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嵊州专题 | 外媒看嵊 | 嵊州网视 | 国际国内 | 政务频道 | 
综合新闻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国际国内 -- 嵊州专题 -- 嵊州网视
  
   嵊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时政经济
乡村IP成长记: 全国各地组团来登台,“村越”为何魅力这么大?
来源: 作者:嵊州融媒记者 2025年01月14日09:31:08 

  悠悠剡溪,越音悠扬,越剧焕发勃勃生机。2024年12月12日,第六届中国戏曲电影展映系列活动在绍兴嵊州举行,现场同时举行的还有“嵊州村越”闭幕式。

  历经半年、72场PK赛,第二届“嵊州村越”终于落下帷幕,但姚华江却很是焦虑。“嵊州村越”持续爆火,全网传播量达十亿级。作为“嵊州村越”总导演,嵊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委委员、文化馆馆长,他已经开始为今年的“村越”犯愁,“老百姓的期待越来越高,今年‘村越’如何超越去年?”

  “村越”为何这么火?连续两年举办“村越”为当地带来了什么?我们在村民与“越迷”互动合作、政府与百姓的双向奔赴中逐渐找到答案。当古老戏曲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便打开了一条乡村“文艺复兴”的新通道,不但让越剧焕发出新的生机,更让嵊州越来越出圈,形成了“越剧+”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迭代,传统越剧焕发新彩

  2023年夏天,嵊州把握越剧《新龙门客栈》“破圈”机遇,顺势推出“富乐嵊州村村有星”首届“村越”好声音,以村为单位,自下而上在全市236个行政村广泛组织比赛,吸引众多戏迷组织、业余爱好者、村民和学生等参与,总人数达到500多人。从古戏台到文化礼堂、从村头巷尾到茶余饭后,“村越”引发了全民狂欢。

  首届“村越”参照《中国好声音》导师战队模式,选拔出各个村庄的“村越之星”,8名选手在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参与总决赛。闭幕式上,3000人的场馆内,座无虚席,村民自发组成战队亲友团,呐喊助威声在场馆内激扬回荡。最终,主业理发的新嵊州人罗雪洪夺冠,成为那个夏季炙手可热的越剧“民”星,而他的理发店也因比赛余热天天爆满。

  “村越”火爆的原因很多,重要的一点在于它接地气,舞台设在百姓中间,村民与“越迷”互动合作,构筑了一道“现象级”的文化景观。

  演出的日子,台上演员倾情演绎,台下一早就挤满了村民,叫好声此起彼伏……“大家挤一挤,里面已经坐不下了。”去年6月,在嵊州市谷来镇马村,村文化礼堂座无虚席,礼堂的玻璃窗外,不少观众举着手机拍摄,一段《梁山伯与祝英台·楼台会》,让场内场外数百位观众看得如痴如醉。

  与首届“村越”的个人战赛制不同,去年比赛实行团体战。“之所以选择团队作战,既是想增强集体荣誉感,发动更多的人来参与,又可以让比赛更加热闹,增加可看性。”姚华江说,今年整个嵊州都沉浸在比赛的氛围里,特别是下半年,每个村的含“越”量超高。

  全民“爱越”热潮持续高涨。这半年时间里,一拨又一拨来自上海、江苏、湖北等全国各地的越剧戏迷走进嵊州,参加“村越”、感受“村越”。来自福建的越剧票友陈红,在看到嵊州市黄泽镇发出组队PK选拔赛的召集令后,专程赶来参加比赛。

  “这次赛事还有个特点,每个团队必须配备一名年龄小于12周岁的小队员,目的是挖掘新苗子、好苗子,让越剧后继有人。”姚华江说。嵊州市仙岩镇舜皇村的王凭仪,出生于2002年,这次参加“村越”,她的一出《西湖山水还依旧》一开嗓就赢得满堂彩,收获不少“妈妈粉”。

  比赛那几天,四川人小郑在绍兴旅游,一听说嵊州乡村古戏台上有“村越”表演,立马和朋友赶到了现场,“终于见到了长辈们口中的‘小时候的热闹’。”本届“村越”的很多比赛选择在古戏台上进行,让老戏迷有了小时候看“社戏”的热闹劲儿,也让青年人观众体验了一把中国古代戏剧舞台的别样效果。

  “台下的年轻观众追求的是新鲜感、自然态、松弛度。”小郑说,这种“粗糙感”和“乡土味”,让乡村赛事更具魅力。

  让人耳目一新的越剧文化创新一炮而红。2024年“村越”,全网直播观看量1000万+,“嵊州村越”话题全网总曝光量超12亿。

  破圈,续写越剧百年辉光

  “越山剡水,千古风流,一曲回肠,尽在嵊州。”2024年9月29日,第二届“越嵊州越有戏”乡村越剧联赛开幕。当晚,作为压轴大戏,嵊州市文旅形象大使、新晋越剧顶流陈丽君倾情演唱“嵊州村越”主题曲《传越》,乘上互联网的翅膀,阅读量2.4亿,直登热搜。

  “村越”的爆红,出乎姚华江的想象,又似乎在他的意料之中。较之其他赛事,“村越”让百姓做主角,只要敢演敢比,都可以报名参赛。比赛历时半年,选手们走遍嵊州所有文化礼堂和200余个古戏台,共开展大大小小72场比赛,700余名选手参与了PK。

  上届“村越”总冠军罗雪洪再次亮相舞台。2023年,他凭借“贺老六”成为“村越”舞台上的“民星”。今年“村越”,他和队友带来了爱国主义题材现代戏《红色浪漫》选段。16年前,罗雪洪跟着朋友来到嵊州,开了一家理发店。嵊州浓厚的越剧氛围让他沉醉其中,除了理发店,他常待的地方就是俱乐部。在这里,有一大批“草根”戏迷,与他一起切磋技艺。如今,“村越”的举办,让他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一时间,小戏迷、老票友,踊跃登台亮嗓;线下、线上,形成遍地式的传播效应,全网直播观看量1000万+,“嵊州村越”话题全网总曝光量超12亿。

  超高流量的“入口”在哪?答案,或许就在剡溪之畔,无处不在的越剧演出,无处不在的越剧演员,无处不在的越剧戏迷中。

  在110多年前,越剧以“落地唱书”的形式在嵊州甘霖镇的田间地头诞生,便天然带有“草根性”的特点。在嵊州,有100多个越剧戏迷角,下至少年儿童,上至银发老人,人人都能哼唱几句。

  作为越剧发源地的嵊州,越剧文化底蕴深厚如古窖陈酿。“嵊州人,人人都会唱越剧;越剧团,团团都有嵊州人。”嵊州就像一座开放的越剧博物馆,越剧演出无处不在,越剧演员无处不在,越剧戏迷也是无处不在。目前,嵊州全市已有117个民营越剧团,戏迷组织130余个,建成全球爱越小站210个,创成省越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

  2006年,施家岙村延续传统,重开女子越剧科班“娘家戏班”,从小爱好越剧的俞兆南便成了班主,越剧柔软的唱腔每周在这里响起,每月开办10余场;2009年起,嵊州坚持每年举办全国越剧票友擂台赛、群众草根舞台等,连续10余年持之以恒,嵊州人的越剧基因被逐渐激活,活动也在圈内拥有了一定的影响力……经历百余年,越剧这一传统戏曲正不断被赋予新的生命。

  随着“村越”的火爆,越剧这一古老戏曲被赋予新的生命力。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曾在接受媒体采访中表示,越剧“出新”又“出圈”绝对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得之于一代一代越剧人不断探索,不断更新的创作理念的积累。

  赋能,文旅融合同频共振

  “村越”带来了“越剧热”,越来越多的人因此认识越剧,爱上越剧,来到嵊州。

  初冬时节,嵊州越剧小镇清音悠扬。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宋雨露与友人慕名而来,在小镇文创产品展示处,目光被一件件精美的小戏服吸引,一问售价,888元/件。宋雨露立即打开微信买下一件,笑着说,“带回去,珍藏!”

  全国各地的越剧迷、游客走进嵊州,古戏台前摩肩接踵,文化礼堂热闹非凡,各个景区人气爆棚。大量游客的涌入,带动了嵊州餐饮、住宿、文创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仅嵊州黄泽戏服,就在联赛的带动下,畅销国内市场,远销海外,销售额增长60%。

  “村越”的出圈,让越剧、嵊州越来越有名气,也带动了当地旅游、餐饮等产业的发展,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村越出圈后,明显感受到来小镇的年轻人多了,有研学的,有旅拍的,有学习身段教唱的……相关越剧文创产品,比如水杯、小戏服等特别受欢迎。”越剧小镇负责人杨岳欣喜地说,联赛期间,越剧小镇游客接待量比平时增长了近4倍。去年1-11月,小镇客流量达58万人次,文创产品销量超300万元。

  “之前我们并不了解越剧,更不知道浙江还有一个叫嵊州的地方,在抖音上看到‘嵊州村越’后,瞬间就爱上了,于是组团来越剧的发源地看一看。”宋雨露说,“没想到,除了越剧让我们着迷,‘嵊州小吃’也征服了我们的味蕾。”

  借力赛事影响力,以嵊州小笼包为首的“嵊州小吃”,从传统线下销售模式成功拓展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一时间,来到嵊州的游客们涌进小吃店,来不了的在线上门店激情下单,“嵊州小吃”线上线下销售额大增。

  线上“出圈”、线下引流,“嵊州村越”带来泼天“流量”。这场联动城乡、惠及全民的视听盛宴,于袅袅越音中,绘就了一幅越剧传承发展的时代新画卷,打开了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的共富新图景。

  记者手记:

  施家岙村,有女子越剧第一舞台——绳武堂古戏台。这座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古戏台,坐北朝南、古朴典雅,犹如一部历史长卷,记录了女子越剧的百年芳华,在咿呀婉转声中致敬着越剧经典。戏台上,华美灯光、精美戏服、精巧配乐……经过改良和优化,嵊州200余座古戏台,见证了岁月雕琢、时光流转,见证了越剧这一传统戏曲的辉煌、沉沦和重焕新彩。

  每每看到这些场景,总是让人肃然起敬。对于古戏台而言,每一幕戏,都是对历史的致敬与传承。古老的建筑与鲜活的演出,在“村越”这一刻,被具象化。

  在采访的这些天中,“创新”是萦绕耳旁的高频词。

  冠军赛中,越剧票友赵海芳生动呈现了经典动画片《天书奇谭》中的角色,彻底颠覆了观众对传统越剧的印象;团队PK环节,经过短视频平台的传播,聚拢了天南海北的戏迷票友,破了地域限制,为越剧的相关话题带来更多流量;2017年创立的“爱越小站”在线下已开展1万多场越剧主题活动,让爱越剧的人们常聚在一起学越、唱越、传越……正是这些“创新+”元素,让沉寂已久的越剧古戏台又“活”了起来。

  “村越”的崛起,不仅仅代表着越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更是乡村振兴的一种文化力量。只要有创新动力、探索精神,即使是古老的艺术,也可以和现代社会平稳共生。

编辑:俞露莎
嵊州发布微信公众账号
嵊州新闻网
《爱嵊州》APP
《今日嵊州》数字报
  延伸阅读
网上看《今日嵊州》
数字报纸首页缩略图
专题推荐
· 【专题】一步一履总关情
· 【专题】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 【专题】防御台风“普拉桑”
· 【专题】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 【专题】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专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专题】嵊州“村越”
· 【专题】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 【专题】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嵊州网视
国内要闻
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一次会议 王浩主持 推选主席团常务主席等
浙江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隆重开幕
钱江观潮丨“非遗”春节年味浓
2025年省两会“委员通道”开启,一起来听“浙”些声音
两会关键词·创新丨“0到1”加速突破 新质生产力如何加快培育
对外开放,“难上加难”怎么破?
国际要闻
俄美首轮安全保障谈判预计于明年初举行
古特雷斯亲口确认将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世卫组织:2022年必须终止新冠肺炎大流行
美国2021:拜登执政首年的“欲速”与“未达”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