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放秋假,在家里也无聊,还是带他来外面看一看大自然的风景。”来自本地的游客吴东明道出了许多家长的心声。恰逢中小学秋假,在三界镇长桥村的“谷粒π——棚友稻坊”里,像吴先生一样,众多家长选择带着孩子走出城市,涌入这片诗意田园。这里也成为秋假期间的热门打卡地。

  步入“谷粒π”,无垠的稻田、开阔的草坪与远处的长桥轮廓相映成趣。项目餐饮负责人钱雨露介绍:“我们依托‘长桥落日’主题,打造了‘来长桥赶落日’的核心体验,周末这里日均人流量达5000人次。”草坪上,几处设计巧妙的游乐设施格外引人注目——源自汉字形态的大字跷跷板、人字滑梯、风字秋千和伞字秋千,以及可供拍照的“林字”装置,不仅让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也让汉字文化与自然野趣巧妙融合。

  “通过网络视频,知道了这个地方,刚好也近,就来打卡了。”来自新昌的游客张冲是第一次到这里,对这里的环境很满意,“蓝天、白云、草坪、稻田,太适合亲子游了。”口碑的发酵,让这个新兴的乡村空间迅速走红。游客汤丽娜便是通过抖音视频知晓此地的:“小朋友对田园风景很是向往,刚好趁着放秋假带他们过来,接近一下大自然。”

  “谷粒π”项目深度整合了三界的稻米、茶叶等特色农业资源,超越了传统农家乐的范畴,构建了一个集日落美学体验、农食消费、文化沉浸、农耕研学、户外休闲于一体的乡村复合消费空间。这里不仅有“棚友稻坊”茶饮区提供休憩,未来还将开辟简餐与谷物餐点,游客可以在大草坪上露营、野餐、承办团建,还可以亲身体验种水稻、割小麦的研学项目。

  运营上,项目采用“青年主理人”制度,吸引年轻人返乡入乡,将快闪市集、车友会等城市活力带入田园。同时,通过挖掘本地节日与谷物特色,打造“落日音乐节”等品牌活动聚拢人气。更为重要的是,项目以“村民主体参与”和“本土品牌孵化”为核心,并建立阶梯式村集体分红机制,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夕阳西下,下午四五点成为一天中最富诗意的时刻。家长与孩子们或静坐田埂,或嬉戏草坪,等待着“长桥落日”的绝美景色。稻田中随着天色变暗而逐渐发光的落日装置,更为此情此景增添了一抹科技与浪漫交织的色彩。

  这里避免了传统景区的拥挤,让孩子们能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奔跑,感受家乡角落的自然之美,重拾父辈们童年曾拥有的野趣。这个秋假,“谷粒π”以其独特的田园诗意与产业温度,成功吸引了城市人的奔赴,成为三界镇打造“产业硬核+场景美学”农文旅融合样板的一次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