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至16日,浙江·嵊州多肽产业发展大会暨生物医药创新人才交流大会在我市举行。多位行业的国内和国际权威人士、知名院士、专家学者、头部企业代表齐聚剡城,围绕多肽创新药和多肽新材料领域热点和痛点,探讨技术、产业、投资、政策等行业发展趋势,促进技术和产业交流融合,全力打造多肽产业生态圈。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大为,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深圳理工大学(筹)生命健康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王玉田,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曲凤宏,中国生化制药工业协会多肽分会理事长李艳梅等专家出席大会,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上海药学会理事长陈红专,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第二届候选会长毛振宾,我市市委书记裘建勇致辞,我市领导潘超英、周勇、李剑光等参加会议。
裘建勇向与会领导、嘉宾、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对社会各界给予嵊州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说,生命健康产业既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守护百姓健康的民生产业,特别是多肽药物,在药品、食品、医美等领域应用广泛、前景广阔。近年来,嵊州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产业风口,把生命健康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列入“4173”现代产业集群培育计划,全力打造生命健康产业园,行业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裘建勇衷心希望,与会专家学者、企业家相互碰撞思想火花、启迪行业未来,推动一批多肽研究成果落地转化,助力嵊州多肽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真诚期盼业界翘楚、商界精英,多为嵊州经济社会发展把脉支招、建言献策,帮助我们在更高层面、更广领域引荐人才、促进合作、推动发展。裘建勇郑重承诺,嵊州市将积极构建全方位、全要素、全周期的科技人才创新生态,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创新争先的姿态、优质高效的服务,助力各类人才茁壮成长、开花结果。
大会发布我市多肽产业规划。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多肽类药物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我市将依托曹娥江生态自然带,划定多肽产业生态轴和产业综合配套轴,构建“一带两轴四区”产业布局,集中打造全领域、全链条多肽产业园区。预计到2025年末引进5家以上新赛道链主企业,到2030年末产业集群规模突破200亿元,到2035年末总规模突破500亿元。
会上,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向我市授予中国多肽产业化基地称号,宁波大学多肽创新药物联合研究院和生物医药产业园两个项目签约,由宁波大学和珀莱雅、华熙生物、浙江湃肽等7家企业参与的多肽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宣布成立。
15日下午,马大为、王玉田、李艳梅及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合伙人、董事总经理毛化分别作主旨演讲。16日,大会还举办了多肽药物开发和多肽化妆品两场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