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强市实干兴市 再造一个新嵊州
今年两会,绍兴首次开设“代表通道”“委员通道”“局长通道”和“县(市区)长通道”,开展集中采访活动。2月5日上午,在绍兴市八届人大六次会议闭幕后,“县(市区)长通道”开启,我市市委副书记、市长严钢就“嵊州如何立足实际、发挥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绍兴加快实现‘四个率先’战略目标”提问,接受媒体采访。
严钢表示,相比于周边县市,实体经济一直是嵊州最大短板,贯彻落实好本次两会精神,特别是绍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要求,嵊州只有牢牢坚持“工业强市、实干兴市”不动摇,加快推动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重构,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严钢告诉记者,我市具体将抓实抓好“三大行动”:
一是全力实施“工业强基”行动。我市将启动实施“163”产业集群智造发展计划。“1”,就是坚持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我市将更大力度全方位推动数字化改造,推行同行百企“注智使能”,通过政策引导、平台引领、银企合作等方式,在两年时间里推动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努力打造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标杆县,争创成为全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县。“63”就是打造6个300亿级产业集群。领带服饰、厨具电器、机械电机是嵊州的三大传统优势产业,我市将围绕“中国丝高地”“中国智能厨房”和“中国电机之城”建设目标,进一步夯实基础,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努力打造3个300亿级的传统产业集群。同时,我市围绕近期引进的贝达药业等项目,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围绕长鸿生物等项目,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围绕东山精密等项目,加快发展数字5G产业,争取到“十四五”末,形成3个300亿级的新兴产业集群。我市总的目标是到“十四五”末,规上工业产值翻一番,力争突破1000亿,再造一个新嵊州。
二是全力推进乡贤回归“越响行动”。乡贤是嵊州的宝贵资源,许多大项目,都是靠乡贤回归、乡贤介绍引进的,我市的乡贤招商工作也得到了省委袁家军书记的充分肯定。“十四五”期间,我市将继续发挥乡贤优势,开展精准招商、以商引商,加大乡贤回归项目在用地保障、项目融资、建房就学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同时,我市还将积极利用绍兴周、异地商会交流等载体,进一步深化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对接、要素互通,承接好沪深苏杭甬等城市产业溢出项目,确保每年亿元以上项目签约30个、动工30个、投产30个。
三是全力开展“打造全省最优营商环境县行动”。环境是最大生产力、竞争力,我市将利用“市长直通车”“企情日记”“企业服务联盟”等服务载体,不断优化干部作风,努力破除体制机制阻碍,持续打响“服务在身边”的嵊州品牌,争取进入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前30名。
我市将在绍兴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开局就冲锋、开年就冲刺的姿态,苦干实干、争先创优,奋力建设更高水平“四个嵊州”,为绍兴加快重返全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30强”作出嵊州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