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是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而凝结成的小水球,因色白而称“白露”。露凝而白,白露也。这是一说。要是诗人所见,那晶莹的露珠折射出的诗意,就不一定是白色的了,有可能是红橙黄绿青蓝紫,也可以露凝成诗:一场白露,千般诗词!
白露含秋更是诗,而由此看来,白露是一个被诗意加持的节气。
《诗经》分风、雅、颂,共305首,熟读成诵肯定是牛人一个。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寥寥几句,平常人也能出口吟来。
《蒹葭》是《诗经·秦风》中的一篇,被历代誉为情深景真、风神摇曳的好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增添了几分诗意,其实这是一首两千多年前怀念情人的恋歌。
开头四句的大概意思是: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我心中那人儿,伫立在那河水旁。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险阻却又长;顺流而下寻她,她仿佛就在水中央。
就这样四句,足够我们驰骋思恋。主人公追求的人儿,像霜露一般高洁,虽情之所趋,也触目能见,但阻隔千重,就是可望而不可及。这样的一份朦胧与期盼,这样的一般伊人与秋水,这样的一首望穿秋水和上下求索的爱情诗篇,才千年不老,美丽动人。
翻开我们的衣柜,或许还能看见唐装;翻阅我们的灵魂,那一定能碰见唐诗!一册唐诗三百首,首首永恒、句句生辉、字字珠玑、笔笔生花;一册唐诗三百首,浅斟低吟,绝伦美奂,久而弥笃;一册唐诗三百首,一代又一代,一生又一生,传唱不绝。
9月8日,又是一年白露至,我们就会禁不住吟起“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的诗句。这区区20个字,却承载着万千愁怨:
佳人在阶前呆呆站了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遥想宫墙外的人儿何在尚好?又傻傻想一会儿、两会儿、三会儿……白露时节,夜深露重,罗袜站湿了,眼睛站湿了,思恋之心站湿了……月无言,人也无言。可月玲珑,人却幽怨。似月怜人、如人怜月,不说人而已见人的幽怨如诉——这就是诗仙的高明。李白的《玉阶怨》全篇无一怨字,却处处是愁怨。
李白的《玉阶怨》写的是怨,那诗圣《白露》吟的是喜: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诗意摇曳,无限美丽:夜里,晶莹的白露在柑橘的果实上凝结,圆润可人;清晨,又在马蹄疾踏之处,纷纷碎散。
时值白露,阳光多了几分谦虚,天气少了几许焦躁,还带着露珠的柑橘更平添了几分温馨与甜美——这是杜甫送给我们的白露之美。
唐诗曼妙,宋词多彩。
在多彩的宋词中,有个“古之伤心人”,他的每一首词,都弥漫着浓雾一样的忧愁。愁是海,流不尽,许多愁……仿佛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比他更忧伤了,这个人是谁?忧郁的婉约派词人——秦观。他那用心书写的篇篇词章,至今还让我们泪水沾衣: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问词能有几多愁?这首《满庭芳·三之三》从怀旧到伤离,愁苦不已:“酒未醒、愁已先回。”这和李清照有一拼: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至此,还不够表达太虚之“愁”,直至“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愁,成了白露——足见伤心人别有怀抱,余韵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