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社会治理中心收到一封来自深圳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表扬信,信中对专职调解员王跃三的专业调解能力与敬业精神给予高度赞扬。这起历时四年的追偿权纠纷,在王跃三的执着努力下终得化解,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写下生动注脚。
今年2 月21日,王跃三接手该案时,原告企业负责人坦言:“款项虽仅数万元,但自2021年起便挂账未结,多次催讨未果,无奈才诉诸法律。”然而,被告丁六(化名)的电话已成空号,初步调查陷入僵局。
67岁的王跃三退休前长期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2019年加入调解队伍后,以“事不避难”的作风闻名。面对此案,他意识到唯有找到当事人方能打开突破口。次日清晨,春寒料峭中,他按照诉状地址,冒雨找到了丁六位于鹿山街道的住所,却连吃两次闭门羹。转机出现在第二次上门时,邻居马大妈主动询问情况,王跃三便主动与热心的马大妈建立了微信联系。
通过马大妈,王跃三方知丁六的困境:四年前在深圳经商失败,返乡后以送外卖为生,其父病重住院、母亲外出务工,生活压力巨大。尽管承认债务,但丁六因经济拮据与自尊心作祟,始终拒绝沟通。王跃三并未放弃,2月 28日清晨再次登门,仍未遇人。直至3 月1 日休息日,他在小区偶遇丁六父亲的老友老葛,通过老葛的从中协调,终于拨通丁六的电话。在长达20分钟的释法析理后,丁六被调解员的坚持所触动,同意协商解决。
3月 3日上午,丁六在老葛陪同下,主动来到市社会治理中心。在王跃三的见证下,丁六通过手机转账完成还款,企业随即撤诉。“王调解员四次上门,既讲法理又通情理,让我们看到了嵊州法治环境的温度。”表扬信中如此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