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浙江制造”专业实训班第四期开班,我市厨具、机械、电机等“浙江制造”试点行业近70位高层管理者参加了培训。“培训学习本身很难直接显现经济效益,但它能渗透到工作的方方面面,有利于打造公司品牌。”参加培训的浙江森歌电器有限公司学员俞春莲表示。
自7月以来,市质监局邀请浙江大学质量管理研究中心教授,围绕“浙江制造”品质卓越、自主创新、产业协调、社会责任四大核心开设实训课程;并根据企业意愿,由培训老师到6家企业实地了解情况,量身定制培育服务计划。
为完成2015年履职目标承诺,今年,市质监局从自身实际出发,围绕“浙江制造”试点培育工作,确定在厨具、电机及机械高端制造三大行业中开展试点,现已有3家以上企业列入绍兴市“浙江制造”品牌培育三年计划,新导入卓越绩效管理企业5家,厨具行业另有4家新申报“浙江名牌”。
同时,市质监局还积极推进行业标准制订,选取14家企业作为首批重点试点培育对象,包括吸油烟机、集成灶、冰箱压缩泵电机和金属成型智能机器人4类产品,成立标准推进、实训推广、技术帮扶三个工作小组,开展点对点的服务对接,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制(修)订国标、行标。目前,有10家企业参与制(修)订11个国标和1个行标,其中7个国标为主制订。
“浙江制造”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对我市经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下半年,市质监局将进一步完善“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为主、舆论导向、专家参与”的名牌培育机制,形成企业主动、上下联动、社会互动的工作格局,通过实施“集中培训、分批指导、继续教育、实践操作”等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在全市厨具生产企业中筛选、培育一批内部管理规范、生产品质过硬、品牌效应较好的标准化样板企业。
除此,市质监局还将积极推进国家级厨具产品质量提升示范项目建设,引导企业实施先进管理模式,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帮助企业从生产源头抓质量,突出企业的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确保厨具行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产品质量指数在98以上;推进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创新方式,改进服务,完成20家以上达标企业,培训安全监管人员500人次,为企业争创名牌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