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他不负众望顺利考入浙江大学,成了化工系的一名学生。毕业后,他走南闯北,几经周折;继而多次走进竹笛之乡——杭州铜铃桥,凭乐趣与毅力跨界创业,成立了“月明笛箫”工作室,一干就是20年。

  他从理科生完全蜕变成了民间制笛能手,还热心公益。如今,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他的竹笛。

  笛子相伴的求学时代

  郑月明是三界长桥村人。他从小好读书,爱乐器,各科成绩名列前茅,是老师、父母眼里的好苗子。

  在嵊州农村,村村都有戏台子,农闲或逢年过节常有越剧、绍剧等戏文上演。小时候课外读物少,他跟着父母去露天戏台看戏,是人生启蒙与兴趣培养的伊始。

  可这个孩子看戏时不看前台戏,偏要跑到戏台后面探看为戏伴奏的乐器,特喜欢听二胡、竹笛,听管弦乐器演奏时发出的美妙声音,达到了痴迷程度。小时候,老屋一侧墙上常年挂着一把二胡,郑月明甚是喜欢,几次背着大人想取下来试拉一番,可是人小个矮,爬上桌子踮起脚还是够不着;又没胆量跟大人说自己喜欢这把二胡想练习。在父母根深蒂固的观念里:读书是唯一的出路,别的爱好都是不务正业。

  读初中后,在一次班队活动课上,一位同学用竹笛吹了一曲《歌唱祖国》。当美妙的音乐飘荡在教室时,郑月明顿感神清气爽,一直兴奋到晚上入睡前。后来,他偷偷跑到镇上百货柜台购买竹笛,从口袋里掏出生活费中硬生生地省下的五张皱巴巴的一毛,逐一摊平后递给掌柜的。而后,他接过竹笛如获珍宝,迫不及待地试吹了一曲,心里乐开了花。从此每个晚自习下课到就寝熄灯前的10多分钟,他争分夺秒地练习吹笛。

  周末,他把笛子插入书包侧袋抄近路步行回家。刚到家门口,父亲一眼瞥见儿子书包外侧的竹笛,生气极了,夺过竹笛,狠狠地用自己的膝盖顶住“咔嚓”一声折断成了两截,气呼呼爆出一句:“这是讨饭的行当!”从此,他再也不敢去想买笛子练吹这事,把精力全用在了学习上。

  高考成绩上线“北京大学”,他第一志愿填报了“浙江大学”,成了浙大化工系的学生。相对轻松的大学生活,让他有了重拾乐趣的时间。几乎每天,他都会抽时间去操场上练习吹笛,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那里还遇上好几位有着相同爱好的校友,堪称知音。冬季,他们一起吹笛吹到冻僵了双手还不愿离去。对于这样的经历,郑月明略带自嘲地说:“美妙的笛声戒热、戒冷、戒肚饥。”除了去操场,浙大图书馆是郑月明去得最多的地方,在那里,他翻阅了许多关于古典音乐与笛箫的书,从而获得了丰厚的乐理知识。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