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嵊县粮食加工厂较为普遍,但其他工厂不多,仅有私营的缫丝厂、汽车运输公司等单位,而机械零件的修配业务很多,原有几家机械厂因种种原因已纷纷倒闭或迁移或奄奄一息,嵊县急需一个机械厂来承担地方性的修配任务。嵊县人民政府根据党中央关于发展经济、建立强大国营企业的号召,以及本县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决定要办人民的工厂。在这个时代背景下,1951年10月1日,建立了我县第一个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公营嵊县新建机械修理厂,1953年改名为地方国营嵊县铁工厂。
同年,中共嵊县县委在广泛宣传和学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同时,开始注重提高政治思想觉悟,重视国家计划和遵守劳动纪律的教育。就在这年,县委派来党员谢东方任地方国营嵊县铁工厂厂长,同时调来预备党员张樟青,党组织开始发展。
1954年12月,县委派原里东区委书记刘爱功来厂工作,年末党员有3人,建立了党小组。
1955年初,地方国营嵊县铁工厂成立党支部,刘爱功任书记(于1956年6月调离),到年底有党员4人。1956年12月,鲍怀祥任党支部书记,到年底有党员11人。地方国营嵊县铁工厂党支部组织延续到1958年12月地方国营嵊县通用机械厂。
据《地方党史》记载:“1953年起至1956年,区、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组织先后建立。”从以上地方国营嵊县铁工厂的史料中可以看出,嵊县企业的党组织建立率先在国营企业中开始,在此基础上逐步向全县约143家企业推开,据《嵊县志》(修订本)“第五编工业”记载,这些企业主要是碾米厂、榨油厂、木业社、服装厂、丝厂、绸厂、布厂、竹器厂、木雕厂、窑厂、粉笔厂等。
这家作为嵊县龙头的国营企业到1959年3月15日中共地方国营嵊县通用机械厂党委正式成立,何秀林任党委书记,同时设立党委办公室,下设5个支部,到年底有党员74人。此时,全县已有党员约96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