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周年,二十年间,“八八战略”始终是引领浙江发展的总纲领,是推进浙江各项工作的总方略。二十年来,“八八战略”是商业银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闪亮航标,是加快推动经营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是实干争先、金融报国的核心指引。
中信银行绍兴分行紧紧围绕“八八战略”的各项部署要求,全面依托中信集团“金融全牌照”、金融与实业并举的综合优势,经营规模多年来一直保持绍兴股份制银行同业和浙江中信系统内“两个领先”,金融支持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质效不断提升。在绍兴市委市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中,中信银行绍兴分行已连续5年获评优秀单位。
落实“两个一致”释放民营企业新活力
绍兴是民营经济大市。中信银行绍兴分行全面贯彻落实“八八战略”关于“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要求,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落实民营企业贷款“两个一致”要求,不断增强授信政策精准引导,坚持公平授信、市场导向原则,在授信准入、审查审批、贷款定价、资源配置、尽职免责等方面,坚持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有效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为保障民营企业信贷支持效能,该行不断完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机制、正向考核激励机制、尽职免责机制和风险健全管理机制,特别注重正确处理好支持民企与防范风险的关系,充分发挥“三道防线”的联防联控作用,确保支持民企与资产质量控制“双赢”。最近5年,该行民营企业贷款保持持续快速增长。9月末民企贷款余额159.2亿元,比年初增加31.47亿元,增幅24.6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13个百分点。同时,资产质量保持优良,9月末不良贷款余额0.2亿元,不良率0.03%,比绍兴银行业和股份制银行业平均水平分别低0.53和0.27个百分点。
绍兴是市场大市,小微类市场经济特别是个体经济发达。在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同时,该行还十分注重对个体工商户的信贷支持,牢记普惠金融的政治性,深化走访营销机制,系统性、常态化走市场、下园区、扫商圈,全面深入对接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创新推出满足“急、频、小”资金需求的“随借随还”贷和线上“小微信秒贷”等特色产品,获得个体工商客户的广泛好评。9月末,该行普惠个贷规模已达44.13亿元,当年新增4.84亿元。个体工商户等小微信贷客户数已达4548户。
“融资”+“融智”打开外贸经济新局面
绍兴外贸依存度超过50%,大力支持外贸经济是推动绍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点。中信银行绍兴分行认真贯彻落实“八八战略”关于“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的战略要求,发挥自身外汇业务特色与优势,稳步扩大对外贸企业的信贷供给,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跨境金融服务,助力绍兴企业“走出去”,推动区域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该行积极开展“大调研大走访大服务大解题”活动,深入对接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坚持“融资”方案和“融智”服务有机结合,助力企业提升海外竞争力。在服务绍兴纺织外贸行业某“领头羊”企业过程中,该行为其量身定做“支付结算+汇率避险+融资”的“管家式”综合性金融服务方案,最近5年授信支持超过1亿元,助力企业快速发展。2022年,企业实现出口额18.83亿元,比2017年增长80.71%。
最近5年,该行积极助力外贸企业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跨境业务规模随绍兴外贸发展实现快速增长。2022年,该行国际收支口径收付汇量24.5亿美元,比2017年增长121.32%;外币融资余额1.59亿美元,列全市银行首位。
该行还利用中信集团协同及专业服务优势,帮助企业拓宽境外融资渠道,做好发行、投资、外债入境、资金使用等全流程服务。自2016年服务浙江省首笔城投类境外美元债以来,该行已累计引入美元债9.26亿美元。
构建科创金融积蓄先进制造新动能
制造业是绍兴综合实力的底牌与根基。中信银行绍兴分行坚定贯彻落实“八八战略”关于“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要求,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积极响应绍兴“率先走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智造强市之路”的号召,为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贡献力量。
该行紧跟新旧动能转换,紧密对接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省级试点、“双十双百”集群制造行动、“4151”先进制造业转型强市计划等工作部署,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科创企业等领域予以重点支持。截至9月末,该行制造业贷款余额124.08亿元,较年初新增8.19亿元;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6.57亿元,较年初新增10.46亿元。同时,与15家新兴企业开展“智造强市”授信签约300亿元,为后续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打下坚实基础。
该行支持创新驱动发展,助力“万亩千亿”省级新产业平台建设,在信贷规模、股权投资、政策资源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创企业予以重点倾斜;参加“一园区一方案”科创金融伙伴共建计划,设立科技专营支行、科创特色支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体系;推出科创企业投贷联动、科创e贷等专属业务产品,创新采用积分卡审批、线上信用贷等配套专项授信。截至9月末,该行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70.89亿元、33.53亿元。
该行还积极助力供应链稳链保链,运用中信易贷系列产品丰富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为各类制造业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其中,利用“信e融”产品“自由提款、差异化定价、随借随还、救急省钱”的优势,前9个月已为110户企业累计融资64.47亿元;利用“信e池”产品优势,盘活客户手中应收和应付账款,前9个月已为94家企业提供25.46亿元融资服务;针对供应链上下游开发订单e贷、经销e贷、商票e贷、信e链等链式融资模式,线上业务投放超过4亿元,满足供应链企业“急”“频”的融资需求。
完善涉农金融服务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是新时代的必然趋势。中信银行绍兴分行坚定贯彻落实“八八战略”关于“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要求,紧紧围绕农业农村重点领域,进一步强化体制机制建设,全力做好各项金融支持工作。自2021年监管部门实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考核以来,中信银行绍兴分行已连续两年获评绍兴市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优秀”银行。在2022年度绍兴市“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范例建设突出贡献奖”评选中,成为全市股份制银行唯一的先进获得者。
为确保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金融支持效能,该行成立专项工作组,建立实施一系列工作推进机制。首先,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制订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金融服务规划,明确“市场化与政策性兼顾,差异化与压实主体责任并重,特色化与均衡发展共举”的基本原则。其次,加强专业队伍和体系建设,建立“专营机构、专业队伍、专门产品、专门流程、专门政策”五专体系,提升搭平台、建渠道、推产品、管网点、强队伍、经营客户的综合能力。成立普惠金融一级部,设置普惠金融专职客户经理,构建业务推进机制、创新发展机制和专属风控机制。搭建分层经营体系,成立大客户部和分行私行分中心,确保基层机构对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相关中小客户应有的经营面和服务深度。第三,系统制订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制度,重点将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金融服务工作纳入机构综合业绩考核、机构负责人考核,在授权、尽职免责和业务定价上实施差异化管理举措。
通过多措并举抓服务,近年来,该行乡村振兴资产业务取得持续快速增长。2021年、2022年涉农贷款分别增长27.1亿元、22.43亿元,增速分别为37.34%和22.50%。截至今年9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133.35亿元,比年初新增11.24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7.76亿元,比年初增加7.69亿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余额稳步增长,分别为1.9亿元和14.62亿元。
该行还加强零售金融服务,提升助力共同富裕成效。创新推出服务于民生的“共富共创”属地化特色理财产品,将老百姓的闲置资金用于当地乡村旅游等共富建设项目;通过积极发动、广泛宣传,将优质理财产品带进社区、触达乡村,已累计募集资金超9.8亿元,累计服务2500多名个人客户、91家中小微企业客户。中信银行还联合中国银联推进“乡村振兴主题卡”,截至今年9月末已累计开卡4889张。除提供普通借记卡的金融功能,该卡还为持卡人提供涉农意外保险、医疗服务、农技指导、农产品物流等权益服务。
该行深化金融科技赋能,不断优化基础金融业务功能。聚焦加快网上银行、移动银行、微信银行的迭代升级,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综合金融服务模式,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还依托数字科技创新提升产业赋能,推出“信银致汇”“线上服务平台”等服务。
布局绿色金融擘画“绿色浙江”新图景
中信银行绍兴分行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绍兴“把历史文化名城这篇文章做好”“牢牢树立生态立市观念”的要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八八战略”关于“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的战略要求,主动对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和绿色金融行动计划,优化和调整信贷结构,加大对绿色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利用表内外融资工具和行内外金融资源,为实体企业提供多元化的绿色金融服务,满足资源节约和环境治理方面的绿色融资需求。
该行密切对接中信金融租赁,依托中信集团品牌优势,通过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运作模式积极布局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守护绿水青山。通过保障信贷资源供应、加强差异化授信政策引导、建立绿色信贷快速审批通道、强化内部考核激励等举措,持续加大对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节能环保、企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以及绿化生态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确保绿色信贷业务持续快速增长。
截至今年9月末,该行绿色信贷余额34.76亿元,新增9.15亿元,增长率高达35.73%。2020年以来,该行还利用各类投资渠道,完成绿色债券投资5笔,金额8.1亿元,进一步加大了对绿色经济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