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新城党工委副书记、主任罗川龙
问:对照市委十五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和市两会提出的目标任务,高铁新城2023年有哪些具体的目标任务?
答:高铁新城作为城市建设主平台,领取了项目建设的责任状,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7.5亿元、完成1项省“千项万亿”工程即丽湖地下综合管廊工程,4项绍兴市重点项目和19项嵊州市936项目,归纳起来三个方面:一是城市能级再提升;二是辐射带动再提效;三是内外交通更便捷。
问:面对这个目标,今年具体要抓好哪几方面工作?
答:作为城市建设主战场,2023年,我们将坚持“项目为王”,从三个方面抓好年度工作。抓主业,就是要抓住“城市、商业、新经济”三个关键词,以“未来城市之窗”的标准开发丽湖区块,加快章村路地块、小砩地块、万丰地块的出让和建设;抓重点,就是要抓住“规划、招商、管理”三个关键词,委托国内顶尖设计单位开展丽湖等区域详细规划,聚焦新经济产业奔跑招商,同时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抓主责,就是要培养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铁新城队伍,落实市委市政府五拼五比的要求,局长围着项目转,科长围着问题转,发扬“强执行、快落实、不过夜”的工作作风,以“深入干、带头干、盯着干”的实干精神出色地完成任务。
问:完成今年目标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如何破题?
答:复杂多变、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发展形势,对高铁新城今年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是要突破要素瓶颈制约,另一方面是要破解招商难题,在不断奔跑招商的基础上,多洽谈、多推介,加快签约、落地与动建。
问:如何紧紧围绕经济发展主题,开拓创新,砥砺前行,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
答:今年我们将在四个方面突破创新:一是规划更精准,包括项目的高度、密度、外立面设计、节点景观方案,都要见到详细规划再谈项目,确保城市品质不断提升。二是联动更高效,实施条抓块统联动机制,结果导向和过程管理双管齐下,和属地街道还有其他兄弟单位做好配合。三是数字再赋能,在智能化一期城市微脑成果的基础上,继续积极推进智慧化、数字化场景建设方案,打造枢纽交通、社会治理集成智能处置平台。四是任务更明确,对重点工作编制挂图作战表,绘制推进路线图,组团队、督进展,强统筹、抓协调,实现各项工作并联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