来帮我割好最后一捆,2人合力绑缚停当,把柴担放到肩上一试,约有100多斤,觉得能挑回家。

  我们一前一后挑着柴来到早晨分开的地方,伙伴们都已到了。大家吃过中饭,稍事休息后,就挑着各自的柴担启程返回。出山的路大多是下坡,往往一边是陡坡,一边是深涧。柴担没法左右横着,只能直着走,看不清前面的路,要十分小心。在大家的帮助下,我好不容易把柴挑回家里,已累得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两个肩膀肿得像烂桃,洗脚时见两脚满是血泡,浸在热水中针刺般痛。

  我没有力量也没有时间经常去割“大山柴”,于是就在省柴上下足功夫。当时社会上流行省柴灶,把薄薄的青砖用钢锯锯成长条,尽可能地把炉壁砌成圆筒形,还把炉膛砌了隔层,在如何使柴草迅速燃烧、完全燃烧和提高热能利用率这三个方面绞尽脑汁。我几乎成了打省柴灶的专家,但无论怎么折腾,节柴的效果实在有限,而且有隔层的炉膛很不牢固,烧饭时一不小心就会捅穿炉壁,烟火乱窜。妻子的头发几次被烧焦,个中滋味,现在的年轻人是无法想象的。

  改革开放后,情况很快开始好转。1978年,县里成立了新能源办公室,提倡新能源,各家各户都建沼气池,利用人和牲畜的粪尿发酵产生沼气,可供做饭、烧开水,也可点灯照明,烧柴的难题得以很大的缓解。沼气主要的成分是甲烷,燃烧后变成水,不像烧稻草、草根那样污染环境,非常清洁。只是当时各种设备比较简陋,输送沼气的塑料管容易老化破损、漏气。沼气供应没法保证,有时饭烧到一半沼气没了,烧饭的柴灶还得备份。

  1980年,瓶装液化气慢慢流行起来,到上世纪90年代,煤气灶在农村已基本普及。做饭再也不用烟熏火燎,也不用千辛万苦找柴禾。昔日光秃秃的荒山变青了,水变绿了,空气变清新了,环境变美了。进入本世纪以来,城镇居民逐步用上了管道天然气。再也不用一瓶一瓶地去灌煤气,生活更加轻松,也更加安全。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久深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家经济腾飞,水电、风电、潮汐电、光伏电、核电的迅速发展,电力供应越来越充足。做饭炒菜,连煤气都用得少了,基本用电饭煲、电炒锅,而且正在迅速智能化。烧饭做菜,只要根据个人喜好,按按开关就OK了。现在的年轻人恐怕已不知道“柴”为何物了,“柴”这个字也快在汉语中淡出、消亡。

  从烧饭“柴”脱胎换骨的变化、升华,再一次让我们生动、具体地感受到新中国70年带来的巨大进步和发展。

  相关文章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