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嵊州专题 | 嵊州论坛 | 外媒看嵊 | 视频在线 | 国际国内 | 政务频道 | 文化频道 | 生活频道 |
综合新闻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国际国内 -- 嵊州专题 -- 视频在线
[论坛注册]  [登录]  
   嵊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时政经济
“十一五”回眸·交通建设篇:公路变换新时速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记者 马渭员 2010年12月07日07:54:46 
    地作琵琶路作弦。“十一五”期间,我市以大手笔规划、大资金投入、大力度建设,交通事业迎来新发展,公路面貌得到新改善,公路里程大幅增加,公路等级大面积提升。到去年底,全市公路里程已经达到203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9.8公里,国道31.3公里,省道75.3公里,县道443.6公里,乡道347.8公里,村道1041.2公里,比2005年底都有显著增加。

  国道换新颜  瓶颈变通途

  11月17日,由省、绍兴市、嵊州市相关部门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检查验收小组,对104国道嵊州段改建工程1-6标段进行了复查检验。专家组综合评议一致认为:该工程1-6标段(除招士湾右洞因塌方正在建设中以外),各项质量指标基本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满足交工验收条件,通过交工验收并同意试运营。

  104国道嵊州段改建工程建成通车,首先得益的是沿线广大群众。剡湖街道罗南村的邹师傅,在仙岩镇一家造纸企业上班。104国道嵊州段建成通车后不久,邹师傅就特意买了一辆面包车,一方面用来代步,平时有空也可以帮人送货。“现在的104国道笔直宽阔,上班来回只需半个小时左右。”邹师傅告诉记者。

  104国道嵊州段是贯穿我市南北的大通道,也是全市“三纵”(上三高速、104国道、绍甘线)“两横”(甬金高速、37省道和嵊张公路)之一“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2005年、2007年两端的上虞段、新昌段改建相继完成,104国道嵊州段成为各级政府和全市共同关注的焦点,改建迫在眉睫。104国道嵊州段改建工程自2006年开工,但由于种种原因,工程建设一直困难重重,建设难度甚至在嵊州交通史上都前所未有。

  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拉动投资、扩大内需的政策举措,为104国道嵊州段改建工程加快建设提供了最佳契机。“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义无反顾打赢这场硬仗。”正是凭借着这种决战决胜的信念,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从去年以来,相关部门和建设单位克服资金严重缺乏、征地拆迁难度大、结构工程多、建设要求高等重重困难,强势推进工程建设,工程终于在今年6月顺利完工。近1500名施工人员日夜奋战,在工地上留下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国道换新颜,瓶颈变通途。改建后的104国道嵊州段起点位于嵊州上虞分界处,终点位于东郭互通,全长25.2公里。工程按一级公路双向四车道标准建设,路基宽25.5米,路面为沥青混凝土。共征用土地143.8公顷,建设涵洞81道,特大桥2座,大桥3座,单洞隧道6座。目前,第7标段准备进场施工,预计2012年全线完工。

    乡村康庄道   农民致富路

  新世纪之初的公路建设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当时全市通等级公路、高等级公路的行政村比例都还较低,特别是山区和部分欠发达乡镇的行路难和运输难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让农民兄弟早日走上柏油路和水泥路。”从2003年起,我市以前所未有的投资规模和建设力量,在全市21个乡镇(街道)掀起了乡村康庄工程建设热潮。

  经过三年半时间的共同努力,到2006年底,我市全面完成乡村康庄工程建设,一举实现了等级公路通村率100%,硬化率100%的“双百”目标,超额完成了省交通厅下达的通村率95%、硬化率85%的考核目标,也成就了嵊州交通史上的第三次跨越。据统计,全市共投入建设资金5.8亿元,改造和建设康庄路路基、路面超过两千公里,里程数超过前30年所建公路里程的总和。康庄工程还被评为2006年度“感动嵊州”十件大事之一。

  伴随着公路面貌的日益升级,群众对道路安全等方面需求也变得迫切。为更有效地利用通村公路,发挥路网的整体优势,提高公路通行的安全性,2009年前后,我市交通部门启动实施农村公路联网工程和安保工程,重点是打通断头路,以及对临水临崖高落差危险路段、事故多发路段进行整治和防护,工程将分几年完成,目前正在推进中。

  “十一五”期间,公路建设如火如荼的同时,交通运输业也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全市三个客运站拥有省际班线17条,省内班线42条,市内跨县班线17条,市境内班线87条;全市拥有出租车230辆,公交车89辆、公交线19条、公交专线10条。建造了下王镇泉岗村、贵门乡玠溪村客运车站,拓展了客运网络。货运方面,新建的嵊州长运物流中心已拥有20多条货运专线,物流网络覆盖全国150多个大中城市及部分边缘地区,水运运力也首次突破了万吨大关。

  相关文章
十一五回眸·城南建设篇:向南,开启大城市之门
回眸“十一五”·民营剧团篇:破茧成蝶演绎精彩
回眸“十一五”·商业篇:开启品质生活新篇章
卫生篇——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转型升级篇: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回眸"十一五"·城乡收入篇:百姓生活质量提高了
回眸"十一五"·招商引资篇:体制创新带来新格局
回眸"十一五"·开发区篇:整合提升下的版图扩张
编辑:何东铭
分享到: 转播到浙江微博 浙江微博 转播到新华微博新华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嵊州新闻网”或电头为“嵊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嵊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嵊州新闻网”,并保留“嵊州新闻网”的电头。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来说两句:(留言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昵称: 输入答案:
>>文化生活
我市新增4名省级非遗传承人
若无娇嫩双唇 口红再多又有何用?
羽绒服不再遭受人们的嫌弃了 为什么?
东风本田“机油门”激怒车主
宝马8系旗舰官图首次发布 有望亮相车展
翻拍剧别只消费情怀,价值观要与时俱进
《移动迷宫3》科幻动作三部曲终结篇上映
我要投稿
新闻总机:0575-83111111
新闻热线:0575-83119666(编辑部)
        0575-83119777(记者部)
武哥热线:0575-83887000
推荐阅读
互动专区
视频新闻
1月29日嵊州电视新闻
1月28日嵊州电视新闻
1月27日嵊州电视新闻
1月26日嵊州电视新闻
1月29日帮忙三人行
1月26日帮忙三人行
1月25日帮忙三人行
1月24日帮忙三人行
· 【专题】聚焦2018浙江省两会
· 【专题】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 【专题】聚焦2018·嵊州两会
· 【专题】全力打好“八大战役”
· 【专题】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专题]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进行时
· 喜迎十九大 砥砺奋进 勇立潮头
· 【专题】“嵊州文创”人物专栏
· 第三届嵊州创客、创新项目大赛
· 打造剡城"红立方"引领文明新风尚
· 创全国文明城市 我们在行动
· [专题]公益救生杆 为市民安全护航
· 创食品安全城市 享健康安全饮食
· 专题:深化五水共治 剿灭劣Ⅴ类水
· 聚焦2017·嵊州两会
· 撸起袖子加油干·2017全国两会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