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幼与脑瘫为伴,下肢不便的身体和旁人的嘲笑曾是她成长路上的沉重枷锁,但她以超乎常人的毅力挣脱命运束缚,从被嘲笑的校园走向省队赛场,从特教学院迈入国际学府。她,就是沈芝桢。

  2002年出生的沈芝桢,早产致脑瘫、导致下肢活动受限,上学后成为同学眼中的“异类”。母亲赵立萍回忆,年幼的沈芝桢抗拒上学,甚至被拖进校门仍坚持逃离,最终无奈休学。外公的离世成为她人生的转折点。“我不能对不起他”,沈芝桢决心重返校园,但落下的课程和身体障碍让求学之路异常艰难。

  2017年,15岁的沈芝桢在市残联推荐下尝试游泳,却因“年龄太大”被拒之门外。不甘心的她坚持每天在泳池训练,从1千米到3千米,一年后最终被省队破格录取。省队总教练看中她眼里的“野心”,而她也用日夜苦练回应这份信任。尽管脑瘫影响平衡,她却在劈波斩浪中找回尊严,更在比赛中屡创佳绩。

  退役后,沈芝桢进入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以3.67的GPA毕业,三次获得奖学金。这份努力助她叩开泰国博仁大学的大门,在全英文环境中,前三年平均绩点达到3.45,并顺利通过博仁大学研究生英语考试,拿到语言资格证书。如今,她正申请英国利兹大学硕士,计划继续深造。

  “背单词累、训练苦、作业多时都想放弃,”沈芝桢坦言,“但想到父母的心血,我不能辜负。”赵立萍希望女儿能独立生活,未来帮助更多残疾人,“因为她懂他们的难”。

  沈芝桢用坚韧定义人生高度,她的故事再一次证明:命运的残酷挡不住逐梦的决心,以坚韧为翼,逆风亦能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