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新闻网>>专题频道>>陈唐飞文集
第十三章
来源: 嵊州新闻网  作者: 陈唐飞   2010年01月29日13:25:45  
  • 字号:  
  •  

        王金发怀着誓死为秋瑾报仇的决心,在绍兴城里大开杀戒。他见到绍兴知府里出来的清兵,毫不犹豫地见一个杀一个,见二个杀二个,杀得清兵不敢出门。如果有必办的事情非得出来,那也只有化妆成老百姓,夹在人群里。王金发知道了清兵是化了妆出来办事的,他就比开始杀得更凶了,他认为那个人看着像清兵,他就给他一刀,看见一个像清兵就杀一个,看见两个像清兵就杀一双,因此就误杀了许多人,特别许多无辜的百姓也遭到伤害。绍兴城里被闹得人心慌慌,鸡犬不宁,处处不得安身的恐怖局面。随时可以听到“王金发杀来了,嵊县强盗来了,赶快跑呀,快找地方躲一躲呀!”的呼喊声.,一听到呼喊声,商店立即关门,人们立即跑回家里插上门。人们在白天不敢出门,晚上不敢点灯,说话不敢出声的惊恐、害怕、不安中过日子。有个家里,一个小孩又哭又闹,大人怎么哄他都没用,最后大声一声呵斥:“你再哭,王金发来把你抓去!”小孩子哭声立即停止。

       竺绍康狠狠地把王金发拉住:“你不能去,你不能再去绍兴城里杀人了,这样影响不好!”

       这是在绍兴通往嵊县谷来的一个关帝庙里。因为浙皖起义失败,秋瑾被害,大通学堂被封,竺绍康他们被清兵追杀,只有逃到这个破庙里先躲一躲。竺绍康、张伯歧、谢飞麟等人,在关帝庙跪在忠义千秋的红脸关公前面祷告:“秋瑾女士,在天有灵。你没有死,我们一定继承你的遗志,牢记光复会的宗旨,完成反清灭洋的历史重任。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名退。”

      祷告一完,王金发又要冲出去,他已经杀红了眼,他根本听不进竺绍康的劝告。王金发请求竺绍康:“大哥,此时此刻我只有一个请求,别拦我,让我痛痛快快到城里去多杀几个清兵,为秋大姐报仇雪恨!”

      竺绍康:“现在一切都晚了,你不能去!”

       王金发:“不去,那要看我的马答应不答应。这红鬓烈马是秋大姐送给我的,连它都不想躲在这里,它都想冲出去杀清兵,难道你们还不如这马?”

      竺绍康:“你别拿马说事,秋瑾把这心爱的宝马送给你为的是要你训练出一百个王金发,以在光复大业中派上用场,可你到好,你把这一百个王金发全丢了,你还有脸说这个,你知道吗,这一百个王金发代表什么,代表光复军,是秋瑾变卖自己家产,用钱栽培出来的唯一家底,可你把它败光了。”

      王金发:“对天发誓,秋大姐,这不是我故意丢掉的,当时我一时心急要跑回绍兴来救你,就把这骑兵交给俞炜,我没想到中间会出来朱瑞这个叛徒。秋大姐,不能怪我,是我轻敌,我一定,我只有多杀几个清兵来补偿。”王金发说着,骑上马就要往庙外冲。

      竺绍康紧紧抓住僵绳:“王金发,你不能去,我不让你去,除非我死了,你让马把我拖死!”竺绍康拉住马,躺在地上。

      竺绍康的身体本来就不是很强壮,在皖浙起义中,他是去金华、衢州等地组织人马打先锋的。由于任务急,时间紧,他没日没夜地赶路,顾不上吃,顾不上喝,率领人马往安徽开进。谁知,刚到安徽,就得知起义已经失败,安徽的清兵正在反扑过来攻打他们,浙江的清兵又在后面堵住他们,竺绍康遭受了两面受敌,进退两难。这时,天气又忽然下起雨来。竺绍康受到了雨淋,又饿又乏,几次累得倒在地上,多亏王金发率骑兵及时赶到,解救了他们。

      王金发急得哭了:“绍康大哥,你为什么要拦我,难道我为秋大姐报仇,去杀清兵还有错吗!”

      谢飞麟老师走过来:“金发,听绍康的,为秋瑾报仇你以为只有你一个人想吗,不是,我们都想为秋瑾报仇。可是你这样是不能够的,如果硬冲出去,不但报不了仇,反而会使自己受到损失。”

      竺绍康手不放拉马的缰绳,身子从地上起来:“金发,你不听我的可以,但是你不能不听秋瑾的。秋瑾她成立光复会,组织光复军都是为了什么,都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而你在绍兴城的大街上滥杀无辜,使老百姓遭殃。你知道吗,你的这种鲁莽的做法,秋瑾要是知道一定不答应,她如果看见你杀了这么多老百姓,一定会落泪。你听到过吗,绍兴城的老百姓骂我们什么?骂我们是嵊县强盗,骂你王金发是嵊且强盗,这是好听话吗?你愿意这样被老百姓骂吗?如果说,你自己愿意老百姓这样骂你,而秋瑾愿意吗,她听到老百姓这样骂,会怎么想呢?”

      这一番话,似重锤敲响鼓,敲得王金发的心里受到了震荡。先前那种又哭又闹,一个劲往外冲的样子没有了,他不声不响地呆在那里,似乎在思考竺绍康刚才的话。

       竺绍康还是怕王金发要冲出去,说:“张伯歧,你用绳子把王金发捆起来,不要让他再出去了。”

      张伯歧拿起绳子要去捆绑王金发。王金发站在那里任他捆绑,他没有作反抗。如果他要作反抗,两个人非得打起来不可。谢飞麟看见后,给张伯歧递了个眼色,示意他不要真的捆了,因为王金发已经平息下来了。

      谢飞麟:“浙江巡抚正在派大量的兵力到绍兴,要抓捕我们,把我们一网打尽。我倒并不是怕死,我是想,如果真让他们把我们一网打尽了,那今后还会有谁为秋瑾报仇呢?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保存实力,等待时机。这个仇不仅要报,还要彻底报,把清王朝彻底推翻。”

      王金发不服气地低着头。

      看到王金发软下来了,竺绍康进一步说服:“金发,有一个问题,你必须明白。假如……我现在说的仅仅只能假如,因为事情已经过去了,无法挽回了。假如,你王金发不那样在绍兴城里几进几出的打打杀杀,绍兴知府杀害秋瑾就不会那么快,只要秋瑾活着,她多活一天,我们就多有一天把她救出来的时间和机会,可惜,由于你的冲动,把救秋瑾的这时间和机会都给冲掉了。”

      王金发:“这么说秋瑾的遇难是我的原因,我更要去多杀几个清兵为秋瑾报仇。”

      竺绍康:“你还要嘴硬。你的冲动所造成的损失还不够大吗?”

      张伯歧说:“金发,我也觉得你在这件事情上很不理智。如果你等我们回来,一起商量商量该多好哇!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事情会发展到这种地步,秋瑾大姐不在了,她这么个女侠,不是光荣地牺牲在战场上,而是被这么几个无名小人杀害,我想起来就痛心,我的心里到现在都接受不了。”张伯歧说着说着泪流不止,他擦了一下眼泪继续说:“绍康、你、我,我们三路人马,连浙江巡抚都可以对付得了,怎么会打不过一个绍兴知府呢?会让秋瑾大姐被绍兴知府惨遭杀害,我真是咽不下这口气。”

      竺绍康:“这次皖浙起义失败,到秋瑾女士遇难,我们所遭受的损失是巨大的,当年徐锡麟、秋瑾他们千辛万苦创建起来的浙江光复军几乎全军覆没,除了我们这些人,已经所剩无几了。这么惨重的失败,我们谁也事先没有估计到,这是一个教训啊!深刻的教训。”

      谢飞麟:“这次失败的教训,值得我们牢牢吸取。金发,你要为秋瑾报仇,不是豁出一条命去杀几个清兵,眼前最要紧的是保存自己,我们只有把仅有这点有生力量保存好,为将来更大的任务作准备……”

      周亚卫陪着尹氏姐妹到庙内。

      竺绍康:“锐志、维峻你们好吧,你们来了,我就放心了。朝鉴,有没有水,给他们口水喝。哟,锐志,你脚怎么了,受伤了?”

      尹锐志:“歪了一下,没有事了。”

      周亚卫:“她的脚不好已经几天了,都是我背着好的。”

      尹锐志:“你怎么先表功,不及时报告情况。”

      周亚卫:“有个很重要的情况,浙江巡抚增韫,亲自率领清军的两个师到绍兴来了……”

      尹锐志:“杭州城里都在传,一定要活捉王金发。”

      王金发:“他们敢来活捉我,我闹他个鱼死网破。”他说话时,身体跳起来。

      尹锐志看见王金发在暴跳,又看见张伯歧手上的绳子,才知道他最闹要被捆绑起来了,说:“你怎么这样,为什么要绑你呀!”

      王金发:“我愿意,你别问。”

      尹锐志:“活该!”

      尹维峻:“这是我从来的路边的墙上揭下来一张布告,现在绍兴城里到处都在散发张贴这样的布告。”

      张伯歧:“小妹,那布告写了什么?”

      尹维峻:“是通缉我们三十多人的名单。这名单写的都是我们嵊县人,除了我们这里的这些人之外,还有许畏三、胡士俊、胡竞思、应卫击、周志由、童杭时、吕衡、沈志熙、冯苏、周炳生、陈邦达、张庭萱、王根堂、夏喜生、韩伯仙……”

      竺绍康:“好了,别念了。金发,你听到了吧,清政府出重金正通缉我们呢,你还要想出去?省巡抚率领两个师,这是清王朝的正规军,装备有先进武器,你如果再闹下去,我们连这点火种都保留不住了。”

      王金发慢慢认识到自己错了,渐渐醒悟。

      谢飞麟:“绍康,在这个时候,根据这突如其来的形势,我们也应该考虑下一步到底该怎么办。”

      竺绍康:“我有考虑”。他先走近王金发,亲切地:“想通了吧。喝口水,你也累了。”

      王金发换了个人似的:“我还想不通,我就不是金发龙头了!”他这么一说,逗得大家都乐了。王金发接着说:“维峻小妹,把你这碗水端来给我喝。”

      张伯歧:“我这碗给你喝,人家小妹刚到自己要喝的。”

      尹维峻很亲热地:“伯歧哥,我这碗水我们两人一起喝。”她靠近张伯歧身旁。

      王金发:“绍康,你就说下一步怎么走吧,我全听你的。”

      竺绍康:“我想到了一个字,藏。”

      “藏?”大伙都问。

       竺绍康:“藏在兵法上,与攻、守是一样重要的,大家知道鱼藏于水中就能游,乌藏于林中就会飞。藏在深山里的必定是猛虎,藏在深潭中的必定蛟龙,我们就是要学习它们,暂时先把自己藏起来。”

      谢飞麟情不自禁地拍手叫起来:“太好了,太好了。”

      竺绍康:“我们嵊县有那么多深山密林,有那么多支持我们老百姓,这是我藏身的最好条件,我们只要藏到山区乡村的百姓家中,不但能够藏得往自身,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做联络、发展、组织工作,把我们原来的乌带党、平洋党的人,大通学堂毕业的第一期生,第二期生,统统都要重新组织起来,壮大我们的队伍。”

      王金发:“就这么办,我马上去石璜里边的西白山,那里原来就有人跟我联系过,我这次就去他们那里。”

      张伯歧:“我还是回我廿八都村,我那些青少年伙伴们被打散了,我要去把他们找回来。”

      那维峻:“我和伯歧哥一起去。”

      张伯歧:“不行,我那里危险,你还是和你姐一起跟着谢飞麟老师好。”

      谢飞麟:“我们准备到城关附近,就在金发家这边,广利乡扑船山一带,这里有我的许多学生。

      竺绍康:“你们的地方都选得很好,我都同意。我自己暂不回上东,先在这儿王城谷来的大山里活动。”

      谢飞麟:“你不宜多走,静下来好好调养身体。”他说的时候看见竺绍康脸色发白,人也站立不住了,说:“绍康,绍康,你怎么啦!”他扶着竺绍康叫张伯歧:“伯歧,你先在地上铺些稻草,让绍康躺下休息一下。”

      张伯歧迅速在地上铺稻草,尹维峻也赶过去帮忙,他们两人把稻草铺好,像一张松软的床。竺绍康躺到这床上,顿时感到舒服。谢飞麟又端来水喂他喝,竺绍康喝了水,又开始说话了。
    竺绍康一只手拉住张伯歧,一只手拉住尹维峻,说:“伯歧,维峻小妹,秋瑾说过胜利了给你们举办婚礼,现在起义失败了,秋瑾也不在了,你们的事……”

      张伯歧:“绍康大哥,你不要这样,我们的事,我自己知道的,等胜利了……”

      竺绍康:“我一直给你们记在心里,等胜利了,我一定为你们主婚,这也是实现秋瑾的遗愿。维峻小妹,秋大姐对你最关心,你也一定同意,等胜利了再办吧!”

      尹维峻一想起秋瑾,一听到秋瑾说过的话,又哭了起来,在泪流满面时,她点点头,表示同意。

      竺绍康把张伯歧和尹维峻的两只手搭在一起:“你们两人还是要像秋大姐说过那样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他又转身告诉大家:“你们都走吧,赶紧走!竺朝鉴先留下……”

       大家都舍不得地:“绍康,你也早点离开!”

      竺绍康:“你们不论是谁,不管到哪儿,只要见到这三十多人的通缉名单上的人,都要叫他们一起藏。”

       尹锐志:“省巡抚率领两个师来绍兴,是不是先对付一下呢?”

       张伯歧:“要不我带领一些人去……”

      竺绍康向张伯歧一罢手:“你不用去。我也有考虑。”他又转向谢飞麟老师:“《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唱的戏叫什么?”
    谢飞麟:“《空城计》。”

      竺绍康:“对,我们也给他唱一出《空城计》。”

      谢飞麟:“你们都走吧,这出戏由我来唱。上次空城计没唱成,这次……”他满有把握地:“诸葛亮唱空城计只用一把琴,今天我唱空城计只要一台戏。”

      绍兴是有名的水乡、桥乡,城内城外水面很多。这天下午,城外的河道上用乌蓬船搭建起来的戏台上正在又拉又唱地演社戏。绍兴市民有的乘坐在马蓬船上,有的站在河道的岸边上观看,看戏的人里三层外三层,把戏台围得严严实实,整个地方熙熙嚷嚷,热闹非凡。

      浙江巡抚增韫率领清兵渡过钱塘江,穿过萧山县,来到绍兴城外,看到在演社戏,他就发出命令:“停止前进。”

      跟在增韫身边的绍兴知府程赞清:“巡抚大人,怎么快到了,还在城外停下来做什么?”

      增韫:“程赞清,你的消息可靠不可靠?”

      程赞清:“十分可靠。王金发在绍兴城里杀得人们不敢出门,都躲在家里……”

      增韫:“王金发在城里,那他们还有竺绍康、张伯歧呢?”

      程赞清:“王金发在城里千真万确。竺绍康、张伯歧在哪里,我不知道。”

      增韫:“传我命令,部队立即返回。”

      程赞清:“这怎么能返回呢?这不是活捉王金发的好机会吗?”

      增韫:“你看不出来,他们在演出‘空城计’,我真要学习司马懿,真的当一回司马懿。”

      程赞清:“巡抚大人,你的话太深奥了,我理解不了,能否解释一下。”

      增韫:“你看他们在唱社戏,表面上装作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实际上他们城里有王金发,城外有竺绍康、张伯歧。几天前,王金发的一支骑兵就杀退我一个师,今天他们有三支骑兵,我若进城,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这三支骑兵一包围,我这两个师不是正好给他们包了一顿饺子。我要学习司马懿,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上他们的当。”
    程赞清:“这……这……”

      增韫:“不要这这的了。这里没有你的事了。”他自言自语地:“我要来个你计我也计,我先派人去嵊县把你们的匪徒杀了,这三十多人,哪怕先杀掉一个,你王金发就得追出来,我再布置好口袋让你钻,使你成为笼中之鸟,这也算是调包计吧。”然后转过身,从他身后的随行人员中拉出一个人:“我现在正式任命你为嵊县县长。你姓什么?”这人回答:“我姓秦,叫……”增韫:“不管叫什么,就是你了,你是秦县长。”

      程赞清:“嵊县有县长,候县长。”

      增韫:“候县长,由你去革职查办。嵊县出了那么多党匪,革职处分算是轻的了。秦县长,我刚才这两句话,也可算是对你说的,一个小小的县,尽出这种聚众闹事的党匪,那是要革职的,希望你记牢,不要走候县长的老路。”

      秦县长:“我,我,我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

      增韫:“我知道你跟着我已经许多年了,年龄也不小了,职务该动动了,到县里去当个一把手,锻炼锻炼有好处。”

      秦县长没有话可讲了,木头似的立在那儿。

       增韫:“你去嵊县当县长,只要办好一件事就可以,这件事办好了,我就把你调回省里给你升官,发财。”

      秦县长:“一件什么事?”

      增韫:“这通缉令上的三十多个人,一个不剩的全部给我缉拿归案。”

      秦县长:“这……这……”

      增韫:“你怎么又这么的了。你如果缉捕的时候兵力不够就找绍兴知府程赞清要。程赞清你听见了没有?”

      程赞清:“听见了,他要多少,我给多少。”

      增韫:“你每缉拿一个要犯,省里给你赏金三万。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你还能缉拿不到吗!我再给你个态度,我作为省巡抚,不仅出重金,还搭上我头上的官帽,你如果这一件事情都办不成,那我就主动向朝廷引咎辞职。”

      “你就是新上任的秦县长吧,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我是刚刚才知道,如果让我早些知道新县长到任,我一定提前准备组织一支洋鼓洋号的乐队欢迎您!”刘庆林对秦县长大献殷情。

      秦县长看着刘庆林的举动和表情,说不出什么,双方相互对看了好一会儿功夫,秦县长才想起问:“你是谁?”

      “我是嵊县清兵统领刘庆林,因为干的时间长了,大家都称我刘统领,外号刘胖子,刘蠢猪等等……刘庆林作着自我介绍。

      秦县长:“这……这……真好,我要找的就是你。“

      刘庆林:“县长大人,你一个动词用错了,不能说找,应该说召,是县长大人召见我这个刘小人。”

      秦县长:“这……这……这个不说。”

      刘庆林:“县长人大,我先提个建议,你说话不要这么好不好,我这人喜欢直奔主题。”

      秦县长什么都不说了,从口袋里拿出一张布告,放到刘庆林面前。

      刘庆林:“这个我们早就有了,全嵊县角角落落都有,刚发下去张贴那几天,可以说铺天盖地。”

      秦县长:“就这一件事情……”

      刘庆林:“你就是一件事情,我们不知有多少件事情……”

      秦县长:“你就干这一件事情。”

      刘庆林:“我就干这一件事情,那太好了,我真得谢谢你县长大人,好,我明天再派人去张贴。”

      秦县长:“不是张贴,是抓人,把这布告上的三十多人全部抓起来缉拿归案。”

      刘庆林:“叫我去抓人啊?有钱吗?”

      秦县长:“有重赏,抓到一个奖赏三千。”

      刘庆林:“三千?县长大人我可要实话实说的,我听说省巡抚给的是三万,到了你这里就去掉后边一个零了。”他心里嘀咕,这个秦县长比候县长还黑,他们一个比一个黑,你们黑,我也要黑。

      秦县长:“你既然知道了,那我就跟你明说,省巡抚给的帐面上的数额是三万,但是实到数字并不到三万,他从中已经吃走了一部分回扣,我还要给绍兴知府进贡一点,我自己初来乍到,也要留足一部分,便于开展工作,这样给你就是这个数字了,您愿不愿意?如果不愿意干,就明说,我从绍兴去要一个统领来就是了。”

      刘庆林:“我愿意干,别说是有这三千,就是一分钱没有,我也照样干。”

      秦县长:“好,这件事情就落实到你头上了。”

      刘庆林:“我脑袋大,落实到我头上一点问题都没有。县长大人,你就在办公室里坐着,到时候给我们发钱就是了。”

      刘庆林找到李逢春来落实这件重要事情。

      刘庆林:“新来的县长什么事都不干,就抓这一件事情,还要叫我们两人去抓。”

      李逢春:“这种事情本来就是我们干的,我们不去,谁去?如果我们连这么点事都不想去干,那朝廷要我们做什么?”

      刘庆林:“你说得对,应该你来干,有你这个态度,我就放心了。”

      李逢春:“钱能及时到位吗?”

      刘庆林:“能”。

      李逢春:“多少?”

      刘庆林:“三百。“

      李逢春:“怎么,到了你这里后面又去掉一个零了。”

      刘庆林:“你怎么知道的,既然你知道了?那我就给你挑明了。秦县长是给了每个人三千。可是这三千只是说说而已的,我要从这三千里面给他回扣。我们兵力不够,就要到绍兴、新昌都借,借就要钱。绍兴、新昌那两位统领,我们关系一直不错,趁此机会,我也要去意思意思。还有,我们自己,经费亏空的缺口已经很大了,我也要及时填补一下。”

      他说着,看了看李逢春的表情,继续说:“看你样子,好像钱给少了,意见很大。”

      李逢春:“我不是自己要,我自己一分都不要,我想把钱都给下面,下面有谁来举报,帮助我们缉捕一个,我们就给他钱,这才叫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刘庆林:“你自己真的一分都不要。”

      李逢春:“我大小也是朝廷的命官,吃朝廷的俸录,就应当为朝廷效力。做这工作是我的职责,应该做的,我要钱合适吗?”

      刘庆林:“你思想好,真好。像你这样的,朝廷一定会提拔重用人。我看哪,你把这次事情办好了,一定能得到提升,离开嵊县,到绍兴、杭州去这是板上钉钉子——石靠石牢的了。”

      李逢春:“我当然希望有这么一天。为了这个,所以,我想去廿八都村缉捕张伯歧,我亲自去。”

      刘庆林:“那当然好哇!别人是一人顶三,你是一人顶个班,我预祝你马到成功。”

      李逢春:“还有那些人,你准备怎么办,也要有个统盘考虑。”

      刘庆林:“有,我当然有考虑。我早就想好了,抓金庭灵鹅村的竺绍康,我就派他的两个老冤家,一个是土匪张大麻了,一个是蔡老虎。广利乡董郎岗村的王金发,我就用他村里的王财主就够了。我让这些人到他们家门口去蹲点,只要他们一回来,我就立即下手。嵊县老百姓有两句口头禅,一句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一句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我想,这两句话,这次不照应也难了,哈哈哈!”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
    编辑: 李航程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嵊州新闻网”或电头为“嵊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嵊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嵊州新闻网”,并保留“嵊州新闻网”的电头。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来说两句:(留言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用户名: 我要注册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