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新闻网>>专题频道>>陈唐飞文集
第十二章
来源: 嵊州新闻网  作者: 陈唐飞   2010年01月29日13:25:46  
  • 字号:  
  •  
      秋瑾召集大通学堂的骨干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会议十分重要,但是在秘密情况下召开的,体现了内紧外松。

      秋瑾首先说:“包括我在内,我们的保密工作不能放松了。这次张伯歧去湖南被叛徒告秘,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王金发是个沉不住气的人,他紧接着说:“这个叛徒不是别人,肯定是朱端,我饶不了他。”

      秋瑾:“我也认出是朱瑞,在朱瑞这个人的问题上,我有责任,教训非常深刻。不过,他投机钻营,混入我们革命队伍,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谢飞麟:“朱瑞耍两面派,搞阴谋诡机,出卖我们的情报,给我们造成重大损失,必然没有好下场,这也完全是他咎由自取。你要管大通学堂这么多工作,还要筹备光复军,准备起议,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像出朱瑞这样的事,不用太自责了。”

      竺绍康:“出现朱瑞我们在坐每个人都有责任,大家都要吸取教训,加强保密工作。”

      秋瑾:“好,大家的态度都很好。朱瑞这人就像这页纸一样,让它翻过去了。”

      王金发仍气呼呼的:“我还是要等待机会下手的。这个叛徒不除,就如鱼刺梗在喉咙里一样难受。”

      秋瑾:“下面进入我们会议的正式议题,我宣布这个问题时必须要在极其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锐志,出去看一下周围。”

      尹锐志警惕地检查了一遍四周的安全情况。

      秋瑾:“告诉同志们一个好消息,我们准备多日的皖浙起义要正式行动了。按照计划,由徐锡麟在安徽先行动,先组织起义,然后,我们浙江跟着起义,两省互为一体,两地互相策应。”秋瑾自己就起义的鼓舞,心情有些激动起来:“这就是说,我们反清灭洋的枪声,我们推翻清王朝的枪声,就要打响了。

      大家听了,不能拍手称赞来支持,只有用眼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来表示,脸上是兴奋、激动的表情。

      秋瑾拿出一张地图,摊开铺在桌子上。

      沉不住气的王金发又着急地:“人家已经起义了,那我们也去啊!”

      “也去,去哪儿?”秋瑾反问王金发一句。王金发回答不上去哪儿,引得大伙都笑了起来。

       尽管是起义在即,尽管是要组织指挥光复军,秋瑾还是以幽默风趣的话语,调侃王金发几句。这种轻松活泼的态度,足显出秋瑾她沉着镇定,稳如泰山的王者风范。

      王金发在提出:“我们也去啊”的时候,同时也希望秋瑾在点将的时候,第一个先点他,这样可以显示出他在同志们里面,无可争议地占据第一的位置。而事情往往与他想的完全相反,秋瑾第一个点到的是竺绍康,这使王金发大跌眼睛。

      秋勤手指着地图,进行沙场点兵:“竺绍康,你去诸暨、金华、衢州等地,集合那里的一千多人,或者两千人打先锋,怎么样?”

      竺绍康:“可以。”

      秋瑾:“我考虑你和徐锡麟比较熟悉,所以你打先锋,就是先去安徽接应徐锡麟。你从金华那边直接过去,这样路比较近,可以早日到达,早日接上。”

      竺绍康:“给我几天时间准备?”

      秋瑾:“按我们商定的起义计划,只有三天时间,所以只有给你二天时间去联络会党作准备,第三天必须赶到安徽与徐锡麟接上头,然后听他统一调谴。”

      竺绍康:“是,你证完成任务。”

      王金发认为第一个不是他,第二个肯定是他了,可还是不是。

       秋瑾点第二个名:“张伯歧!”

      “到!”张伯歧响亮地回答。看得出他身上的伤还没有痊愈。

      秋瑾:“你去嵊县、新昌、宁波、天台等地,集合那里的三千多人,打主力,怎么样?”

      张伯歧:“可以。”

      秋瑾:“你们这些地区,条件比较好,参加光复军的人数多。能争取到五千人怎么样?如果你那边能有五千人,那我们的整个人数就可以达一万人了。”

      张伯歧“我一定集结五千人,打好这个主力。”

       秋瑾:“你主力的任务就是前去接应竺绍康和徐锡麟的安徽义军。给你的时间多半天,也就是三天半要到达浙江和安徽的交接处,暨要接应我们的起义军,又要直接和浙江的清兵交锋。”

      张伯歧:“是,保证完成任务!”

      秋瑾:“伯歧,在我们整个行动中,你这任务是最重的了。因为有可能浙江的清兵也已经到那里了,你可能要面临被包围。如果一旦遭到包围,你必须迅速突围。伯歧,你任务很艰巨,身体能吃得消吗?”

      张伯歧:“大姐你放心,我身体没问题。”

      尹维峻:“大姐,让我也和伯歧哥一起去吧,这样我可以照顾他。”

      张伯歧:“你不要去,不要去我这里。”

      秋瑾:“维峻,小妹,你暂时和你伯歧哥分开几天,你另有任务,也一样重要的。”

      张伯歧:“大姐,你不要为我考虑太多,而影响你的整个计划。”

      秋瑾:“这样吧,等这次起义成功了,我就安排你到一个山清水秀的风景区去疗养一个月,好好养养身体。”

      尹维峻努努嘴:“大姐,你怎么忘了……”

      “噢噢,没有忘,没有忘”,秋瑾说:“等这次起义成功,我们在大通学堂为你们隆重举办婚礼。小妹,我教你的绣花枕头绣好了没有?”

      尹维峻:“绣好了,我绣好了两个枕头,都是鸳鸯戏水的。”

      王金发又等不住了,问:“下一个该点我了吧,快说。”

      秋瑾还是没有点他王金发,而是说:“锐志,维峻,你们姐妹俩到余杭、富阳、临安等地把那里二千人集结起来,加上我,我们三个女人唱一台戏,集合那里的二千多人打击敌人的背部,使敌人腹背受敌。”

      尹锐志、尹维峻响亮地回答:“是,保证完成任务。”

      王金发已经急得要跳起来了,怎么,把我落在两个女的后面了,这比打我两巴掌还难受。他又气又恼,说:“怎么老不点我金发龙头啊,总不点我金发龙头,那我就不是金发龙头了……不要把我忘了!”

      秋瑾:“没有忘,没有忘,怎么会忘记你金发龙头呢?即使把别人都忘了,也不能忘记你金发龙头啊!”

      王金发:“我去哪儿,干什么?”

      秋瑾:“你哪儿都不去,先藏起来。”

      “藏起来,”王金发“哈哈哈”地笑着说:“真是开玩笑,这种时候不让我打先锋,不让我打主力,反而要我藏起来,你脑子没有发烧吧,我金发龙头,这龙头怎么能藏得住呢?”
    秋瑾:“我叫你藏起来,不是不用你。而是要把你当作刺刀、匕首,你看那匕首刺出去之前不是都藏着的吗?我把你先藏着,到要用的时候一下子出去,刺进敌人的心脏。”

       王金发笑了:“这倒还可以,这个任务有干头,我保证完成任务。”

      秋瑾:“金发龙头,我问你,一百个王金发的训练任务完成了吗?”

      王金发:“现在还没有?不过快了,只差一点点。”

      秋瑾:“你没有一百个王金发,具体有多少?”

      王金发:“你让我说真话,还是说假话?”

      秋瑾:“屁话,假话谁要听,说真话。”

       王金发:“说真话,骑兵只有50个,还有50个因为没有马,我当作陆军兵这样训练的。”

      秋瑾:“不错,有50个骑兵已经不错了。这样,你把50个骑兵带上到靠近杭州的一个隐蔽一点山上先藏起来,到时候根据战斗情况,哪里需要往哪里冲。你们每个人要把我们现有最好装备全副武装起来……”

      王金发:“主要是大刀,我们现在训练用的刀不行,太软,因为这刀是要这样左右两面,飒飒飒地砍杀的,这样刀出去有“嗖”地一阵风,一阵凉风你刚感觉到,人头已经落地了,这要这么快。”王金发就这样边耍大刀动作,边说:“要把刚买来的最好的大刀给我们配备。”

      秋瑾:“没有问题,现在不用等待何时!”她想了想又补充说:“金发龙头,你们每个骑兵背上要插一面小旗,旗上写着王金发三个字,这样敌人一看这么多王金发杀过来,不死也会给他们慌乱一阵的。”

      王金发:“这个点子真高明,你今天讲了这么多话,就这句补充话最好。我一定带着这一百个王金发,把敌人杀得人仰马翻。”

      秋瑾:“谢飞麟老师,剩下就是你了,你就带着这些教职员工,还有王金发剩下的这50个人留守大通学堂。任务不用我说,你已经清楚了。你还有什么好想法?”

      谢飞麟:“我已经在想,由我来当一次诸葛亮,唱唱空城计。我担心,我的这空城计,万一被敌人识破,或者又出一个叛徒,把我们的消息泄露出去,那就麻烦了。”

      秋瑾:“敌人不一定有这么快,按我们的计划,胜利是很快会到来的。谢飞麟老师,你就在门口迎接我们就是了。”

      谢飞麟:“我一定在门口迎宾妆各位凯旋。”

      清政府浙江巡抚增韫也在召开紧急会议。参加的有杭州知府英霖,绍兴知府程赞清等。

      增韫:“我看安徽巡抚恩铭真是一个糊涂透顶的大笨蛋。虽然我和他同为朝廷命官,同为省的巡抚,不应该背后说人家的坏话。但是的确由于他太愚蠢,才酿成这个不幸的结果,不仅他自己丧失了生命,而且竟然由此引发了那帮所谓革命党人的浙皖起义。恩铭这个死鬼是我清朝大臣中第一个被革命党人杀害的封疆重臣。没有办法,既然火已经起来了,那我们都起来灭火吧!”

      绍兴知府程赞清:“小人任职时间不长,刚才巡抚大人说的,有些听不懂。能否,再详细给我们讲讲,安徽巡抚恩铭到底是怎么死的。”

      增韫:“你们绍兴有一个叫徐锡麟的人,你听说过吗?”

      程赞清:“小人初来乍到,徐锡麟此人有所耳闻,只是此人长期在外面,根本没有在绍兴家里,所以,小人对他很不了解,只是听说一点点。”

      增韫:“你说得没有错,徐锡麟的确没在家里闲着,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一直在外面搞革命活动。他先是参加光复会,又来又加入同盟会,在浙江组织光复军,长期以来与我们为敌,大喊大叫要什么反清灭洋,复兴中华、与流亡海外的孙中山、黄兴等人遥相呼应。可就是这么一个活跃分子、骨干分子,那个瞎了眼的安徽巡抚恩铭完全被他的假象所蒙蔽,与他结为知己,视他为心腹,你说可笑不可笑。”

      程赞清:“他是怎样被杀的呢?”

       增韫:“你别急,听我慢慢给你说。”他用嘴唇皮轻轻地碰了一下茶杯,算是品了一口茶,然后又掏出手绢把嘴角轻轻一抹,又把手绢折叠起来放进口袋里,他的这一套动作做得慢条斯理,使旁边坐着听的人心里都有些着急。“我说到哪里了?”增韫反而问人家。

      程赞清:“可笑不可笑。”

      增韫:“什么可笑不可笑?你是说我刚才喝茶水可笑不可笑,你一个小小的知府怎么能这样跟一个巡抚说话呢!”

      程赞清“扑通”跪到地上求饶:“请大人饶恕我,小人不是这样的意思。”

      增韫:“你起来吧,还是听我慢慢说。啊嚏!啊嚏!”他突然打了两个很响亮的喷嚏,又掏出手绢来擦擦嘴巴和鼻子。动作还是那样慢条斯理。等到动作做完,手绢放进口袋又问:“我说哪里了?”。

      这次谁也没有吭声,坐着听的那些人甚至连个屁都不敢放了。

      增韫:“你们为什么都不说话,我找你们来是来商讨问题的,请你们给我出谋划策。你们这个样子,都闭着嘴巴,一言不发,那我不是白找你们这些人了。我告诉你们,你们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不要忘了头上戴的这顶顶戴花翎,不要忘了朝廷给你们的俸禄。啊嚏!啊嚏!”他说着,又打起了喷嚏。

      下面坐着听的这些人,不明不白地遭到了一顿训诉。大家的心里谁都不服气,就当作没听见,这个耳朵进来,那个耳朵出去。

      增韫:“你们忘了吗?我看你们今天这一个个垂头丧气的样子是忘了,忘得一干二净了。你们忘了,我可没有敢忘。自从昨天得到通报,我夜不能寐,睡不着啊。这怎么能睡得着呢?因为,这次这些乱党们就闹在我身边啊,安徽、浙江起义,这不就是在我们家的院子里着火吗。你们谁都清楚,当年太平天国不就是这样闹起来的吗,可那是在广西啊,广西离我们多远,而如今就在我们管辖的地区,在我们自己的辖区内出这种事体,朝廷能饶过我们吗,一旦这些乱党真把事情闹大,我们的脑袋就得搬家!我这决不是危言耸听,你们的脑袋都长在脖子上的,自己去好好想想吧。反正我是一休未眠,所以人都感冒了,尽打喷嚏。”

      增韫的这一番脑袋搬家的理论,似乎对大家的心里有所触动。

      绍兴知府程赞清看到此时的增韫鼻涕眼泪的擦了又擦、揩了又揩,就掏出自己的手绢递过去,增韫果然从他手上拿过手绢就往自己脸上抹。程赞清又给增韫的茶杯添了水。说:“巡抚大人,为了使我们的脑袋不搬家,你还是给我们讲讲安徽巡抚恩铭的脑袋是怎么搬家的吧?”

      增韫:“你连这个还不知道,我讲了这么多,你连这个还不知道,你们都不知道?看你们的样子,肯定都还不知道,算我前面讲了一大堆废话。恩铭这个糊途蛋啊,真是蠢到家了。他怎么会把徐锡麟当作知己呢?他千不该,万不该,不应该把徐锡麟当知己啊!”

      “你快往下说,恩铭把徐锡麟当知己又怎么啦?”

      “徐锡麟发动起义之时,恩铭已经得到革命党即将起义的有关消息,而且拿到了革命党人的名单。他拿着这份名单去找知己徐锡麟商议,徐锡麟一看名单第一名就是他自己的化名,就乘恩铭去巡警学堂参加毕业典礼的途中将恩铭给杀了。恩铭的脑袋就这样没了。”

      程赞清:“那后来呢?”

      增韫:“恩铭被他们杀了,巡抚机关被他们夺走了,他们的起义就这样起来了。你不要后来呢后来呢老问别人的事,该想想你自己应该怎么办的时候了。再这样下去,下一个脑袋搬家的就是你。”

      程赞清:“我,我,我不是有你大人在吗,你的脑袋都在,我怎么会先搬家呢!”

      杭州知府英霖是个满人,属于皇亲国戚那一类人,他善于动脑子,也有点计谋,开始他一直坐着听,不说话,到了关键时刻,说:“巡抚大人,这个问题好办,我有办法取胜。”

      增韫:“那好啊,你快给大家说说,我们都听您的。”

      英霖:“我们一方面派出点力量去配合安徽打击乱党。另一方面重拳出击打击乱党的总部。这叫以牙还牙,他们在安徽攻打的是巡抚机关,我们就在浙江攻打他们光复军的机关,这就是绍兴大通学堂。现在他们肯定是倾巢出动攻打安徽去了,我们正好乘虚而入把大通学堂包围了。我们这边一打,他们就会放弃安徽那边,这样安微那边的起义就不成功了。等他们回到绍兴时,绍兴也被我们拿下了,他们的起义也就彻底失败了。”

      增韫:“啊呀,不得了啊,了不起,了不起,我真还没想到,你还有这么高的取胜妙计。我毫不夸张地说,你就是三国时那个袭击关羽的吕蒙。”

      英霖得意地一笑:“我第一步先包围大通学堂。第二步用我们杭州知府下面与秋瑾不熟悉的人,用绍兴知府派出与秋瑾熟悉的人带队,在最短时间内把秋瑾抓住,叫乱党群龙无首,光复军作鸟兽散。

      增韫:“你立即去实施吧!熟悉的人不出面,派出人,带着不熟悉的人去抓捕乱党首领秋瑾。但必须派出一定兵力到安徽和我们浙江的接合部与他们的光复军好好打一打、那边打得越厉害,这边的抓捕越稳定。相信你定能成功。机州知府,绍兴知府都要听英霖一人指挥。”

      风云突变,徐锡麟在安徽组织起义失败了,徐锡麟本人也被安徽清兵杀害了。安徽的起义军和浙江的光复军都遭到皖浙两省清兵的重重合围。竺绍康、张伯歧、尹氏姐妹和秋瑾都遭到围攻,形势非常严峻。

      王金发率领骑兵所向披靡,杀退清兵。清兵一见到插有王金发小红旗的骑兵一来,就闻风而逃。王金发们看见清兵逃跑就拼命追杀,他的脸上,身上满是清兵溅出来的鲜血。王金发杀退了一阵清兵刚停下来喘口气,俞炜骑着马过来报告:“那边有我们浙江的光复军被包围了,看样子好像竺绍康也在里面。”王金发大声命令:“冲啊!”一百个王金发们又冲了过去,随着马蹄声,一阵尘土飞扬起来。

      竺绍康带领的人马,未能和安徽徐锡麟的义军接上头就被浙江的清兵拦腰截住。由于安徽的起义失败,徐锡麟已经被害,根本不可能有义军杀出来和竺绍康的先锋部队作接应,竺绍康所带领的两千来人已成为受到围追堵截的孤军。竺绍康已经孤军奋战了一天一夜了。没有吃、没有喝,还要打仗,竺绍康的身体已经扛不住了。

      就在这危急关头,王金发及时赶到,他以最快的速度,神勇地在清兵中杀出一条血路,清兵一见王金发杀来,死的死,逃的逃。王金发命令俞炜继续带着人追杀清兵,自己把竺绍康的人带出了安全地带。在一处山坡上,竺绍康坐下来,说:“多亏你来,金发龙头真是名不虚传。”

       王金发:“秋大姐不是说过,我是匕首,要刺进敌人心脏的。不知现在秋大姐在哪里,她那边情况怎么样了?”

      竺绍康忽然想起:“啊呀不好,秋瑾中计了。我想起来了,早上几个清兵在说,他们只是一部分人在这里跟我们打,另一部分人搞声东击西,要去围攻绍兴大通学堂。”

      王金发:“这么说,秋大姐她……”

      竺绍康:“她一定回绍兴了,敌人要在绍兴以攻打大通堂为名抓捕她的。”

      王金发:“你怎么不早说呢,我马上回绍兴,保卫秋瑾。俞炜,俞炜,你们都跟我杀回绍兴去,俞炜怎么没有人啊!”王金发急了。

      竺绍康:“你不是命令俞炜从那边杀过去了吗?”

      王金发:“不能等,我一个人也要杀回绍兴去保卫秋瑾。”

      俞炜正在拼命追杀清兵。因为这部分清兵正在向余杭、富阳方向包抄过去。俞炜知道哪个方向是秋瑾大姐和尹氏姐妹带兵集结的地方,清兵一旦包抄合围就会对秋瑾大姐和尹氏姐妹造成危险,俞炜在大通学堂里学习上政治课的时候,听谢飞麟老师讲过,当年清兵围攻太平军就是采用这种办法,太平天国失败以后,清军在安徽驻守重兵,现在又把这一招用上了,用同样的方法来改打我们光复军,一想到这里俞炜就率领骑兵在清兵的包围里左冲右突,这也是王金发亲手传授给他的,杀得清兵抱头鼠窜。忽然他发现尹氏姐妹正在和清兵作战,俞炜冲上去解了她们的围。

      俞炜说:“锐志姐,你们赶快撤到安全地带去,这里交给我。”

      尹锐志:“小俞,你见到秋瑾大姐了吗?”

      俞炜说:“我没见着。怎么秋瑾大姐不见了……”

      尹维峻:“大姐可能回绍兴了,听说清兵要偷袭大通学堂。”

      俞炜:“那你们也赶快回绍兴去吧,这里有我……”

      尹氏姐妹走了,俞炜继续和清兵拼杀。

      这时候,令俞炜没有想到的是,朱瑞忽然出现在面前。

      俞炜:“朱瑞,你怎么在这里,这里危险,快走!”

      朱瑞:“小俞同志,我是听王金发的命令,在这里等候你的。”

      俞炜对朱瑞的话半信半疑,问:“王金发,他在哪里?”

      朱瑞:“在那边,别打了,快跟我来,到王金发那儿去。”

      俞炜终于上当了,受了朱瑞的欺骗。他带着四十多个骑兵跟着朱瑞走,进入了清兵的包围圈。朱瑞就领着他们投降清军。

      清兵包围了大通学堂,刚刚从前线杀回来的秋瑾率领师生奋力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而被捕。不久,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临刑前挥笔写下绝笔词:“秋风秋雨愁煞人”。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
    编辑: 李航程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嵊州新闻网”或电头为“嵊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嵊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嵊州新闻网”,并保留“嵊州新闻网”的电头。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来说两句:(留言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用户名: 我要注册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