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回眸之三
行政审批、办证咨询、行政执法……这些工作与群众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一点也马虎不得。真正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不仅要抓经济发展、保障民生的大事,也要切实管好窗口服务的小事。今年以来,我市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统一部署,创设提能增效集中行动这一载体,深入推进行风效能建设,提升了服务企业、群众的工作水平。
做好加减法 让行政审批进入快车道
职责不清、程序繁琐,办起事来肯定快不了。要让审批走得快,首先要从明确职责开始,把不该管的剥离掉,把非必须的环节削减掉。今年以来,我市扎实开展政府职权清理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工作,相关部门的行政职权从7679项削减为4523个项目,并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向社会公布。同时,按照“减少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减少前置条件”的要求,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截至目前,全市减少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15项、服务事项104项,行政审批事项平均承诺办理期限从四轮审改后的4.85个工作日减少到4.35个工作日,比平均法定期限提前了18.8天。
减法瘦身,让审批工作一身轻松;加法提升,则让审批工作有效提速。为此,我市着力创新工作机制,推出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促进相关单位加强协作,提升效能。比如推进“中介超市”建设,涉及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的122家中介机构“入驻”市行政服务中心,方便了企业办事。再如由市建管局牵头建立的联合图审制度,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审批时间从原来最长的24天缩减到现在的8天。自工作实施以来,已对昂利康有限公司3号宿舍楼、新光药业提取制剂车间等项目进行联合图审,受到了企业好评。
监督高频度 让“庸懒散慢”无处藏身
从总体上看,我市的行风效能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不容忽视,少数地方还一定程度存在主动服务不够、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面对这些情况,我市主动出击,定期安排监督检查项目,突出行风效能重点,以强有力、高密度的督查纠正问题。比如开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重点建设项目推进等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政令不畅、推进不力、失职渎职、效率低下、推诿扯皮等影响工作推进的情况进行了严肃处理,今年对11名责任人员进行问责,涉及副科以上领导干部4人,保障了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比如对作风建设“五条禁令”执行情况、工作“三在”要求落实情况等加强监督检查,今年已开展相关检查38次,覆盖所有乡镇(街道)和重要职能部门,共对50个单位100多名机关干部进行了追责,涉及副科以上领导干部16人,让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没有了市场。
整治行风效能突出问题,既要主动查处,也要守好阵地,不断解决群众发现反映的新问题。我市向社会公布了效能监察的投诉举报电话,广泛受理企业、群众关于行风效能方面的投诉举报。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处理好各类效能投诉,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今年以来我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各类投诉68件,办结68件,办结率为100%。
测评个性化 让社会评价更加科学
深化软环境指数管理,是促使部门把行风效能建设作为常态化工作的重要抓手。今年,在原来的指数测评基础上,结合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参评部门职责出发,提炼4个最具部门代表性的关键词作为测评内容,对43个部门开展了个性化测评工作,努力让企业和群众更易评,让督查更精准,让整改更有效。截至目前,17个部门对个性化测评中反馈的34个问题,全部落实了整改措施,并对相关责任人员予以了严肃处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对部门进行面上测评的同时,针对以往群众反映的“中梗阻”问题,深入开展关键岗位跟踪督评工作,对管理权力相对集中、与群众企业联系紧密、社会关注度较高的65个关键岗位进行跟踪督评,今年已经组织人员回访服务对象2046人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44条,促进了中层岗位更好地服务企业和群众。
提能增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现在,我市正在开展“群众满意基层站所”、“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及“行风建设亮点”的创建工作,以此进一步激发各部门加强行风效能建设的积极性,努力让服务更优、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