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困扰枣农的果树结果“大小年”问题,如今在我市一果农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嵊州市生钧樱桃研究所所长赵新军通过多年实践,成功研发“一树多枣”嫁接技术,不仅实现枣树年年丰产,更创造出单株年产200斤以上、采摘期长达两个多月的种植奇迹。
传统枣树种植中,每年需进行环割处理并喷洒保花保果药剂,但遇到气候异常仍难以避免产量波动。赵新军经过近20年探索,创新性地将冬枣、梨枣、胎里红等9个品种嫁接于同一枣树,利用品种间自然授粉特性破解了这一行业难题。
“不同品种的枣树相互授粉,就像组建了一个‘互助小组’。”赵新军向记者介绍,该技术使他的枣园连续20年保持稳产,单株20年树龄枣树产量稳定在200斤以上,较传统种植增产50%,同时节省了环割、用药等管理成本。
这项技术还延伸出显著的市场经济价值。通过早熟与晚熟品种的科学搭配,7月底至10月初都能持续产出,既延长了采摘期,又缓解了集中上市带来的销售压力。嫁接后的枣树还因“一树九果”的奇特景观,也成为别墅区、办公场所的新宠,被赋予“枣生贵子”的美好寓意。
目前,赵新军已培育20余株多品种嫁接枣树,他表示将继续推广这项“省工省本”的种植技术,让更多果农受益。相关人士指出,此项创新为经济林果种植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样本,对促进特色农业发展具有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