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工作任务
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以上;自营出口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
工业经济
致力拓展平台。完善开发区和工业功能区协调管理机制,推进开发区浦口新材料产业园区和雅戈尔新兴产业科技园建设,实施厨具园区项目,保障产业发展需求。完成雅戈尔大道建设,动建开发区三塘片基础设施和城东科技新城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商住项目建设,完善开发区配套功能。启动嵊州省级高新技术园区建设,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同步推进征地拆迁和招商引资工作。统筹工业功能区建设,强化用地保障,推动企业集聚发展。
致力优化结构。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运用信息化和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三大主导产业,细化分工,延伸产业链。全面完成45只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建设,摸排启动新一批转型升级项目。加强领带产业省级集群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做高做精领带服饰、做大做强家纺服装,争创国家级示范区,提升中国真丝之都的影响力。推进机械电机和电器厨具产业联动发展,积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继续培育区域名牌,鼓励企业收购和创建知名品牌,加快从贴牌向自主品牌转变。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立新兴产业培育专项扶持资金,制订实施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鼓励企业实施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项目,重点发展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加快节能电机、地源热泵和硅藻土的开发利用,确保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达到工业总投资的30%以上。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力争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5%。
致力扩张规模。完善新一轮工业经济发展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做强主业,推动龙头企业倍增发展,加速中小企业孵化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壮大亿元企业群体。加大投入力度,力争启动亿元以上项目50只,5亿元以上项目8只,10亿元以上项目3只,工业性投资增长15%以上。发挥集群优势,强化协会作用,引导企业抱团发展。深化“走访企业、破解难题”工作机制,推动企业发展提升。完善银企互动合作机制,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创新企业内部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力争企业上市工作取得新突破。
新农村建设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推进粮食功能区建设和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粮食种植面积保持在42.9万亩以上,粮食产量保持在16.9万吨以上,粮食储备在3.6万吨以上,确保粮食稳定。加强城郊型蔬菜基地建设,保证“菜篮子”有效供给。加快黄泽、西白山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适时启动中、北部两个农业综合园区和特色农业精品园区、示范基地建设。实施丰潭、坂头水库除险加固,治理病险小型水库7座、山塘40座。大力兴修农田水利,积极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强低丘缓坡开发利用,完成开发造地5000亩、土地整理4000亩,新增耕地500亩。
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按照“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要求,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稳步推进布局调整,推动茶叶、花木、畜禽、果蔬、香榧、笋竹等主导产业提效升级。推进“强龙兴农”工程,规范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推广设施栽培技术和作业机械,注重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推广。拓展农业生产、生态和生活功能,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以品牌培育为重点,加大农产品营销力度,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进一步提升知名度。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中心村培育工程,加快中心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重点突出集中居住区的规划和建设。加快农村新社区改造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鼓励实施宅基地置换工作,积极开展集聚点建设试点。深入实施村庄整治工程,推进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扩面,着力提高农村净化美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