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市开发区幼教集团里看到,孩子们正在认真听一位老人讲课,大家一边捏陶泥,一边快速转动转盘,很快就转出一个雏形来了。上课的这位老人正是省工艺美术大师、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紫砂代表性传承人金祖稠。
资料图
今年67岁的金祖稠出生于浙江义乌。1975年,金祖稠以一名陶艺熟练工的身份“跳槽”到当时的嵊县紫砂厂,专门从事紫砂工艺品的设计与雕刻。也就是这一“跳”,不仅让他找到了人生伴侣,还让他与嵊州、与紫砂永远拴在了一起。40多年来,他一直从事紫砂陶瓷设计雕刻和研究工作,并多次在国内比赛中获金奖,研发的麦饭石紫砂杯获国家实用专利和发明专利。
与紫砂结缘
1975年,金祖稠进入当时全县最大的一个紫砂企业——嵊县紫砂厂,从事紫砂工艺品的设计与雕刻。那是他最风华正茂的岁月,也是嵊州紫砂最辉煌的时光,一度可与宜兴紫砂相媲美。当时,工厂经常会接到上级的订单,定制精美的紫砂工艺品作为国礼,随国家领导人出访。其中的很多作品,就出自金祖稠和他的同事们之手。
资料图
1983年,金祖稠作为厂里的“核心技术人才”被送到中国美院培训。正是从那时起,他开始从制作紫砂日用品向工艺品正式转变,逐渐走上了紫砂大师的道路。
紫砂之所以成为一门艺术,与其原料和成品的独特密不可分。在我市崇仁一带,紫砂泥储量十分丰富,且均为上等泥矿。“原料对于传承与弘扬嵊州紫砂工艺来说,是得天独厚的优势。”金祖稠说。
在金祖稠看来,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使者,需要让紫砂与文化产生碰撞,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在金祖稠的作品中,不少作品屡获全国金奖,如《六方如意》《方圆八式》《一手方》等。其中,他创作的《吉祥如意》被中国国际友谊博物馆永久收藏,而这正是他辛勤耕耘的最好说明。
资料图
当记者提出想看看大师的手艺时,金祖稠马上在工作台上小露身手,一团细腻柔滑的紫砂泥,数件形状各异的工具刀,不长的时间,手中的泥就成为一把初具雏形的紫砂壶,紧接着,刀锋翻转,几片紫砂泥修成的梅花栩栩如生……让我们目睹了这位嵊州紫砂技艺省级传承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