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造耕地,水保不住怎么办呢?铺上降解膜,不仅能抑制杂草生长,还可以保湿。”日前,在黄泽镇甲青村文化礼堂,由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赵洪主讲的一场特殊的“夜学讲坛”正如火如荼开展着。
甲青村芋艿种植面积规模较大,村民也一直在寻找最佳种植方法。赵洪推广的“降解黑膜覆盖芋艿种植法”,让村民们眼前一亮。采用“降解黑膜覆盖”种植技术,不仅能有效解决“生土”水分不足问题,还能改善土壤条件。
“黑地膜,光线热量不一样,芋艿没热量长不出来怎么办?”新技术运用固然是好,但在座的也都是“久病成医”的老农民,用降解黑膜取代以往的透明薄膜,大伙也有自己的担忧。讲座现场,一问一答,问题有很多,赵洪有理有据回答,但面对疑问,没人敢打包票,最佳办法就是以事实说话。“补贴你们,让种植成本差不多。选几个人先试试看,同一口田,一边罩降解膜,一边罩普通膜。”在赵洪推动下,多数芋艿种植户愿意试种,汪庆鹏便是其中一个。
时间一眨眼过去了,一场公平的“黑白较量”将见分晓。
在汪庆鹏的试种田里,他将这片一亩地的芋艿田一分为二,一边是黑膜覆盖,另一边是普通的白膜覆盖。“这里是用降解膜的,虽然采收时间还没到,但芋艿已经很圆了,膜基本已在降解;这边是用普通膜的,芋艿个头好像差不多,但膜在地里都要捡完,否则种的稻刚好种在地膜上,就长不出来了。”
从忐忑到“好种”,汪庆鹏的心里慢慢有底了。他说,虽然个头差不多,但“薄而脆”的黑膜却能为种植带来不少便利。因为黑膜薄而透气,芋艿幼芽能轻而易举穿破降解膜,幼苗也不会因为高温而被烫伤。等到成熟时,降解膜已经分解了大半,减少了普通膜需要捡膜的麻烦。
“试过后,大家心里有底了,用降解黑膜,挖的时候基本上挖不到膜。”赵洪说,等到下一轮种稻,基本都能完成降解。
黑白较量,一个考虑效果,另一个就是成本。黄泽镇种植芋艿3000亩左右,其中甲青村就有500余亩,今年已有七八户农户试用了降解黑膜。虽说降解地膜成本较高,但可以从源头上控制农田“白色污染”,给土壤“减负”,也就更环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