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新闻网  > > 乡镇网闻  > > 三界  >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扎根农村守护一方百姓——记西杜村乡村医生陈法荣
来源:嵊州新闻网-今日嵊州 作者:记者 陈链芳 通讯员 沈乃灿 2020年11月25日 

  一个冬日的清晨,在高新园区(三界镇)西杜村杜家山自然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内,五六个村民正在排队就诊,只见一位身穿白大褂的医生一会儿给病人测量血压,一会儿给病人配药,一会儿又反复嘱咐着高血压、糖尿病人的注意事项……这位忙碌的医生叫陈法荣,是三界镇的乡村医生。

  2017年7月,陈法荣成为西杜村乡村医生以来,家住友谊村的他每天往返5公里外的服务站,为这里的村民服务。后来,随着急诊和夜诊的次数增多,为了更方便照看西杜村的老老少少,他索性举家搬到了杜家山自然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用行动守护着9个自然村村民的生命健康。

  电话一响随叫随到

  “陈医生来了呀,等会儿把这些柿子带回去,知道你今天要来,早上特意让他们摘的。”11月6日,家住大湾自然村的90岁老太孙桂林早已在家里等候陈法荣的到来。原来,孙桂林常年卧病在床,还患有高血压。在一次随访中,陈法荣了解到老人行动不便,便主动提出每月6日为其进行上门查诊。

  “母亲关节不好,行动不便,家里距离卫生服务站又远,需先步行20分钟,然后再坐车前往。”孙桂林的女儿告诉记者,这几年,陈医生雷打不动,每个月的6日都会上门来给老人做检查,家里人都特别感谢他。

  据悉,每个月6日、8日、10日,陈法荣都会准时前往大湾、毛坪、杨士岭等自然村为村民义务看诊,做些常规检查,给老人测量血压,还要进行随访登记。对于不便行走的病人他便主动上门查诊。他告诉记者,村子里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小孩,许多老人行走不便,就必须上门看诊。

  3年多来,陈法荣每天早上6点多就开始坐诊,他还利用空闲时间,走遍了西杜村的每一个村组、每一户人家,到东家量量血压,到西家测测血糖,只要村民一个电话,他都是风雨无阻,随叫随到。夜间出诊也是常态,他自己也已经数不清到底有多少个熟睡的夜晚接到病患的电话,拎起出诊箱就往外跑,回来时甚至已经快要天明了。

  前段时间,有个村民中暑晕倒在茶山,陈法荣接到电话后,马上赶往茶山对她进行急救,好在抢救及时,才没有发生生命危险,第二天该村民特意赶到卫生站向他表示了感谢。陈法荣说,作为一名医生,被他人需要、被患者认可的体验很愉悦,也非常有成就感。

  无怨无悔长坚守

  “医者一定要有一颗仁心,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把病人看好。”陈法荣说,不管是大年初一还是正月十五,遇到病人就要认真看病才对。正是因为他认真负责、待人和气,许多搬到城里住的村民有什么小病痛,都还是喜欢回到老家来找他治疗。

  前段时间,三界镇中心卫生院考虑到陈法荣实际情况,考虑把他调往离集镇较近的村庄。西杜村村民获悉后,都十分不舍,数十位村民联名按下手印,向三界镇镇政府建议,希望不要将陈医生调离。陈法荣知道后,主动要求继续留守西杜村。

  陈法荣的付出村民们都看在眼里,总想着回报他点什么,但他都摆摆手说没什么,有些老人家喊不来他吃饭,便时不时给陈法荣塞一把自己种的菜、几个土鸡蛋,村民用这种最朴实无华的方式表达着对陈法荣的喜爱和感激。

  在西杜村,家家户户手机上都存有陈医生的电话,有事他们就会给他打电话。一辆三轮摩托车,手提一个医疗包,肩挎一个医疗箱,这就是陈法荣日常出诊的标配。问起对陈医生的评价时,村民都赞不绝口。“他人很好,做医生也很好,心里有我们。上回我父亲半夜急病,打了他的电话,立马就来了,当时是凌晨两三点钟呢!”

  问起家人愿不愿意时,陈法荣说道:“家人非常支持。”为了方便出诊,他把90多岁的父亲与妻子都接到了服务站居住。当记者问起他这么多年做医生的感受时,陈法荣笑着说道:“做医生好啊,能够为病患解决痛苦,医好病人,自己心里也非常舒服。”治好病人那种从心底油然而生的成就感与欣慰感,是最令他享受的。

  三年多来,陈法荣在管人口1785人,签约909人,签约率50.92%;在管高血压315人,随访2830余次;在管糖尿病67人,随访634人次;在管老年人396人,已完成体检302人,体检率76.26%,完成率远远高于三界镇中心卫生院的指标。



编辑:乡镇网闻


嵊州新闻网主办 http://sznews.zjol.com.cn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