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父亲马传进因研究发明了珠茶炒干机而荣获国家级发明奖,其事迹被载入《中国当代发明家大辞典》,被誉为“中国茶机之父”。
50年后,儿子马兆林建立起一家集科研、生产、经营于一体的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怀揣5项名茶炒制机械国家发明专利,为全国普及名茶炒制机械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20年的创业历程中,市叶峰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兆林刻苦钻研技术,潜心经营企业,致力造福于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传承着这段鲜为人知的“茶机父子兵”佳话……
出身于“茶机之家”——
“不出大山不结婚,不成事业不停歇。”
马兆林出生在谷来镇的一个偏远小山村,父亲马传进是当地一位默默无闻的茶农。从1958年开始,马传进开始动手研制珠茶炒干机。为使研发的茶机精益求精,马传进经历了10年时间的试验和改进,甚至有一次在试验机器时,因为发生衣服卷进机器的意外事故,还差点付出了生命代价。
功夫不负有心人。1968年,马传进的科研成果先后4次获得省级奖励,并荣获国家级发明奖,发明的珠茶炒干机在全省珠茶产区得到普遍推广,马传进也因此被誉为“中国茶机之父”。父亲在事业上坚韧不拔的毅力,给童年的马兆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没有父亲的潜移默化,就没有我今天的这番成就。”
1972年,刚满18岁的马兆林抱着“子承父业”的理想,进入谷来镇茶机厂当学徒工。进入谷来镇茶机厂后短短几年时间,凭借着天赋和勤奋,马兆林很快崭露头角,成为当地甚至全市小有名气的车床“师傅”。平常工人做一道工序需半个小时,马兆林用5分钟就能完成;别人每月只有60多元的工资,马兆林凭借多劳多得却能拿到每月120元。当时的一位镇领导拍着马兆林的肩膀夸奖说:“小马真是能干,工资比我还高啊。”
有志不在年高。眼前的一切没有让当时刚刚20出头的马兆林满足,大山外那座充满生机的城市才是他向往的创业地,马兆林有着自己的远大抱负:“我要走出大山,到外面的世界闯荡属于自己的事业。”为此还定下了这样的目标以激励自己:“不出大山不结婚”。
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马兆林没有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别人下班时,他还在机器旁钻研技术;别人休息时,他却躲在被窝里看书学知识。1976年,凭借自己的技术影响力,马兆林被调到位于城关的县农机局下属修理厂。1986年,马兆林又从修理厂来到了当时的嵊县轻工设备厂,担任工厂的生产科长。
随着人生阅历的不断丰富和技术经验的日臻完善,马兆林自主创业的念头愈发强烈。“好端端的生产科长不当,为什么还要自己办厂?”由于担心儿子承担的风险太大,父亲马传进当时竭力反对,但马兆林决定要做的事情,是九头牛也拉不回的。1988年,通过自己的努力,马兆林从银行贷款1.5万元,在荷花坪村租用了两间“社屋”,创办了城关镇荷花坪机械配件厂,专门生产汽车配件。
短短一年时间后,马兆林就在市场上掘得“第一桶金”,不但还清了1.5万元贷款,还为自己的工厂添置了车床、铣床等生产设备,事业开始蒸蒸日上。
锤炼于创业之初——
“做人和做茶机一样,必须历经千锤百炼。”
和许多初涉商海的生意人一样,马兆林也是凭借着自己的辛苦闯荡,经历了从白手起家到站稳脚跟再到渐渐壮大的创业历程,创业初期的千锤百炼,也磨砺了马兆林处事稳健又精明实干的个性。
如何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开发有市场需求的产品,一直是马兆林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看到绍兴自行车厂废旧钢管较多就回收做成落地衣架,看到嵊县房地产发展了就生产水泥拌和机,发现城关附近小窑厂蓬勃兴起就生产制砖机……在1988年到1994年的六年创业初期,马兆林十分善于发现和把握每一次市场商机,虽然期间也经历过挫折和失败,但为以后的创业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使生产的制砖机能找到合适的顾客,我骑着摩托车跑遍了当时全县的小窑厂。”回忆起当初创业时的艰辛,马兆林记忆犹新。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我市珠茶产业开始滑坡,随着消费层次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名茶产业在一些产茶区悄然兴起,而且经济效益大大超过珠茶,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后马兆林认定:“名茶加工、茶叶深加工必定大有可为,开发名茶炒制机械的时机已经成熟。”
1994年,马兆林把企业更名为特种名茶机械厂,开始着手准备从机械配件加工到名茶机械生产的转型。面对父亲的再次反对,马兆林拍着胸脯向父亲保证:“你能用10年时间发明一台珠茶机,我也能用3年时间生产一台名茶机。”事后证明,马兆林只用半年时间就研制出一台名茶炒制机。
从观察茶叶手工炒制过程、分解炒制工艺步骤、构思样机方案再到设计机构部件,为研制名茶炒制机,马兆林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经常是早上把茶机运到崇仁镇等地产茶区试验,下午又要用拖拉机把茶机运回厂里,根据茶农的反馈意见进行改进。
经过半年时间的日夜研制和反复修改,1994年下半年,马兆林第一台名茶炒制机开始推向市场,立即受到崇仁、仙岩等地众多茶农的青睐,一时间供不应求。1996年,马兆林研制成功了“针、扁茶两用炒制机”,当年该机获国家专利金奖,随后又研制成功“炭热控温针、扁茶两用炒制机”,被认定为全省机制名优茶工程推荐产品和省农业厅重点推广产品,并在全省名茶产区普遍推广。
据马兆林回忆,由于使用了叶峰公司生产的名茶炒制机,当年仙岩镇一位茶农的针形名茶曾卖出过每斤3000元的“天价”。对此,马兆林说:“相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我更看重茶机带给茶农的社会效益。”
虽然茶机做出了“名堂”,但在1999年以前,马兆林对茶类产品还不能算是“行家”。通过参加市里组织的一次赴山东市场考察,马兆林发现,市场上各种名茶种类很多,但礼品茶却很少,这又是一次商机。说干就干,利用企业丰富的技术资源和人才优势,1999年,叶峰公司成功研发一种叫“明心茶”的礼品茶,获得“国家名茶银奖”,并凭借独特的小包装成为“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珍品”,从而也引发了此后市场上大兴茶叶小包装的潮流。
抉择于挑战之年——
“若要不被市场淘汰,先要自己淘汰自己。”
今年正值叶峰公司建厂20周年,也是搬迁到开发区的第六个年头。虽然企业渐渐发展壮大,但今年54岁的马兆林对企业今后的发展也有自己的担忧:“今年应该是企业发展最为艰难的一年,面临的挑战既有土地紧张、货币紧缩等国家政策,也有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利润下降、同行竞争加剧等市场因素。”
虽然市场经济的规则在变,但马兆林的“市场淘汰论”依然没变:“若要不被市场淘汰,先要自己不断淘汰自己。”
从名茶机械到茶类产品再到保健产品,在企业经营策略上,马兆林始终坚持他一贯主张的“多元化战略”。继1999年推出“明心茶”后,几年来叶峰公司又相继推出了“叶峰牌”芦荟茶、益女茶等保健茶,将绿茶与芦荟、速融珍珠粉的有效成分有机结合。2005年,叶峰公司又通过整合浙江大学的技术资源,集合绿茶、芦荟、珍珠、红花、西洋参等天然原料,按照GMP标准研制开发出天然保健品——芦荟珍珠胶囊,走出了延伸产业链的重要一步。今年年初,叶峰公司又开始和同行企业合作开展绕线机的研制。“在做强做精主业的同时,企业要不断延伸产业链,单一产品只会让企业的路越来越窄。”对于企业产品的多元化,马兆林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每个企业都注重创新,但如何创新却是难题”,对于技术创新,马兆林认为:“企业自主创新也好,和高等院校或同行企业合作也好,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也是我一直主张的‘集成创新’。”
今年年初,叶峰公司研制的“6CM—48型名茶辉锅提香机”通过省级科技新产品鉴定,该机采用微电脑集成控制技术对温度、时间进行自动控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目前,叶峰公司已经有针扁茶两用炒制机、扁形茶炒制机、微电脑控制扁形茶炒制机、6CM-48型名茶辉锅提香机等产品通过省级科技新产品鉴定,这些科技成果的取得恰恰是马兆林“集成创新”的最好验证。“每一科技成果的研制过程,都是通过不断探索各种名茶机械的最佳工艺,进行上千次不同工艺对比试验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马兆林说。科技创新离不开一支专业的科技队伍,在叶峰公司的2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中,有几个已经跟随了马兆林20多年,马兆林也十分器重这些老“忠臣”:“我们没有老板和下属之分,只有技术分工的不同。”
经过20年的发展,马兆林已经把叶峰公司打造成一家拥有固定资产500万元、年产值超过一千万元,集科研、生产、经营于一体的现代化茶业企业,下设省级茶业机械研究开发中心,绍兴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保健食品经营部,公司先后被认定为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浙江省农业科技型企业。
虽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马兆林发展的思路依旧清晰而坚定。马兆林表示,公司下阶段将在做好“龙井茶全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及炒制工艺研究”的同时,加强与浙江大学等科研单位合作,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加大新产品的市场推广和成果转化,同时积极做好茶机外埠市场的拓展以及保健品的专卖店和加盟店的运行工作。“如果一切发展顺利的话,今年产值有望翻一番。”说起未来,马兆林显得踌躇满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