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处理,是中国农村的一道棘手难题。尤其是南方,农民过去一般都选择焚烧处理。唐代诗人温庭筠在《烧歌》里写道:“自言楚越俗,烧畲为早田。”大意是:楚越地区(南方)的风俗习惯,就是通过火烧草木来耕种早田的,焚烧后的草木灰被当做肥料直接使用。
但是,这种传统的处理方式会造成空气污染,特别是在秋收季节,甚至会导致严重的雾霾天气,蓝天保卫愈发艰巨,公共安全受到威胁。
如果秸秆不经焚烧直接还田,则由于降解速度较慢,会耽搁播种,导致“隐形减产”。
直接焚烧影响“天”,直接还田影响“地”,一头是天,一头是地,该如何破解秸秆处理之困?
在现代社会,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不能再沿用旧有的模式,必须寻找新的解决之道。
破解秸秆之困,首先要依法把“禁”字挺在前面,强化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确保秸秆露天焚烧得到有效遏制。
我市今年实施的《秸秆露天禁烧专项行动方案》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从宣传教育到严格巡查,从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到高发时段动态勤务安排,全方位、多层次保障蓝天保卫战的成功。就在近期,我市还查处了47起露天焚烧秸秆案件。
然而,“禁”只是第一步,更为关键的是要为秸秆找到合适的出路——即“径”。正如但丁所说:“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宝藏。”这就要求我们在技术创新和社会动员方面下功夫。
我市在这方面作出了表率,通过推广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五化利用技术,构建起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农户广泛参与的秸秆综合利用体系,广大农户直接享受到处理秸秆的实惠,秸秆从“问题”变成了“资源”,从“负担”变成了“财富”。
今年7月,全省首创产品——水稻秸秆生物质燃料造粒机在我市试验成功,目前已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11台,年可收集水稻秸秆1.7万吨,制成颗粒燃料1.6万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600万元。
与此同时,长乐镇正在推进建设的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项目,已与浙江一景生态牧业有限公司签订稻麦秸秆购销订单合同,年利用秸秆可达6000亩以上,年销售订单300余万元,实现秸秆“由草变奶”。
从水稻秸秆生物质燃料造粒机的试验成功,到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项目的推进,都是将秸秆变废为宝的生动体现。
我市的秸秆综合利用不仅解决了环境问题,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条产业增效、农户增收、生态增值的多方共赢之路逐步铺展,我市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稳步前进。
一旦秸秆由“生态包袱”摇身一变为“生态财富”,那么农民就会从“不让烧”的外部强制变成“不去烧”的内在自觉,禁烧秸秆将不令而行。
破解秸秆毁烧之困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持续的努力和不断的创新,但在嵊州这片土地上,我们已经看到了问题解决的希望光芒!
有诗为证:
古来楚越烧畲田,
今有嵊州惠万家。
秸秆化金生态路,
蓝天绿野福满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