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清晨还带着几分凉意。63岁的周阿姨像往常一样在小区里打太极,突然感觉左边手脚使不上力,她以为是“老寒腿”发作,回家用热水泡了脚。没想到一小时后,她竟“扑通”一声栽倒在厨房,半边身体完全不能动了。
家人紧急将她送至市人民医院就诊,神经内科团队争分夺秒启动绿色通道——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黄金时间仅剩最后30分钟……
“春季是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神经内科副主任王庆松主任医师解释,人体血管就像弹性水管,乍暖还寒时,气温剧烈波动会导致血管反复收缩扩张。尤其高血压、高血脂患者,血管壁粥样斑块,冷热交替、情绪波动、疲劳、醉酒都可能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出现脑梗死,或者血管破裂罹患脑出血。周阿姨的经历极具警示性:她有10年高血压病史,但总觉得自己“头不晕眼不花”就擅自减药;春节后连续参加了多场聚会,高盐高脂饮食让血脂“爆表”;近期倒春寒又让她在晨练时受凉……这些危险因素叠加,最终酿成脑中风。
医生提醒,关键时刻,要记住“FAST”救命口诀:Face——看面部是否歪斜, Arm——抬双臂是否一侧无力, Speech——听说话是否含糊不清, Time——立即拨打120!每延误1分钟,就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如果发现老人突然拿不稳筷子、说不清话,千万别等“缓缓再看”,抓住4.5小时黄金抢救时间!此外,突发剧烈头痛、视物模糊、行走不稳等也可能是中风预警,特别是伴有高血压、糖尿病、房颤的高危人群,切勿盲目等待症状自行缓解。
目前,周阿姨经过溶栓治疗和早期康复,已能独立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