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红船精神一脉相承
百年前,一叶小小红船里,共产党人播下革命火种;百年后,一艘巍巍巨轮上,共产党人领航民族走向复兴。从嘉兴南湖的微微星光,到井冈山的星星之火;从万里长征、全面抗战、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从改革开放的摸着石头过河,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步前行。在越乡这片红色热土上,嵊州人民在各项事业建设中,百折不挠、实干为先,创下了光辉业绩。从南湖驶来,在越乡兴起,新时代嵊州精神,与红船精神一脉相承。
一、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内涵与嵊州精神守正创新、求实开拓的基因一脉相承。真正的共产党人从来没有照搬本本办事,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嵊州是浙江主要的丝绸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蚕茧产量占全国的0.3%、全省的10%。“十三五”以来,嵊州丝产业进入增速减缓、动力转换的新常态。传统养蚕模式走向没落,丝绸原材料产量锐减和价格高企,丝厂为了活下去,必须开拓原料市场。在困境面前,巴贝公司在鲜茧源头设厂,保证原料供应,且可减少运输成本。与此同时,嵊州还出台了《嵊州市丝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3)》,首次提出要将嵊州打造成“中国丝高地”,其引擎就是巴贝工厂化养蚕项目。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巴贝集团终于成功攻克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技术这个世界性难题,让丝织品又一次“飞入寻常百姓家”。巴贝养蚕的故事正是守正创新、求实开拓的嵊州精神生动体现。当前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我们面临的情况十分复杂,应对的挑战十分严峻,必须提升适应新时代、引领新时代、创造新时代的能力,做一名能拼善赢的改革行动者,坚持把学习作为终身必修课,把实践作为改革的练兵场,在学习实践中汲取新知识、增长新本领、积累新经验,夯实新时代推进改革的能力水平。
二、红船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内涵与嵊州精神坚守信念、孜孜不倦的基因一脉相承。我们党之所以历经艰难困苦,曲折磨难,屡受考验,靠的就是坚定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这就要求我们,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奋斗本色。说起嵊州,不少人就会立刻想到嵊州小吃中的翘楚——嵊州小笼包。从上世纪初改良面世开始,历经多年发展,伴随走南闯北的嵊州人逐渐在全国各地“四处开花”。然而,嵊州小笼包在许多地方打的招牌是“杭州小笼包”。最初是嵊州人担心“嵊”字太生僻,很多人不认识,而省会杭州因“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广为人知,为招揽顾客,故采用“杭州小笼包”的招牌。随着嵊州小吃知名度提升,为了将产业做大做强,近年来,嵊州大力实施“嵊州小吃”品牌推广战略,数万家店铺统一挂上“嵊州小吃”标识牌匾,统一发放定制工作服,同时小吃行业协会与边远山区乡镇签订供应协议,盘活山区物资优势,助推乡村振兴,为就业富民提供绿色通道。这一切都离不开嵊州人坚守信念、孜孜不倦的努力奋斗,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毅力和勇气,立在时代潮头,争做实干先锋,弘扬新时代的嵊州小吃精神。
三、红船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内涵与嵊州精神服务群众、无私奉献的基因一脉相承。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是党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保持执政地位的关键所在。作为党员干部,要把为人民谋福祉作为初心使命,要增强为民情怀,胸怀爱民之心,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1998年,嵊州市雅璜乡率先在全国实行以“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连百家心,办百家事,致百家富”为精神内涵的“民情日记”制度,架起了干群关系“连心桥”。20多年来,从手写日记到推广微博、微信,再到探索即时服务的“民情脚印”、“民情钉”,“民情日记”紧跟时代脉动,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覆盖面也越来越广。针对疫情期间企业面临的诸多困难,嵊州还创新推出“企情日记”,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中的痛点难点。纾困解难、服务群众,“民情日记”发挥更为重要作用,也是嵊州精神的生动体现。我们要坚持从群众角度想问题、作决策,在疫情防控等“大考”中紧紧依靠群众,永远与群众站在一起。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秉持嵊州精神,时刻有一股闯的冲劲、创的韧劲、干的拼劲,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建设更高水平“四个嵊州”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嵊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