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嵊州专题 | 外媒看嵊 | 嵊州网视 | 国际国内 | 政务频道 | 
综合新闻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国际国内 -- 嵊州专题 -- 嵊州网视
  
   嵊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时政经济
我市春节文旅“热辣滚烫”
来源: 作者:嵊州融媒记者 闾高桥 2025年02月14日14:04:16 

  “不过十五都是年”,农历正月十二傍晚,东前街华灯初上,300多米长的街道上,游人如织。戏台上越剧演员粉墨登场,戏台下,身穿汉服的少女手提花灯与游客合影,沿街商铺飘来小笼包的香气,耳畔不时传来越剧的婉转唱腔……“假期虽然结束了,但这里依然年味十足啊。”来自杭州的游客宋斌举着手机,记录下眼前的热闹场景。

  今年春节假期,这座以“越剧发源地”“嵊州小吃”闻名的浙东小城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文旅成绩单:全市累计接待游客60.9万人次,同比增长12.09%,增幅位列绍兴市第一;过夜游客达35.32万人次,同比增长14.82%,星级酒店入住率超73%,部分时段高达95%。

  在各地文旅市场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我市何以逆势突围?从传统文化的“破圈”表达,到烟火升腾的沉浸体验,再到政策与市场的精准联动,这座“越剧之乡”“小吃名城”以更多元,更“新潮”的方式强势出圈。

  越剧“青春化”

  “圈粉”年轻人

  “越剧经典剧目《梁祝》的‘十八相送’发生在哪个季节?”大年初三,嵊州越剧博物馆内人声鼎沸,一场别开生面的“知识对对碰”活动精彩上演。主持人抛出问题,台下观众争相举手,一位小男孩抢答正确后兴奋地举起奖品——一本越剧主题笔记本。

  “孩子喜欢越剧,本是冲着了解越剧文化来的,没想到还能玩到游戏,拿到文创礼物。”男孩母亲单霞笑着说。

  这座全国唯一的越剧专题博物馆,春节期间推出了越博春节幸运盲盒、“村越”明星春节越博大汇演、爱越小站春节演唱会、新年你最棒——知识对对碰等多场主题活动,引发打卡热潮,超过8000人次参与线下活动,超过10万人次观看线上直播。

  “我们想让越剧‘活’起来,不再是橱窗里的展品。”越剧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戏服体验、AR照相互动让游客“穿越”成为各类越剧经典剧目中的人物,年轻人尤其热衷于此。春节假期,越剧博物馆接待游客超2.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近70%。

  如果说博物馆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越剧小镇则是创新的试验场。大年初一至初七,每当夜幕降临,剡溪河畔的水幕光影秀《白蛇传》就拉开了帷幕。3D投影技术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白娘子与许仙的动人故事,引得阵阵惊呼。河岸边,非遗“打铁花”“火壶”等表演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1600℃的铁水被击打至空中,化作漫天金雨。“传统技艺加上现代科技,震撼程度不输城市灯光秀。”上海游客陈鑫星连连赞叹。

  越剧的“破圈”不止于此。在越剧小镇举办的“越剧中国年”,18种含“越”量满满的活动吸引游客近2万人次;崇仁镇玉山公祠里,众多草根“越剧明星”登上“我们的春晚”舞台,带来属于自己的越剧春晚;在老城区的各处戏迷角,越剧街头表演吸引年轻人驻足;甚至还有人将爵士乐融入经典唱段,推出“越韵RAP”。“以前觉得越剧是爷爷奶奶听的,没想到这么潮。”00后游客林聪在抖音上发布短视频后,短短半天就收获了上千点赞。

  新场景引流

  升腾浓浓烟火气

  “三分风雅,七分烟火”——这句标语在东前街“拱明门”处格外醒目。这块总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的街区,曾是我市老城区的商业中心,如今通过老街改造、“旧物新作”焕发新生。春节期间,2025“富乐嵊州·灵蛇献瑞”新春文旅季暨嵊州城隍庙会活动在此热闹升腾,游园会打卡、福禄寿巡游、全家福拍摄、非遗集市、诗歌会等40余场活动举行。

  “每天都有活动,根本看不够。”来自宁波的游客周洁带着孩子体验了写春联、拍全家福等活动,手里还提着刚买的手工灯笼。据统计,东前街1月23日开街至2月4日(大年初七),总计客流量超过80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超10万,街区销售额超500万元。

  火爆场景的背后,是我市对“场景经济”的深度挖掘。“我们不仅做观光,更要让游客沉浸在年俗中。”街区活动策划负责人章静雯表示,互动体验项目占比超60%,游客停留时间普遍超过2个小时,东前街已然成为嵊州文旅新地标。

  烟火气最足的当属美食区。未到饭点,余氏豆腐包店已经热气升腾,店外更是排起长队。“等半小时了,就为这一口。”游客宋栋杰夹起刚出锅的小笼包,顾不上烫便咬下一口。皮薄馅鲜的汤汁瞬间溢出,他竖起大拇指:“果然名不虚传。”

  美食也带来强大的“引流”效应。大年初四,嵊州因美食文化登上央视《朝闻天下》,镜头中,小笼包、汤包、大糕、麦镬等一众美食吸引了不少食客特意驱车赶来满足味蕾享受。嵊州小吃大师馆负责人罗容告诉记者,自大年初三开门迎客以来,便持续保持客满状态,高峰期翻台次数甚至高达三至四次,不少食客来自上海、杭州、金华等周边城市,“有人开车两三个小时,就为吃一笼地道的小笼包。”

  政策“组合拳”

  激发消费活力

  1月26日,迎新消费抽锦鲤活动首次兑奖在宝龙广场中庭举行,市民张先生成为第一位大奖比亚迪汽车中奖者。

  1月25日至2月3日,我市开展迎新消费抽锦鲤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积极参与消费、抽奖。活动期间,共计兑换二维码奖券45886张,参与人数17164人次,共抽出15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150部华为手机,带动商超、餐饮消费超8000万元。

  “活动期间,我们店销售额涨了两倍。”吾悦广场某服装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许多顾客为凑足抽奖门槛,提高了购物预算,“客单价从300元提升到800元。”

  政策红利与市场活力的叠加,在各大商圈体现得淋漓尽致。宝龙广场财神快闪、醒狮表演让家长带着孩子边看表演边购物;吾悦广场推出非遗年活动,凭消费领取打年糕、剪纸、面人、糖画,还能看皮影戏;全市5家星级饭店及开元名都大酒店在假期的平均入住率超73%,其中1月30日、31日入住率超95%,

  我市春节文旅热并非偶然。“传统文化与年轻语境的融合,场景营造与消费需求的融合,政策刺激与市场活力的融合,一系列因素叠加,让文旅更具活力,从而点燃了消费热情。”市文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积极探索非遗、小吃、越剧和现代元素的结合,开发推出更多“新潮”文旅项目,让游客每次来都有新体验,从“过路客”变成“回头客”。

  月明星稀,东前街的游客们一饱口耳之福后,提着各色文创礼品渐次离开,而属于嵊州的文旅故事,正以乙巳蛇年春节为新的起点,谱写更加生动的崭新篇章。

编辑:俞露莎
嵊州发布微信公众账号
嵊州新闻网
《爱嵊州》APP
《今日嵊州》数字报
  延伸阅读
网上看《今日嵊州》
数字报纸首页缩略图
专题推荐
· 【专题】一步一履总关情
· 【专题】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 【专题】防御台风“普拉桑”
· 【专题】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 【专题】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专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专题】嵊州“村越”
· 【专题】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 【专题】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嵊州网视
国内要闻
浙江省委书记的座上宾
“区域经济新看点”系列报道①:浙江11市GDP陆续公布,亮点之中看拼劲
浙江冰雪如何“冷”中求“热”
国际要闻
俄美首轮安全保障谈判预计于明年初举行
古特雷斯亲口确认将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世卫组织:2022年必须终止新冠肺炎大流行
美国2021:拜登执政首年的“欲速”与“未达”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