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原始的泥墙
彦坑村建村几百年来,当地农民就地取材,用泥土和砖石建成了连片的颇具规模的泥墙屋民居和部分石头屋。村里的大会堂、宅院、卵石巷、古桥、古树等,现存古建筑共37座,古民宅28座,古桥3座,大会堂1座,构成丰富而独特的村落结构元素。
石基泥屋
到过彦坑村的人,都有感于该村占比在90%以上的清一色的朴实无华的泥墙木屋,这样的泥墙屋全村共有350余间,大多建于清朝年间,部分建于解放前后。
董家彦自然村以石头屋为主,而陈大坑自然村基本上是古老的泥墙木屋,至今尚存150多间,保存相对比较完好的5间两居头古台门不少于2个;与陈大坑自然村相比,余家坑自然村的泥墙屋是保存到现在特色比较明显的古建筑。
余家坑自然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多年前,当时有姓余的人从外地迁居此地,在此繁衍生息,因村西北有条坑,故称余家坑。另传,清朝时一支姓从新昌迁移过来,至今在彦坑已繁衍至廿五六代;一支姓从宁波迁移过来,和聚集在此的原有村民一起混居,最后慢慢形成村庄。现今在一条宽约10米、碧水潺湲的岩石溪坑两边,还能看到两层楼的泥墙木屋200多间;3间两居头和5间两居头的古台门至少有七八处。这些泥墙屋三五间一群、十来间一堆地分布在山腰和山脚的绿树丛中,看去一排排、一簇簇,或整或散,错落有致。由于年代久远和时光浸润,凹凸斑驳的土黄色泥墙与金黄色太阳交相辉映,堪似一幅苍古而唯美的油画。很多到过这里的驴友和摄影、写生爱好者认为这样的原始画卷,其他地方已难寻觅。
据自幼居此的徐如康老人讲述,早在金兀术起兵攻宋时,徐家头代太公为避兵灾,携妻带子一路逃难到此,在四面环山的余家坑筑舍而居,民间称之徐家第一灶头,这就是现存的燕窠下团门,至今年代久远。
路边院落
燕窠下团门坐落在半山腰上,面朝东南。这是一座呈长方形的“回”字形两层3间两居头泥木建筑,“回”字外面的“口”字为民居,里面的小“口”为天井,四面墙壁全部为黄泥土墙,里面的框架皆为木结构。中间是一个堂前,两边和对面都是住宅,大小共14间(现只住3户人家,年龄最大的王宝凤老人今年已有95岁,仍精神矍铄),门窗用了最简单的木格装饰,屋柱的柱脚皆用圆鼓形石盘。这里有一段小插曲。
当地民间至今流传着“木头当磉柱”的说法。据说,岩石当磉柱很早的时候要纳税,徐家造第一间屋时,屋柱的柱脚就用不易腐烂的硬木做了磉柱,历朝历代以来有无更换也无从知晓。据村里八九十岁的徐姓老人讲述,上世纪80年代,村人们纷纷对老屋进行修缮,为牢固起见,大家就地取材,将村前溪坑中的青石制成磉柱,换下了原来的木磉柱。现在全村仅在下团门附近的一间茅房里,尚能见到古老木磉柱的“尊容”,看上去全身布满细密的裂缝,用手触之却仍坚硬如铁。
这些民居,从建筑形式上来看是泥木结构,从材料上来分基本都是泥墙木屋(俗称泥墙屋),建筑样式有回字屋、凹字屋、工字屋和一字形。大部分泥墙屋的基础用石或砖,墙体以石灰、沙、黄泥等材料混合,用一种特别的建筑法(用两块木板按一定的距离夹紧,加混合料于夹槽中,用一种类似椿的木棍锤紧)夯筑而成。泥墙之内,整屋搭建木结构框架,间与间之间用木板、门窗隔开,屋顶用粗长树干作梁,杉木作椽,铺上青灰瓦作面,以遮风导雨。为防雨水冲蚀,一些墙面用石灰或柏油刷了保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