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斯浙鹏,1959年3月出生。19岁开始学习竹编技艺,至今整整40载。熟练掌握、运用几十种竹编技法,尤其擅长动物、建筑类竹编作品的创作。2011年被评为绍兴市工艺美术大师。创作的《龙腾世博》《国宝家园》《一马当先》《斗牛》《六和塔》等大型竹编作品分别获国家级、省级金、银大奖,并获全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竹藤编织”一等奖、全国第三名,被授予“浙江省技术能手”称号;作品《丹顶鹤》被上海世博会珍藏。他创办的市攀登工艺竹编厂,生产的各类竹编制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
一
车到崇仁镇赵马村,打听斯浙鹏是很容易的事。这是他的老家,他创办的市攀登工艺竹编厂也在这里。正是春节前夕,村子里的人渐渐热闹起来,村里的小店也显得很忙碌。倒是斯浙鹏的竹编作坊里,还如往常一样,只有满地的竹编半成品和原材料。一位老人家安静地坐在那里劈篾丝,嚓嚓声不断,空气里,满是竹的清香。
《传承篮》
竹编厂的工人已经放假,但生产没有停下。斯浙鹏和家人还在抓紧时间赶制产品。“没有办法,这是一批台湾客户要的竹编花篮的订单,时间本来就比较紧,但春节又是中国人最看重的节日,应该让员工们早几天回去安排节日的一切。”他说。
从19岁开始学习竹编技艺,算起来,斯浙鹏与竹编结缘整整40年了。这40年里,他将这一门最初只当作谋生工具的手艺,做成了一门艺术,并希望尽一己之力有所传承。
嵊州多山,山上多翠竹。大片大片的竹子是山里人家很重要的收入来源,也成就了嵊州竹编这块响当当的牌子。当年,19岁的斯浙鹏中学毕业后,生计无着,加上小儿麻痹后遗症落下的腿疾,使得他与常人相比有许多不便。在旁人介绍下,他进了当时的春联手工艺社,做了一名竹编学徒工。当时觉得穷人家的孩子能学一门手艺,也算是有了一个可以养活自己的饭碗。而坐在那里做竹编,也可以避免因腿脚不便而带来的困扰。
《丹顶鹤》
此时嵊州竹编正逢鼎盛,这门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制作成的工艺品,还漂洋过海,走进异国他乡。春联手工艺社与当时的嵊县竹编厂合作,编制的竹编产品统一送到竹编厂。在手工艺社,斯浙鹏当了3年学徒,每天要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刮篾片。每天有五六个篾匠,负责把竹子剖成一根根细长的篾条,而斯浙鹏要做的,就是将这些篾条刮平、厚薄均匀,去除毛刺等,用于下一道工序的编制。一天十来个小时,手被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还经常被篾条和刮刀割破皮肤,手掌上常常布满血泡。他清晰记得,当时学徒的工资是2毛钱一天,但经他刮下的竹刨花,一天可以卖出6毛钱。
苦,自是不必多说,但在斯浙鹏看来,也没有什么,就像走路,别人轻轻松松地走一步,他需要费力地多走两步才能跟上,习惯就好。让他感觉苦恼的,是没有老师,也没有人教他竹编手艺,他就自己学,偷偷看那些竹编师傅的手法,更多的是自己钻研,有时练得忘记了吃饭。这样几年下来,不起眼的学徒工已熟练地掌握了几十种竹编技法。
《国宝家园》
当斯浙鹏可以在手工艺独当一面时,手工艺社却倒闭了。他百般纠结,却不想放弃这门付出了自己心血并且喜欢的手艺,他决定自己办一个竹编厂。听说这个消息后,原先手工艺社的同事们都找到他,希望能加入他的团队。就这样,1984年10月,斯浙鹏办起了市攀登工艺竹编厂,取名攀登,是他对自己的激励,以身残志不残的决心,攀登着自己竹编理想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