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6月26日上午9点10分,我市对口支援青川县苏河乡的医疗卫生队求荣庆、裘小莉、黄益群3名队员从杭州起飞到成都,27日辗转到了重灾区苏河乡,立即开始了灾后卫生救援重建工作。因当地网络未通,无法实时接收信息,队员黄益群便通过手机向记者口述了她的“战地日记”。
6月27日
早上6点50分,来自全省近300名医务工作者分乘10辆中巴从成都出发,前往对口支援县——青川。一路上,当地老百姓不时地向我们挥手致意。
进入青川地界后,目力所及都是大山峡谷、倒塌损毁的房屋和一片片帐篷,还有很多地方正在平整土地,搭建板房。进入青川县城的道路很多地方塌陷了,还时不时有石头从山上滚落下来。我们的车贴着山崖行进时,山上突然滚落石块,幸好司机经验丰富,及时躲避,只是车子的反光镜被砸碎了,没有造成其他更大的损害。路上的桥梁也毁了,部队搭建的临时钢架桥延续了生命的通道。山路很窄,两侧的山险峻挺拔,我们在蜿蜒曲折的盘山路上行驶了6个小时后,终于在中午12点40分到达了重灾区青川县。
进入苏河乡,来到乡政府所在地梨子村后,我们所看到的只能用“满目疮痍”来形容,到处是残垣断壁、碎石废墟,惟一挺立的是一所小学和学校的宿舍,小学是1999年由浙江省内一企业捐资48万元建立的希望小学。我不禁为浙江兴建的希望小学感到骄傲,因为它经受了大地震的考验,使这里的每个孩子没有受到伤害。
我们在乡长和卫生院院长那里了解到一些情况。这里地广人稀,居住很分散,全乡总面积68.9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47个村民小组(合作社),有居民1462户、5150人,以合作社为单位在群山间分散居住,无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农作物和中草药种植等。设有卫生院1所,工作人员2名,乡卫生院原租用该院医生私房为业务用房,但在此次地震中这些用房也遭毁坏,目前在临时搭建的帐篷中开展诊疗工作,一些日常用药主要由全国各地捐赠。目前消杀工作由经过培训的消杀人员自己做,要求每天两次,但因为居住分散,无法做到。
明天我们就要下村工作了,我的内心充满了期待。
6月28日
晚上发生了两次余震。早上5点30分,一次较大的余震震感强烈,地底下传来闷雷般的声音,能感觉到大地在抖动,随之听见部队官兵在高声喊叫:“地震了,大家小心!”我们从睡梦中惊醒,幸好没有什么损伤。在小溪里洗了脸之后,我们去乡政府食堂吃早饭。对当地老百姓来说,这样的伙食是最好的:稀饭和花卷,两大盆辣椒、一大盆腌洋葱头和大蒜。饭后,我们在卫生院彭医生的陪同下,走了2个多小时的山路去山腰看饮用水消毒情况,并做了指导。求荣庆队长又带着我们去对面山上的2户居民家中了解情况,向他们宣传卫生防疫相关知识。这里的水源是一眼山泉,我们告诉他们要做好水源保护,指导他们进行规范消毒。从交谈中得知,当地的生活非常艰苦,因为四周都是大山,他们只能种些玉米之类,没有其它收入,只有到外面打工才有点钱,一年万把块,这在当地已经算是富有了。我们想,如果能在嵊州联系一些用工企业,为他们提供一些机会,也算尽了我们的一份心意。
中午1点开饭,一盆水煮白菜,一盆水煮木耳,一盆凉拌粉条(都是很大的盆),吃饭用的也是很大的碗,菜里没有油和味精,只有很多的辣椒。
白天帐篷温度有40多度,根本无法进去,大家便只好找棵树,在树底下稍作休息。晚上将近8点时太阳下山,这以后才吃晚饭,一般是水煮面条外加两大盆辣椒。
晚上很冷,空气湿度非常大,要盖大被子,外面驻军的帐篷紧挨着我们。
6月29日
今天在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走了4个多小时的山路,调查梨子村20户农户卫生防疫情况,了解指导当地居民的消杀工作,开展了卫生知识宣传,检查了责任消杀员的消毒情况,同时走访了3家食品店。因为居住太分散,责任消杀员的消杀工作很不全面,基本只能一天一次,对厕所等消杀重点也有遗漏,且平地很少,没有地方搭帐篷,有些老百姓的帐篷就和猪圈挨在一起,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这些都是我们下阶段的工作重点。目前我们最大的困难不是吃和住,而是交通和通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