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文学艺术
生活圆桌之“茶香里的奶奶”
来源:嵊州新闻网-今日嵊州 作者:蒋飞燕 2020年06月18日09:46:29 

  阳光照在奶奶家的小阁楼上,照在奶奶的针线篮子里。是的,奶奶正在为子孙三代人纳着鞋底,鞋样整整齐齐地排在一边,它们的身后画着只有奶奶才可以看懂的“甲骨文”,那是只属于奶奶一个人的文字。至于我,则坐在对面的椅子上静静地看着,手托腮,眼睛一眨一眨的。黑白电视机自顾自地变换着声音和图像……这场景太熟悉了,以至于以后在我的梦中也常常会出现。

  关于奶奶的故事,我是听过不知道有多少回了,但却仍旧充满期待。酒越陈越香,故事越老越动人。

  奶奶穿好一枚针线,开口了:“现在的生活真是过得跟神仙似的,要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穿什么就穿什么,当时的地主人家也哪里会有这么舒服的日子过!有福气的话,可得多活个几年,看看孙子、孙女长大成人,一大家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这才好呢!”这是奶奶讲话的风格,她不管说什么,最后总要拖油瓶儿似地带上她的祈祷与祝福,好像多说几次就会真的实现一样。

  听奶奶说,那会儿,她母亲的家境是很不错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后来的家境会败落得如此之快。奶奶的父亲很早就过世,母亲身患重病,在奶奶13岁时也去世了。最后,奶奶的伯父收留了奶奶三岁的弟弟,却把她一个人赶出了家门。奶奶无以为生,只好乞讨。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来到了我爷爷家。太婆看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动了慈悲怜悯之心,就收留了她。从此,奶奶就成了我爷爷家的童养媳。虽然有了着落,可是奶奶的生活却变得更忙碌了。我太婆是裹小脚的,行动都不方便,更不可能下地去干活挣取工分。当时的爷爷正在外地学医,奶奶来了之后,不仅要照顾全家的生活,更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一个劳动力严重不足的家庭担当起顶梁柱的作用。

  这样一过就是五六年,终于,奶奶正式成了爷爷家的一员,在一个农活稀少的严冬,爷爷奶奶结婚了。婚礼很简单,奶奶就身穿个大红棉袄,头上扎个红头绳。婚礼上最重要的仪式就是由一全福太太把奶奶的铺盖从太婆的床上搬到了我爷爷的床上。所以,去年十二月她的大孙女结婚,又是婚纱又是轿车又是酒宴又是宾馆的,奶奶看了着实有些不知所措。

  “宁可多给一些别人,也不要从他人那里去获取。”这是奶奶奉行一辈子的人生哲学。她的菜园子里常常会留下“不速之客”的足迹,可是奶奶不介意,“这么多的菜蔬,反正自个儿吃不完,到时候烂了老了倒还不如现在就让人家尝尝鲜呢。”常常会这样,和奶奶一块儿去菜地,装了满满一大菜篮子的菜,等到回到家时,篮子也就见底了,那些菜都到哪儿去了?被奶奶分了,就这么一直从村头分到自己家。因此,奶奶在村里的口碑一直都很好。

  奶奶还是一个乐观的小老太。那一年大家的大青梅收成都不好,奶奶家的更是几乎绝收,可她不抱怨,只是笑笑,逢人就说:“今年倒也省得我去挑箩挑担了,这样也好,老骨头也要休息休息。”

  出生于1941年的奶奶,今年刚好八十大寿了,她的身体倒还算硬朗,只是年初爷爷不幸染病,奶奶忙里忙外,明显已经力不从心。但她说什么都放不下她的那片茶园,那个菜园。除草、施肥、杀虫,干得比谁都勤快。

  现在,我的前面正泡着一杯奶奶亲手采摘、亲手炒制的茶水。虽然已是去年的陈茶,但却仍旧清香四溢,令人回味。看着杯中慢慢展开身姿的辉白,我发现它们和奶奶那佝偻的身躯是那么相似。忽然,眼中盈满泪水:这小小的人儿呀,我还有几眼可瞧?

  相关文章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