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新闻网 >> 专题频道 >> 【专题】聚焦2011·嵊州两会 >> 回眸“十一五”
“十一五”回眸·新农村建设篇:乡村新貌入画来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记者 吴锡英 2011年03月14日17:27:23 
  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每天晚上,长乐镇上南庄村的50多位村民会不约而同地来到村文化活动中心,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地学吹萨克斯、唢呐、长号等乐器。据该村村支书周良兴介绍,这几天,几乎全村所有的村民都在准备各自的节目,迎接12月底村举办的农民艺术节。村民人人参与,节目个个精彩,开展这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全市的农村已是层出不穷。  

    这几年来,我市挖掘整合各地文化资源,培育扶持农村文化的骨干力量,培育了“百支农村文艺队伍”,40%以上的村已有一支以上文艺队伍,舞龙队、舞狮队、高跷队、民间吹打乐队、越剧演唱队等,一大批以村落文化为依托的文化队伍得到整合培育,遍布全市城乡的排舞队等一批富有时代气息的文艺队伍不断兴起。

  我市坚持以每年“五个一百”为总抓手,“种文化”与“送文化”有机结合,在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推动形成健康向上的农村社会风尚。“种文化”在党委、政府的引导下,把全市村村落落先进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农村,然后依靠农民自己来培育管理,最终使这样的文化在农村生根发芽,让文化成为农民的生活常态,这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

  农民是乡风文明建设的主体。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中,我市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把提升农民素质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先后开展了“三学一创”农民教育、“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社会主义荣辱观”、“创业创新”等主题教育;创设了“创业服务一线行”主题活动,探索出了“六进农家”、“农民论坛”、“菜单服务”等一系列富有时代气息、符合农村实际的工作方法和载体,通过“讲给农民听、送给农民看、组织农民谈、集中农民学”等方法,把宣传教育送到基层农家,把知识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把惠民服务送到千家万户。

  与此同时,我市还倡导“一镇一节”“一村一晚会”,乡镇街道和农村开展特色鲜明的文体艺术活动每年在1000场以上,甘霖镇施家岙的越剧娘家戏班、竹溪乡的农民乐队、三界镇的绍剧演出队……农民文艺擂台赛、“种文化、颂国庆”、越剧明星擂台赛、百姓周末文化套餐等一系列的文艺活动,让农民群众在参与中共建共享文明和谐。

首页  上一页  [1]  [2] 
 
编辑:何东铭
  相关文章
“十一五”回眸·交通建设篇:公路变换新时速
十一五回眸·城南建设篇:向南,开启大城市之门
回眸“十一五”·民营剧团篇:破茧成蝶演绎精彩
回眸“十一五”·商业篇:开启品质生活新篇章
卫生篇——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回眸“十一五”·旅游产业篇:一程山水一程歌
回眸"十一五"·城乡收入篇:百姓生活质量提高了
回眸"十一五"·招商引资篇:体制创新带来新格局
回眸"十一五"·开发区篇:整合提升下的版图扩张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