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土地,农民包产到户后解决了吃饭和生产问题。
“包产到户”开始走上田头
父亲说:“走,我领你到我们生产队的田畈去看看。”
“好的,我们可以一边看一边聊。对于一些包产到户的具体细节问题,我们还可以在田头商量。”
父亲领着杨木水来到村头的小枫树蓬。小枫树蓬的几株枫树经过严冬的摧残,光秃秃的。父亲和杨木水就在枫树下面,看着眼前一大片农田,似乎农田里的春天比枫树来得要早,那阡陌纵横的田埂上已经出现了嫩绿色。忽然,一阵春风吹来,杨木水脱口朗诵起毛主席诗词:大地微微暖风吹……
父亲指点给杨木水看,“这就是我们三队的田……”
杨木水一摆手,“我已经看到了。”他又朝向我父亲,深情地说:“像大姑娘看人家一样,我已经相中这里了,不会让我一厢情愿吧?”
父亲说:“那就这样定了,我是生产队长,我做主。这一片连在一起的田共有60亩,包给我们生产队里有劳动力的12户人家,每户5亩,还有些零星的田和地继续集体耕种。还有几户没有劳动力的人家不参加包。他们的年终分配方式和过去一样,保持不变。”
杨木水高兴了,说你这样的生产队长真有水平,几句话就把包产到户的方案出台了。
父亲问:“你写的呢?拿出来让我看看你是怎么写的。”
杨木水从口袋里拿出他写的包产到户的意见书,一字一句地念给我父亲听:
“包产到户的性质。包产到户不改变人民公社的性质。它不过是适应人民公社当前形势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
包产到户的优点。包产到户不但能够提高生产力,调动社员的积极性,还能增加社会财富,确保办好集体经济。
包产到户的形式。总的采取管理到队,包产到户,集体收获,统一分配……”
父亲说:“不要往下念了,我有些听不明白。你写得太空,正像马寅初先生说的是纸上谈兵,不实用。”
杨木水说:“所以嘛,我才要搞试点啊!”
父亲说:“你能不能把你写的概括概括,简明扼要地说几句我们可以照着去做的东西。”
杨木水说:“我想想,我想想。”他抬头看天空,围着枫树转圈,可是转了好几圈也没想出来。
倒是我父亲先开口说了,“杨同志,我们农民脑子简单,说多了记不住。我想了想,这包产到户,是不是可以分这么三句话来讲。”
“哪三句啊,你快说!”杨木水迫不及待地问道。
父亲说:“首先要保证完成国家的任务,如农业税、征购粮等。第二是要把集体的先留起来,要留足留够,如储备粮以及无劳动力户的粮食。第三是承包个人的,应该多收多得·……”
杨木水以最快的速度把父亲的话做了整理,说:“应该这么说,包产到户就是要完成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父亲笑了笑说:“这样我们做起来就好办了。”
杨木水说:“这三句话好,很明确,我要把它上书党中央,毛主席。”
父亲说:“我们说干就干,从这春耕生产开始,到晚稻割回来秋收算账,先包一年。”
杨木水说:“你就马上召集这12户人家开会。”
父亲说:“不用开会,我挨家挨户去说,明天到田畈里来,以准备春耕生产的名义就把田分了。”
接着两个人又就农药、化肥如何分配;耕牛、农具如何使用;水渠如何灌溉等具体细节问题一一作了详细研究,力争包产到户的全过程万无一失。
“包产到户”赢得了粮食大丰收
从最后的结果看,这次秘密包产到户是成功的,我现在说不准那时的亩产量提高了多少。但是记得当时每个承包户都说今年的粮食把明年的都收回来了。意思是说一年收了两年的粮,这就是说足足多了一倍。记得那时收割的时候,晒稻谷的晒场不够,都到别的生产队去借用。有的人家因为需要,临时添置了箩和斗笠等农具,有的人家还新买来米壶作存放粮食用。这些都是粮食大丰收的表现。
这次秘密包产到户发生在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刚过的1962年,它比后来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包产到户提前了十多年。真正搞这次秘密包产到户的只有两个人,出谋划策的是杨木水,具体操办的是我父亲陈杏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