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民间文化
在一揉一捏中创造人生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 2009年04月09日14:31:32 

——浙江“泥人宓研究所”成立二十周年研讨会摘要

    日前,浙江“泥人宓研究所”成立20周年研讨会在中国美术学院专家楼会议厅举行。此次研讨会由浙江省美术评论研究会主办,参加研讨会人员有范达明、张所照、宋忠元、张浩、杨成寅、高照、冯罗铮、潘嘉来、陆乐、莫大林、吴双涛、严健民、黄发榜、蒋水荣、钱国静、徐红、方丹丹、宓风光等。在此,特摘录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敢于面对两座“大山”

  张所照(浙江省美术评论研究会副秘书长):今天出席这个研讨会让我感慨万千!一是风光先生依靠手捏“泥娃娃”自立门户,20年如一日,创立“浙江泥人宓”品牌,很不容易;二是作为泥塑工艺大师,宓风光先生在从艺道路上,还成长为擅长人像漫画、速写和中国画人物画家,很难得;三是风光先生的立体和平面的造型艺术作品,都是自主构思、自行设计,或塑或绘,用色用笔,从头到尾自己动脑动手,所达到的艺术水准和创作成就,大家有目共睹。他的作品在吸取南北彩绘泥人的基础上,不受“三分塑、七分彩”的传统造型法则的束缚,强调“彩”是配角,“塑”是主角,大大丰富了彩绘泥人的语言表达,注重形神兼备和生活感受,摆脱了“脂粉气”,从而使自己的面貌焕然一新,独树一帜。 

  有“工”有“艺”,形神兼备

  张浩(原浙江省文联主席):宓风光很爱动脑筋,经常探索新的东西。他没有经过科班,但从作品中能看出,他比科班的人作品特点更明显。他的作品,有两点给我印象很深:第一是他的工艺。近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延伸,在工艺品进入市场以后,突出的往往是它的规模、它的量,但是现在的工艺品在“工”上面花的时间很多,但在“艺”上都没法看,重“工”轻“艺”。但宓风光的作品有“工”也有“艺”,当然这“艺”又离不开他的“工”、他的精雕细琢,“工”和“艺”完美地结合,是真正的艺术品;第二他的作品形神兼备。作品反映生活凡人小事,有鲜明特色。望今后能坚持自己有特色的道路,通过自己的作品,把浙江的民间历史展现出来。

  20年来探索的四个类型

  范达明(浙江省美术评论研究会秘书长):宓风光先生近期创作的作品,主要有《老夫老妻》《三百六十行》等系列。如《三百六十行》系列,把一些普通老百姓从事的各行各业的众生相都展示了出来,真是多姿多彩,在写实题材的基础上又大胆地用夸张手法,这些作品跟传统民间泥塑不同,因为传统的泥人艺术强调工艺的装饰性。从写实的角度看,《老夫老妻》等作品都用了一些雕塑化的元素,为什么?这和他家乡嵊州的地理条件有关系,那里泥土很黑,是做泥人的好材料。当年无锡泥塑大师柳家奎、柳成荫办泥塑厂回嵊州办,也是因为有天然的泥土。当时宓风光也在那个厂,真是名师出高徒。他就在厂里学到了做泥塑的看家本领,后因厂子经营不善,关了门。在这时宓风光办了自己的“泥人宓研究所”,他的作品保留了中国传统泥人的特征,但在形体造型、风格以及彩绘上做了变化。还有一类就是微雕,体量非常小,如蚕豆大小,主要表现是戏剧脸谱,包括鸡蛋大小的漫塑“文化名人”和各国领袖的头像也可归于微塑。这四个类型都有不同程度的漫塑味道。

  第一个印象:“佩服”

  杨成寅(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宓风光先生的泥塑看到过几次。第一印象两个字,就是“佩服”。第一点,是他自学能力很强,所以令人佩服。第二点,他创业不容易。我曾学过雕塑。现在做雕塑的也难,我自己就碰到过很多机会却都抓不住。而他是自学,能坚持20年,经济方面还能维持,在这方面表现出他的能力。第三点,他的泥塑光靠技术是达不到的。他对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很了解,过去我们讲“技道两进”,有技术、有艺术。他的成就说明他不仅仅是从“道听途说”中获得印象就入手创作,他有文化修养、美学修养。他的作品就是“技道两进”或“艺道两进”。第四点,他的速写,现在美术学院很多毕业生也达不到这水平,他抓形象、神态,有很高的艺术性。“泥人张”的声誉在于它吸收、发扬中国民间的泥塑传统,选取了当代、古代题材或文学题材,这些方面都有体现,做得很好。当然“泥人宓”也发扬了中国民间泥人的一些传统文化,但是他还吸收了外国的东西,这让我想到法国的漫画家、雕塑家杜米埃,杜米埃表现当时政治家的肖像,他用讽刺漫画的形式来表达。“泥人宓”把国外雕塑的精华和元素加以改进利用,用中国自己特有的题材,所以作品就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息。

[1]  [2]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文章
编辑:李航程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