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创建 嵊州怎么做
一、优化体制机制
深化旅游体制改革
全域旅游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局,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领导小组,制定三年行动计划、一年任务责任清单。完善旅游综合监管机制,推进旅游统计改革。
城市公园一角
健全旅游发展机制
实施项目带动工程,加大旅游项目招商政策倾斜力度,推动重点旅游项目实质性招商。引入开放式发展理念,探索建立旅游项目预审批制度。加大旅游业发展要素保障,推动用地指标、基础设施、信贷资金向旅游业倾斜。创新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积极开展一二线城市后花园建设。
二、推动旅游转型
旅游规划全域化
严格落实《嵊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会稽山嵊州片区旅游总规》《金庭书圣故里片区旅游控规》,紧抓我市大交通和义甬舟大通道建设机遇,深挖“剡溪”和“越剧”两大唯一性资源,做响“两圣一路,戏引天下”品牌,形成“诗画剡溪、越剧嵊州、养生慢城”三大核心旅游主题,形成嵊州旅游新格局。在区域布局上,要因地制宜;在景点规划上,要注重特色;在线路规划上,要区域联动。
贵门鹿门书院
核心景区规模化
越剧小镇力争通过4A级旅游景区审批,并积极开展国家5A景区创建工作。温泉小镇要加快建设进度。石林花海项目按照规划设计方案加快施工建设。狮子山项目要加大政策倒逼力度。崇仁古镇要打响“古镇温泉”品牌。金庭区块按争取建成全省优质旅游目的地。西部区块及北部山区完成民宿、农家乐提档升级。百丈飞瀑项目全面启动4A景区创建。飞翼生态农业小镇创建成为生态农业为特色的4A景区。诗画剡溪工程进一步提升嵊州旅游对外影响力和美誉度。
乡村建设景区化
乡村旅游要以推进小城镇综合整治和“五星达标、3A争创”工作为载体,开展精致化城镇打造、美丽化乡村建设。
后山樱花
项目建设景观化
按照“城景交融、功能复合、品质生活、全民共享”原则,坚持把生态、绿色、文化元素融入城乡规划建设,用全域旅游理念建设集“山、水、林、城”于一体的花园城市。
三、提升公共服务
旅游交通保顺畅
配合做好杭绍台高铁、金甬铁路嵊州段建设工作,全力推进杭绍台高速、527国道及二期等项目建设,推动节点型交通向枢纽型转变。加快全市旅游干道、通景公路、旅游绿道、景区道路等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建设。加快推动城乡公交服务网络延伸到主要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开展旅游停车场的改扩建,规范实施全域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建设。
金庭
旅游厕所全覆盖
深化“旅游厕所革命”,围绕“提升一批、改建一批、新建一批”的总体要求,在旅游景区(点)、旅游度假区、景区村庄、通景公路沿线等游客主要集散区域,新建、提升旅游厕所达到A级标准100个以上,达到“数量充足、布局合理、生态环保、干净无味、管理有效”要求。
旅游咨询无死角
推广使用统一的有嵊州旅游特色的品牌LOGO、规范的旅游引导标识体系,重点涉旅场所规范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完善旅游咨询服务功能。
智慧旅游创特色
根据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要求,构建全市全域旅游“2411”服务体系。以全域智慧旅游标准、规范建设为基础,在全市全域建设基础应用能力与信息感知设施设备,形成一套完整的旅游数据共享、服务集成、业务联动的行业管理、产业运行监管和公共服务体系。到2020年,所有3A级以上景区实现无线网络、视频监控、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
温泉湖
旅游服务树品牌
开展旅游行业标准化试点,建立全域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制订完善全域旅游服务标准规范。引导民宿品质化发展,提升服务水平。增强地接能力,打造行业诚信服务升级版,促使旅行社转型发展。加强旅游人才建设,积极实施导游“168“工程。打响嵊州小吃统一品牌,形成小吃一条街。深入开发旅游商品,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艺术价值的旅游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