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嵊州专题 | 外媒看嵊 | 嵊州网视 | 国际国内 | 政务频道 | 
综合新闻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国际国内 -- 嵊州专题 -- 嵊州网视
  
   嵊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社会文化
让“优质苗”结出“共富果”
来源: 作者:嵊州融媒记者 陈链芳   通讯员 张娜 陈冰洁 2023年03月17日10:25:11 

  王福兴夫妇专注培育蔬菜苗助力周边种植户致富

  蔬菜好不好,秧苗很重要。近日,在位于甘霖镇白泥墩村的福兴蔬菜基地里,王福兴夫妇正在育秧棚里分工合作,一个人负责装填营养杯并摆放整齐,一个人再把种子埋进杯里,忙而有序,井井有条。

  “最近天气好温度高,大棚两侧的薄膜都要卷起来,通风散热,保证棚内的温度刚好在27度左右。”年近70的王福兴种植蔬菜已有40年,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种菜大师”,谈起蔬菜的习性喜好,王福兴如数家珍。

  从春节开始,夫妻俩就开始为今年的蔬菜育苗忙碌起来,番茄、藤茄、紫花茄、冬瓜等等,都是当地夏季上市的家常蔬菜,光茄子品种就有5个。四个育秧大棚内,温湿度计随时“监测”环境数据,为控制秧苗的生长速度,保证秧苗质量,在苗床管理期间,夫妻俩用自制配方肥拌土育苗,并时刻观察秧苗状态,精准合理补充“营养”和水分。蔬菜种出了经验,渐渐也就成了一项共富事业。连日来,不少周边农户慕名而来,定秧苗,讨经验,请王福兴这位庄稼医生为他们的蔬菜地“号脉开方”。

  “现在年纪也大了,吃不消全年种植蔬菜,就在春头育点质量好的蔬菜秧苗,通过农合联的渠道一块销出去,给需要的人,大家都能增加点收入。”王福兴介绍,他们夫妻俩从2021年开始大批量育蔬菜苗,今年已是第三个年头,育苗量达到10万多株,平均每株能卖到2元钱,3月15日前后便能上市出售。

  “现在设施在升级,技术在更新,我的经验也要过时,为了不落后,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尝试新技术。”王福兴说。

  酒香不怕巷子深,因种植技术好,今年王福兴还承接了一项浙江大学农学院的番茄肥料试验项目,半亩左右的地均匀分割成了12个小型试验块,并按照试验要求施好基肥,插好标签牌,等秧苗移栽成熟后就能开始种植。试验成功后,将对番茄种植户们增产增收大有帮助。

  门前育秧两三亩,惠及十里八乡人。看着棚内满满当当的蔬菜苗长势喜人,王福兴夫妇满脸欢喜,言语间透着庄稼人质朴的成就感。

编辑:俞露莎
嵊州发布微信公众账号
嵊州新闻网
《爱嵊州》APP
《今日嵊州》数字报
  延伸阅读
网上看《今日嵊州》
数字报纸首页缩略图
专题推荐
· 【专题】喜迎十运会 环境大提升 全域共美丽
· 【专题】奋战一季度 夺取开门红
· 【专题】大走访 抢开工 争一流
· 【专题】网络中国节·元宵节
· 【专题】网络中国节·春节
· 【专题】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 【专题】二十大精神在身边
· 【专题】庆祝二十大
· 【专题】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嵊州网视
国内要闻
去年浙江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33亿元
“四千精神”和“发挥实质作用”
杭州国际商事法庭揭牌 管辖六类涉外案件
柔性治网 刚性执法 整体智治 慈溪全力打造“依法治网”县域样本
潮声丨5G都还没整明白,6G就来了?
国际要闻
俄美首轮安全保障谈判预计于明年初举行
古特雷斯亲口确认将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世卫组织:2022年必须终止新冠肺炎大流行
美国2021:拜登执政首年的“欲速”与“未达”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