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嵊州专题 | 外媒看嵊 | 嵊州网视 | 国际国内 | 政务频道 | 
综合新闻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国际国内 -- 嵊州专题 -- 嵊州网视
  
   嵊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社会文化
从理论到实践 一场芋艿田里的“黑白”较量
来源: 作者:嵊州融媒记者 陈链芳 2022年08月03日10:03:09 

  “新造耕地,水保不住怎么办呢?铺上降解膜,不仅能抑制杂草生长,还可以保湿。”日前,在黄泽镇甲青村文化礼堂,由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赵洪主讲的一场特殊的“夜学讲坛”正如火如荼开展着。

  甲青村芋艿种植面积规模较大,村民也一直在寻找最佳种植方法。赵洪推广的“降解黑膜覆盖芋艿种植法”,让村民们眼前一亮。采用“降解黑膜覆盖”种植技术,不仅能有效解决“生土”水分不足问题,还能改善土壤条件。

  “黑地膜,光线热量不一样,芋艿没热量长不出来怎么办?”新技术运用固然是好,但在座的也都是“久病成医”的老农民,用降解黑膜取代以往的透明薄膜,大伙也有自己的担忧。讲座现场,一问一答,问题有很多,赵洪有理有据回答,但面对疑问,没人敢打包票,最佳办法就是以事实说话。“补贴你们,让种植成本差不多。选几个人先试试看,同一口田,一边罩降解膜,一边罩普通膜。”在赵洪推动下,多数芋艿种植户愿意试种,汪庆鹏便是其中一个。

  时间一眨眼过去了,一场公平的“黑白较量”将见分晓。

  在汪庆鹏的试种田里,他将这片一亩地的芋艿田一分为二,一边是黑膜覆盖,另一边是普通的白膜覆盖。“这里是用降解膜的,虽然采收时间还没到,但芋艿已经很圆了,膜基本已在降解;这边是用普通膜的,芋艿个头好像差不多,但膜在地里都要捡完,否则种的稻刚好种在地膜上,就长不出来了。”

  从忐忑到“好种”,汪庆鹏的心里慢慢有底了。他说,虽然个头差不多,但“薄而脆”的黑膜却能为种植带来不少便利。因为黑膜薄而透气,芋艿幼芽能轻而易举穿破降解膜,幼苗也不会因为高温而被烫伤。等到成熟时,降解膜已经分解了大半,减少了普通膜需要捡膜的麻烦。

  “试过后,大家心里有底了,用降解黑膜,挖的时候基本上挖不到膜。”赵洪说,等到下一轮种稻,基本都能完成降解。

  黑白较量,一个考虑效果,另一个就是成本。黄泽镇种植芋艿3000亩左右,其中甲青村就有500余亩,今年已有七八户农户试用了降解黑膜。虽说降解地膜成本较高,但可以从源头上控制农田“白色污染”,给土壤“减负”,也就更环保了。

编辑:俞露莎
嵊州发布微信公众账号
嵊州新闻网
《爱嵊州》APP
《今日嵊州》数字报
  延伸阅读
网上看《今日嵊州》
数字报纸首页缩略图
专题推荐
· 【专题】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
· 【专题】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 【专题】走进县城看发展
· 【专题】浙江廉洁文化微电影微视频优秀作品展播
· 【专题】网安法实施五年来
· 【专题】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 【专题】共守美好家园
· 【专题】我们正青春
· 【专题】推进共同富裕 打造县域样板
嵊州网视
国内要闻
王浩:把“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落实落细落到位
疫情下,文旅行业如何突围?浙江出台《意见》助力服务业纾困
(全力防控·记者探访)24小时专用停车场 让货车司机有家的感觉
今天你做核酸检测了吗?这些注意事项一定要知道!   钱江晚报11路记者再探百家小店:日子,会一天比一天明亮
国际要闻
俄美首轮安全保障谈判预计于明年初举行
古特雷斯亲口确认将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世卫组织:2022年必须终止新冠肺炎大流行
美国2021:拜登执政首年的“欲速”与“未达”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