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越乡文化
记著名王派旦角、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舒锦霞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记者 裘冬梅 2012年11月20日15:59:55 

锦霞戏剧艺术公益培训班上为学员授艺。

    一个寻常百姓的越剧港湾

  张庚先生说过,演员最后的较量是思想,修养,文化。这句话深深地印在舒锦霞脑海里。2006年,她毅然走进浙江大学攻读新闻传播学研究生;2009年9月,又走进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为自己不断“充电”。

  水流低处,为的是积蓄起跳的力量。舒锦霞一次次迈进校门,为的是更好地服务越剧。

  “不论是在别人的视线之内还是在别人的视线之外,我一直在越剧的天地里默默地努力着,把我的生命浸润在越剧这一泓清泉里,因为越剧早已成为我生活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舒锦霞说,越剧给予她很多很多,所以她与越剧不离不弃。

  2011年在杭州清波街道成立的“锦霞戏剧艺术公益培训基地”和“锦霞工作室”,让老百姓跟越剧名家有了零距离的接触,有了面对面的交流。它比2007年的舒锦霞戏迷见面会更长久,更有实效。那年的戏迷见面会,从绍兴开始,到诸暨,上虞,新昌,金华,义乌,再到嵊州,一站站驶过去,一站站创造亮点和传奇,但一站站的亮点一定也亮不过公益培训基地。“首堂课还吸引了旁边鼓楼堂的不少外国友人前来,只见他们穿上练功服,挥舞水袖,摇着扇子,有板有眼地跟着老师摆起pose,架势十足的样子赢得其他学员的热烈掌声。”《钱江晚报》的记者作了这样的报道。

  舒锦霞是个追求完美的人。她既不愿重复自己走过的路也不愿重复别人走过的路。因此从第二期开始,她就把学员招生范围扩展到了杭州市区的越剧爱好者,学员年龄更轻,文化层次更高。

  近年来,舒锦霞又把目光投向更丰富的文化领域,在文化活动中心主动协助清波街道的基层领导举办一些书画交流活动。她说,艺术是相通的,书法、美术都是艺术,锦霞工作室的参与和协助,只是想让这些静态文化艺术得以灵动。

  根据舒锦霞的梅花奖作品《白兔记》改编的《风雪寒梅李三娘》,舒锦霞和浙江越剧团的同仁演绎了整整十年,2011年底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再一次改变成越剧电影文学本《李氏三娘》并摄制成数字电影,已经在横店影视城完成前期的拍摄任务,目前,正在紧张后期制作中。不知到时观众看后,会多少次地回味舒锦霞版的“李三娘”,她清婉凄楚的唱和扣人心弦的演……

  短短一小时的采访很快过去。我知道我的采访仅仅是个开始,好在舒锦霞告诉了我她的微博以及锦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网址,如果有空,我可以经常上去看看,和她对话,给她留言。这终究弥补了一些采访带来的缺憾。

  告别舒锦霞的时候,忽然无来由地把她和莲、梅联系起来。一棵亭亭的立于西湖边的莲,一棵静静的开于越剧界的梅。

  不知她可否同意我如此比拟她。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相关文章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