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今日嵊州
作者:
本报评论员
2007年07月09日09:09:25
|
|
|
一位中部省份的领导与一位经济学家聊天,问道:“浙江、广东的经济发展这么快,而中部为何往往慢半拍?”经济学家说:“文化因素是内因,你看江浙哪一个县出过两百个将军?而湖北和江西、湖南的将军县却比比皆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 橘生淮南而为橘,逾淮而为枳。从地域文化角度比较一方人的性格,许多令人费解的社会经济现象便会迎刃而解。 嵊州四面环山,仅有一条剡溪穿岭出县,因此,历史上蕴育了极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却与外界少有商贸交流。而杭嘉湖等平原地带,河网纵横,舟楫往来,贸易发达,地理上的流动性也同化了文化。 “生意钱,眼面前;做官钱,三十年;种田落地万万年。”这则谚语生动地描述了嵊州曾经的农耕传统。丰富的自然资源产生了发达的农耕经济,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嵊州仍然以农业大县而闻名。农耕经济的标志是自给自足,儿时农村的过年,小到番薯片、花生糖等零食,大到猪、鸡、鱼等年货都是自己生产或养殖。一年耕种下来温饱有余,即使有买卖,也很少出县。反观邻近的东阳、义乌山多地少,一亩三分地养不活家人,很早就催生出了外出创业的商人。 嵊州有商业活动的记载较晚,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的《嵊县志》载:安土而乐乡,商贾无出乡。直到清乾隆年间,嵊州才与县外州郡有了商业交流,“外地商贾纷至沓来。”(嵊县《商业志》)。 嵊商源于民间,盛于草根。商业萌芽在农耕文化的深厚土壤里汲取养分,渐渐生长,直到近现代终于破土而出。 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嵊县开始涌现一批有名的商人。城关镇出现了靠经营进口商品起家的金融资本家汪集丰,独资和合股经营的企业超过40家,创办了培养商业人才的柏林商校,因为资产雄厚,人称“汪半城”。石璜镇楼景晖创办了全省首批缫丝厂之一的合义和丝厂,后又创办钱江商轮公司、绍兴电灯公司等,成为当时的嵊县首富。 在清末重商主义思潮的推动下,清末和民国初年,成为嵊商产生与大发展的时期,并涌现出一批佼佼者,比如创办芷湘医院(人民医院前身)的全国总商会会长的王晓籁,创办北平有轨电车公司、热河北票煤矿的袁涤庵,主持修建肖绍公路和嵊新公路的实业家俞丹屏。纵观这些嵊州商人,都跳出了地域的局限,自觉融入资本市场,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批“嵊商”。 未能把商业利润投入到近代工业中去,成为晋商与徽商衰败的致命伤,“一般不将资本投入产业,他们所赚取的利润来自于贱买贵卖和地区间的差价……这也是他们日渐走向没落的一个重要原因。”(见《徽州朝奉》)。与晋商、徽商等地商人不同的是,这一时期的“嵊商”不但是商人,还是实业家,他们把大量的商业利润投入近代工业,使商贸活动获得强大的产业支撑,并使之成为嵊州商业长盛不衰的不竭动力。 物换星移,现代交通改变着这个世界,随着高速公路的纵横贯通,嵊州的开放性也越来越强。现代嵊商秉承先辈的精神,继往开来,正在谱写新的商业传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