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维护中
   嵊州新闻网>>新闻频道>>图片新闻>>浙江图片


浙江种粮人万里闯关东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郭闻 薛建国 朱韶蓁 林云龙   2008年07月10日13:26:48  

图为装车运往浙江

    浙江在线07月10日讯 在高物价的压力下,我们首先将目光投向了“民以食为天”的粮食。

  浙江历来是鱼米之乡,而我们所不知道的是,其实浙江也是全国第二大缺粮大省,不仅是因为“七山二水一分田”带来的口粮的缺乏,更因为物质生活的不断发展而带来的结构性短缺——生活越来越好的人们,开始挑剔一日三餐不可少的主食的口味。

  全国哪里的稻米好吃?赫赫有名的东北大米显然有一份。2001年,浙江与黑龙江省签订了国内第一个省际粮食购销协议——《关于促进两省粮食购销及经营合作的协议》,将黑龙江省北大荒出产的优质、大量的稻米,源源不断地运到了浙江。

  黑龙江省粮食局计划处处长连德义接待我们的时候,拿出了“千岛玉叶”,“来,就喝你们浙江产的绿茶吧,这是你们省粮食局的人带来的。”他说,用东北人的话来说,两省粮食部门之间有着兄弟般的情谊,都是哥儿们,每年的互访可以十几次计。这还是省级部门间的联系,至于地市间的“私下”来往,那就不是算得出来的了。

  为什么浙江省和黑龙江省会产生如此亲密的合作关系?可以说,这是一个关于产粮大省和缺粮大省之间的故事。这个故事在如今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粮价日益高涨的今天,尤显其重要。

  在这场粮食的集市中,浙江民间的粮食生产、调度行为,是不可或缺的甚至是极其重要的部分,“市场机制运作是主体。”这是两省合作的基础和共识。浙江人瞅准商机,将便宜优质的东北大米运到浙江贩卖,甚而至于直接在黑龙江包田种粮,然后再返销回浙江……

  而这一切民间行为的源头,都指向了中国的东北角——北大荒,如今中国粮食的“北大仓”。连德义告诉我们,你们应该去北大荒看看,在那儿,才能感受到中国粮仓的真实含义。那里,在一望无垠的三江平原上,浙江人包下了几十万亩田地,建起了浙江人自己的大粮仓。

  于是,我们一路前往北大荒,去探访辛勤耕种的浙江农民,探寻运到浙江人餐桌上那一颗浙产“东北大米”的前世今生。

    广袤平原,初识北大荒

  当清洌的晨风拂面,让我觉出凉意的时候,北大荒腹地渐渐地近了。

  6月的北大荒,仍然有着暮春清新而又凉爽的气候,不时卷过的大风让人时刻记起地处大平原。

  建三江、换新天……一个个带有时代烙印的站名从窗外掠过。我们去抚远县前进镇,那个三江平原(乌苏里江、松花江、黑龙江交汇处)、北大荒的腹地,去看想像中大片大片的田地,无垠的平原。

  还在飞往哈尔滨的飞机上的时候,地面上碧绿的,一望无际的农田便已经让我十分吃惊。东三省的富饶就这样先给我作了个简介。

  窗外开始掠过大片大片的田地和粮仓,我开始不由自主地激动。因为这于我,是想像中又是意外的画面,大阵仗、大场面。是的,粮仓。作为天下粮仓的北大荒,理所当然应该有着大规模的、成片的粮仓。

  前进镇是这趟列车的终点,所有去农场的和从农场里出来去沿线城市的人,一站站地上或者下。

  这个因拓荒而出现的小镇,连名字也是信手从前进、前锋、创业等农场名中取来,虽然只有一大间房子的候车室是新建的,贴着崭新而干净的瓷砖,但站前广场、站前马路仍然就如它凭空出现时那样,保持着黑土地最原始的风貌。站台很短,20米左右,仅够得着几节车厢,于是,我便从车上跳了下来,活动着僵硬了十几个小时的身体。在铁路序列中,它是不是应该属于四、五等小站?但在这里,显然这个小站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中国铁路东北部终点!过去不远,便将是中俄边境。更何况,它地处北大荒腹地,还是三江平原出产的粮食对外的主要陆路通道。

  21个温州农民闯关东

  曹进产,50多岁的年纪,穿一件灰色长袖衬衫,袖口捋得很高,拎一只黑色的手提包,毫不起眼。他便这样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如果不主动介绍自己,他在我们眼里就是一位东北老农。其实呢,这位“老农”的真实身份是温州龙湾区的一位私营企业主,而同时,他又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地主”,自2001年起,他在前进农场承包了两千多亩土地种稻米。

  要去的农场离前进镇还有50公里。途中司机指着一块路牌说:“天下第一队”到了。他说的是黑龙江农垦生产建设兵团某师16连,现在改叫黑龙江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十六管区了。16连有几十万亩的土地,一个连就是一个生产队,开垦曾经是沼泽地的几十万亩荒地,这是怎样的概念?我想像不出来。但是,当我看到那一眼望不到边的水稻田的时候,我被深深震撼,为这片土地的壮观。

  这片黑土地生长的是希望,它让吃口很重的十三亿人口大国倍感踏实。我们贪婪窗外的一切,用心品味今日的“北大荒”就是“北大仓”的说法……

  我们对曹进产感叹:“你选择了一个好地方。”老曹说,2001年,他和20多个同乡到这里考察,路走得有点艰难。现在车轮下的大道还没有,许多地方要靠步行,那几日正逢大雨,道路泥泞,他每天一身汗水,一身泥水,鞋子被泥土粘脱不计其数。而农垦部门提供给他们看的土地,是一些低洼地,积水很大,当地人认为种不了土豆和大豆,不愿耕种。这次考察的结果,有几位老乡打了退堂鼓。靠创办企业起家的曹进产,则认准这条路值得一闯。因为他知道,家乡政府和粮食部门非常鼓励他们迈出这一步,这是基于温州粮食自给不足考虑的。低洼地怕什么,改造一下最适合种水稻了,只要能把粮食种出来,卖方市场大得很。曹进产的想法得到许多同乡的认同。

  这次,包括曹进产在内,有21名温州人成了胆大的“跨省包田”者,为此,他们成立了黑龙江垦区温州绿色粮农协会。

  20年一遇大雪灾

  北大荒给了个下马威

  但极北处的北大荒,与温暖的温州,气候差别显然太大了。以致有着丰富田地经验的种粮者们,在这种令人始料不及的差别面前,手足无措,初期蒙受了巨大损失。

  57岁的陈焕章是建三江地区包田种粮的大户,也是温州市粮食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很早之前,他就是温州平阳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做小五金出身的曹进产说,老陈是种地内行,当时他一看这儿就觉得种粮食大有前途,租田后所有关于土地平整、改造、怎么种之类的事,都是老陈决定大家跟着做的。

  2001年的时候,陈焕章两次到北大荒考察,大片平整且肥沃的黑土地吸引了他的目光。“一块地就有整整1200亩!在老家哪有那么大的地块。那种诱惑、那种欣喜,没法表达。我当即就决定留下来!”他比划着。

  租下地后,陈焕章将原先种大豆的土地改为种水稻,3月泡种,4月播种,5月插秧,满怀希望种下寒地水稻,只等着10月收获那饱满的颗粒。

  谁料想,那一年10月下旬,下了一场20年不遇的大雪,压垮了水稻,也摧毁了希望。“唉,我们实在是太大意了,总照着自己的经验做。当时稻子成熟的时候,当地人拼命催着我们收割,管理区的人也提醒我们要抓紧时间,以防下大雪。但那个时候我们哪知道北方十月份的时候就会下雪啊,还打算缓几天,让稻子去去水分。谁料想那一年的雪下得特别早,还特别大,真的是一夜之间,压趴了所有稻子。下完雪后田里就开始结冰,稻子一直到来年春天才化冻收割。”陈焕章谈起这件事的时候,不停地长吁短叹,2300亩的水稻颗粒无收,损失了180多万。

  那一年,初次在北大荒包田种粮的21位温州农民全部损失惨重,欲哭无泪。

  “一个农民,亲手把自己辛辛苦苦种的粮食全烧了,心里那个难受啊!”陈焕章说,当看着田里燃烧腐烂稻杆的熊熊大火时,彻底绝望。

  那一年,浙江省和温州市政府得知情况后,马上拨款给“黑龙江垦区温州绿色粮农协会”,帮助种粮户渡过难关,而黑龙江当地政府则为他们免去了第一年的地租。

  一次次“气候课”

  终于摸准北大荒的脾气

  北大荒广袤的平原上人迹罕至,偶尔突显的几间黑色小屋,便是每一个种粮户的大本营——场部。

  曹进产拍拍场部黑土杂着稻杆砌成的土坯墙说:“这是我带了几个工人自己盖的。”每一个浙江来的种粮人,都是自己动手盖的小屋,这对农民出身的他们来说,算不得什么。

  进屋,迎面是一道后门,门旁是两个大灶台,也是自己搭建的,看上去很平常的农家小屋布局。可就是这道后门,却使曹进产被当地人和其他的浙江种田人“嘲笑”不已。“他非要开这道后门,说是通风透气,结果苦死他了。”乐清人叶雄飞在旁笑着说,旁边的帮工们也嘻笑不已。

  原来,在北大荒原野里盖屋,是不能留后门的,否则冬天零下三四十度的寒风会横灌屋内,屋内的炕烧得再热也没办法保暖。在曹进产“通风透气”的小屋,冬天的时候帮工们谁都不愿去门边灶台做饭。这间小屋自然也成了所有浙江种粮人上反面典型课、吸取经验教训的地方。

  在这样一堂又一堂生动而痛苦的“气候课”上,浙江的种粮人渐渐摸准了北大荒的脾气,适应了这里的种粮方式、方法。

  他们得出了经验:育苗、栽培要尽早,秧苗要赶在5月25日前栽完,否则就去农场缴纳罚款。这是农场的规定,怕冷空气提前到来,导致稻米生长期不够、颗粒不饱满,为了不让请来的农民吃亏,延迟播种日子就得被罚。这是第一年的惨痛教训带来的经验;稻子熟后要赶在10月15日前收完,避开10月下旬的大雪。

    矿泉水浇出东北大米

  2002年的那一场大雪造成的损失,让浙江的种粮人直到2006年才缓过劲来,才开始赚取纯利润,并因此进入良性循环的境地。

  比如陈焕章的地,连续两年亩产量达到1000斤,按5毛钱一斤,每亩可得500元;05年每亩增产100斤,售价也提高到6毛,每亩可得600多元;06、07年亩产量稳定在1100多斤。现在,浙江种粮人的地平均亩产在1200斤左右,需支付的承包费每亩近200元。

  从2002年到2006年,陈焕章一年中有七八个月待在黑龙江,而去年,他可以有9个月待在老家平阳了,“把工人雇好,把大米加工和运输环节协调好,我这个‘地主’当起来很轻松。”乐清人叶雄飞说,6年前的悲痛,如今化成了开怀一笑。

  平常的日子里,浙江种粮人都雇请了当地农民,5个长工便足以照顾几千亩的田地。

  在一台抽水泵旁,曹进产停下,问了我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为什么东北大米好吃?”未等我们作答,他自己便笑了出来:“因为是用地下矿泉水浇灌出来的。”

  每一个种粮户的田里都有一台大功率的抽水机,不停地抽取北大荒丰富的地下水,储存到环稻田的人工渠内。曹进产说,这就是优质矿泉水。我们问为什么不直接将水抽往田里,老曹一听,又给我们当起了老师:“这秧苗啊,跟人一样,也要讲一个冷热均衡,这里的地下水是冰雪融水,太凉了,屯集在水渠里是为了让太阳晒晒,这样再流转到田里,就符合秧苗的生长需要了。”这知识,也是浙江种粮人的实践换来的。

  刚开始时,浙江种粮人都直接将地下水抽进田内,后来发现靠近抽水口的秧苗普遍长得又瘦又小,而种得越远的秧苗长势越好。几番实验后发现,这是由于水温过低造成的,于是便有了现在的人工渠,先晒暖地下水再浇灌。

  到这里才知道,

  什么叫农业机械化

  在北大荒,种田不再是一个人的事,陈焕章也无法像在平阳那样,上百亩地靠一个人就足够对付了。

  上千亩甚至几万亩的大块种植,体现了现代化农业的优势。插秧有插秧机,除草用除草剂,收割有长达20米的联合收割机,稻谷直接进米厂,全程自动化去壳、打磨抛光、自动装袋封口。

  但是每年的播种和收割季节仍然是要请大量帮工的。插秧机无法像人工那般精细,所以要同时配备有经验的插秧工,一亩地50元,同时请上几十人,基本上几天就能完成几千亩的插秧量。收割倒是省力得很,几乎每个种粮人都有一台价值20万元左右的联合收割机,一天能收割300多亩稻子。在收割的同时,大米加工企业直接将车开到田头,将谷子拉回厂里加工成米打包,或进库存放,或装车外运,可谓流水作业。

  21位种粮人在稻谷离开田地以后的环节里,充分体现了抱团赚钱的团结。他们在建三江共同物色了一家名为“仓绿”的大米加工厂,作为粮食加工基地。

  1.4万吨大米运回浙江

  见到瑞安人安仕优的时候,他正在和人打牌,谁输了谁喝一满杯啤酒,对手就是仓绿米厂老板宋江。东北人的酒量是全国都有名的,不过黑黑瘦瘦的安仕优一副毫不在乎的模样。事实上,七八年的东北生活,不但让他的口音里有了明显的东北味儿,还让他的酒量脱离了通常概念里浙江人的范畴。

  和宋江不分上下地拼了会儿酒后,安仕优悄悄并且有些得意地告诉我们:别看宋江的米厂规模那么大,他的发家全靠我们这帮来种地的浙江人。

  据说宋江的米厂当年破破烂烂小得可怜,在米厂多如牛毛的建三江地区,实在是艰难度日。当二十多个人生地不熟的浙江种粮人找到他要求合作的时候,他简直喜出望外。浙江人的几万亩田,一年就是上万吨的加工量啊。于是这七八年下来,宋江的米厂改头换面,变成了两家设备全新的米厂。

  在米厂,包装上印着“仓绿”字样的净重25公斤的大米,通过流水线源源不断地装上货车。“这是运回浙江卖的。”安仕优说,他和协会的老乡们每年把所有的粮食都运回浙江。这主要是基于利润的考虑:“在北大荒当地的收购价格为0.70元/斤,温州大概在0.80元/斤左右,杭嘉湖一带甚至更高,即使扣掉0.02元/斤的运费,还是要比在当地销售赚得多。”而且温州也出台了奖励粮食大户返乡卖粮的政策,省里也有在省外收购粮食每斤进行补贴的鼓励措施。今年以来,黑龙江垦区温州绿色粮农协会已经运了1.4万吨大米回浙江。

  在初期的时候,大家种出来的大米都用“仓绿”这一个牌子,而从2005年开始,“黑龙江垦区温州绿色粮农协会”的成员几乎每人都在自己的老家成立了粮食合作社,专门批发销售自己种的粮食,并且开始打出自己的品牌。比如陈焕章的“民天”,曹进产的“瓯南纯香”……如果以租种2000亩田地计算的话,大概一年能有十来万的盈利。

  但是这几年来农资成本的不断涨价,也颇让这些远赴外省辛苦奔波的种粮人郁闷,他们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不包括地租,2006年的时候,花在一亩田上的成本是570元,2007年是640元,今年将达到700元。其中农药费去年一亩需80元,今年则需100元,人工费每亩涨了10元左右,柴油费每亩涨价最厉害,唯一没变动的大概就是政府有补贴的运费。

编辑: 李航程
  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小朋友戴上博士帽
老宅基地栽新绿
夏日菊花盛开
朱关田考察市艺术村
荒山坡地养羊收入丰
非物质文化图片展
免检汽车本地可上牌
携手早教园
精品专题
嵊商专刊
创业创新专题
两会专题
党的十七大
行政村调整
工业强市
与时俱进档案人精神
国际禁毒日特别策划
领导干部蹲点记录
浙江建设文化大省
抗震救灾英雄少年
海协会与海基会复谈
真理标准讨论30周年
吴伯雄访问大陆
贺国强访问古巴四国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四
浙江种粮人万里闯关东
浙江种粮人万里闯关东
奥运会使用的礼炮亮相
奥运会使用的礼炮亮相
美驻土领馆前枪战6人死亡
美驻土领馆前枪战6人死亡
烟标里的奥运
烟标里的奥运
生活资讯
蓄意滞留游客再入台将受限
夏日养生 DIY靓汤清热滋补
测试肌肤真实年龄究竟有多老
口臭可能是啥大病前兆
北大教授打赌房价不跌
三窍门戳穿伪劣橱柜
花朵盛宴 08春夏全面来袭
远方的街灯亮了
怎样让新车安全度过磨合期
时尚耐用电吹风推荐
郑洁挺进女单四强创历史
新《红楼梦》贾府四春亮相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