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农林大学技术团队联合市农技人员、农创客发展联合会成员,再次深入位于鹿山街道浦桥村的嵊州市恒满果蔬专业合作社的桃子基地,为水蜜桃产业“把脉开方”。
鹿山街道浦桥村一带种植桃子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长期面临经济效益低的难题。如何让这里的桃子能真正种出效益?为破局,从前年开始,嵊州市农创客发展联合会与恒满果蔬专业合作社主动联姻浙江农林大学,引入技术团队开展品种改良与科学种植指导。
“从选育到田间管理,专家每周现场指导,线上随时答疑,技术保障让农户心里有底。”合作社社长史祁巍表示。目前,基地已试种15个新品种,蟠桃、水蜜桃等优质品种表现突出。
浙江农林大学高永彬副教授介绍,团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筛选品种,并带动研究生参与实践,“把科技送到地头,联合多领域专家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实现品质与效益双提升,今年,合作社计划将种植面积从200亩扩至2000-3000亩,覆盖浦桥、梅家湾等村,推行“四统一”模式(品种、种植、修剪、防护)。史祁巍指出:“统一模式后产出的桃子不管从品质上,还是糖度、大小、外形都较好,更好地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据了解,今年合作社还将依托青年入乡实践站建设“嵊州水蜜桃科技小院”,整合高校资源与本土力量,为产业升级和村民增收提供持续动力。这一举措有望将浦桥村打造成浙东地区优质桃产业示范基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