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寒暑假,中小学生的家长都喜欢“一窝蜂”地联系农村亲友,让孩子利用假期到农村去“锻炼锻炼”。锻炼孩子无可厚非,去农村也可以理解。记得湖南卫视还曾经有过一个“变形记”的栏目,城市富有人家的孩子与农村贫困人家的孩子生活角色互换一段时间。这对一些城市孩子来说似乎也有点效果。但是这种把孩子送到农村就以为一定能有效得到锻炼的做法值得商榷。这关系到目的和形式的问题。
把孩子从城市送到乡村,目的很显然,就是为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通俗点就是为了磨砺意志、崇尚勤俭等。达到这样的目的,形式五花八门,去农村只是其一。如果只重形式,锻炼就可能成为“伪命题”。因为孩子是被“遣送”去受苦的,而未必是自愿的,所以孩子去“锻炼”后可能会说:“在农村苦啊,真没出路。”如果只重形式,还可能因为生活习惯等突然改变而让孩子身体不适;而且试问:在农村的亲友真会真刀真枪让你的孩子“劳其筋骨”?
只要理解去农村的目的是什么后,其实在哪里都一样。比如在家里,家长一样可以教育孩子勤俭节约,教孩子自己动手做饭洗衣,体会父母劳动的辛苦等。否则,即使本身就住在农村的孩子,现在不少也因为父母的溺爱,而已经根本没有了吃苦耐劳的农村本色了。
所以笔者以为,“现在孩子吃苦太少,吃苦就得下农村”、让城里的孩子“挽裤腿,入泥地”等做法才算是“锻炼”的想法貌似有理,实则只重形式,不重实质。城市的家长不妨从家庭身边的小事中,在父母自己的奋斗历程中,如教科书般让孩子潜移默化感受到劳动的重要,提高抗挫能力等。这才更为实际,而未必非舍近就远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