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别墅
绿竹掩映
木制老屋
文化礼堂
郯城村口
郯城江
村中水圳
千年老樟树
老祠堂
古墓群遗址
古方井
老城墙
一处西汉时期的古墓群遗址,一棵千年的老樟树,一堵晚清时期的老城墙,一口浸润着多少代郯城人甜酸苦辣的方井,还有古庙、祠堂、老建筑等等,都书写着郯城村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
据传,南宋之前,在郯城江下游南岸有郯姓和成姓两家居住,故名郯成,后更名郯城。
郯城为长乐镇辖村,位于长乐镇北部边缘,北邻石璜镇,东连甘霖镇,西接西白山麓。全村总面积3.08平方公里,农户461户,人口1200多人。
徜徉于郯城村,风景如画,赏心悦目。村东村南沃野平畴,秀竹茂密。村西村北山丘连绵,绿树成荫。村后一条清澈的郯城江与村前的长乐江同向而行,绕村流过,平添几分江南水乡的秀色。
郯城江发源于通源松明培,流经江夏、瑠田,出山口进入剡源,至郯城村与长乐江汇合,千百年来郯城江屡遭洪水冲刷,河流改道,灾难频发。勤劳勇敢的郯城人顽强拼搏,为确保村子与农田的安全,修堤筑坝不止,加固桥梁不停,沙钩扁担不离身,农闲时节无闲日,终年为郯城江的治理改造而辛勤忙碌。自2013年起,在市政府大力支持下结合村民自集资金,对郯城江进行全面治理改造,堤坝拓宽加高,迎水坡背水坡都进行砌石水泥构缝,并在村后建造了宽6米、长60米的桥梁(郯城二桥),加之堤坝两边道路拓宽,硬化美化,花红草绿,使得村后小江地段成为村民休闲、散步、垂钓的好去处,从此也结束了村民用沙钩扁担挑沙筑坝的历史,过去的“灾难江”,现在已经成了“幸福江”,实现了精彩蝶变。
郯城人世代以农业为生,延续着传统的农耕文化。村前有良田千亩,种植稻谷、棉、桑等;村后隔江山丘有茶叶、柑橘等数百亩。近年来,经过退林还耕、旱改水等一系列措施,水田面积已扩大至近1400亩。
近年来,郯城极力推行“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这几年还相继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建造了公共服务楼(文化礼堂),解决了村委会办公、会议及文化活动等问题,同时还为村民办婚嫁喜事宴席提供方便;村西和村东浇制了水泥停车场,解决村民停车难问题;对全村自来水进行了改造,村民用上了放心水;大力改造村中道路,改变了老村道路狭窄、交通不便状况;在村前大路中段建有中心广场一个,篮球、乒乓球、健身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在村子四周浇制宽六米的环村公路,车辆畅通无阻。
这些年来,郯城已从过去单一的传统农业逐渐向经商、劳务输出等转型,大部分年轻人进厂打工或自办企业。有很大一部分人走南闯北,推动了嵊州“小笼包”特色产业在全国各地的影响力。部分在家劳动力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花木、雷竹种植,现有雷竹园200多亩,雷笋销往杭州、宁波、上海等城市,收入可观,雷笋产业已成为郯城人的“绿色银行”。
如今的郯城村,经济建设稳步推进,村民收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娱乐气氛活跃,社会风气文明,生态环境日新月异,正朝着生态小康示范村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