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看新旧照片,忆嵊城巨变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刘育剡 2012年12月21日16:53:22 

  于1985年始建,1993年完工的龙会新村的建设,是嵊县城市扩展的一个新举措。随之而成的是中国银行、剡溪宾馆、人民医院、马寅初中学的拔地而起,彻底改变了原来龙会地雨季白浪滔滔,旱季黄沙飘飘的景象,打开了城市建设的新一页。

  1992年3月,嵊城人们久盼的电视台建立,开播了众多的文艺节目,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1993年开始动建的剡园、剡湖、剡堤,是嵊城划时代之举,成为居民优良的休闲场所,更成为嵊城锦上添花的工程。

  分别于1993年和2001年动建的市中心广场和城市广场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新天地,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的品位。

  1993年和1996年开始动建的国商大厦和现代广场商厦形成了嵊城的商业中心,成为嵊城人们购物的乐园。

  1995年1月和2001年9月建成的嵊州客运中心和嵊州西站,进一步提高了客运服务质量和客运承载能力,形成了嵊州的交通枢纽中心。

  1996年12月开始动工兴建和加固的城西防洪堤,不但能抵御百年一遇洪水的袭击,使嵊城人们摆脱了千年水患之忧,而且也成了城市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1996年建成的宽达40米的嵊州大道,是一条对外交往的大通道,既改观了城市形象,又快速地提高了运输流量。

  1996年11月建成开业,座落在风景秀丽的艇湖塔下之嵊州宾馆,适应了嵊州经济、文化、旅游发展的形势,是新时期嵊州一个笑迎天下宾客的重大工程。

  1999年完工的官河路改造工程,构建了又一条嵊城南北大通道,解决了嵊城南北交通拥堵的历史性问题。

  2001年12月在城隍山上建成了第二自来水厂,南山水库饮用水工程正式完工,实现了日供水量达10万吨以上的能力,解决了长期困扰居民的供水不足和饮用水质量差的问题。

  1997年和2002年市教育局对鹿山小学和剡山小学的重新修建,使这两座百年老校充满了勃勃生机,焕发出新的耀人光彩。

  2002年9月嵊州一中迁址到双塔路69号的新校舍,与先前建设而成的嵊州二中,同为嵊州学生创造了优美的教育环境,配备了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实践证明这两所学校都成了嵊州学子的成才摇篮。

  2002年10月竣工的越剧艺术中心,培养了大批优秀越剧艺术人才,为越剧走向全国打下了扎实基础。

  2002年9月城隍庙的整修完工和随后重建的惠安寺,完善和重现了嵊城古文化的老景点,使历史的记忆又回到现实中来。

  60年前城南天章塔下曾是一片荒凉的田野(1952年摄)

  2002年10月竣工的嵊州体育中心,营造了嵊州体育健儿和广大市民体育健身的新天地,完善了一个现代城市的新功能。

  2003年11月竣工的嵊州大桥,以及后来相继建成的长安大桥、双塔大桥,使天堑变成了通途,加上嵊县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使嵊城形成了半小时的快速经济圈。后来,相继动工建设的城南开发区,城东开发区,浦口开发区确是一项具有战略眼光之举,又一次赢得了嵊州经济发展和城市拓展的空间。

  城南的天章塔下,60年前曾是荒凉的田野,从照片上看,仅见一些分散的另星农居。于2002年开始的嵊城南扩联新(新昌)工程,  

  更是跨时代之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仅几年时间,80公尺宽的嵊新景观大道已成为两县交通的大动脉,一些划时代的宾馆、商业中心、金融中心、高档住宅区拔地而起,令人赞叹的一座现代化新城已经崛起在城南的大地上。

  今日天章塔下已崛起一座现代新城(2012年摄)

  回顾过去,放眼现在,嵊州城区早已今非昔比。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嵊县城关仅有面积0.6平方公里;1985年底的城关建成区面积也只有2.14平方公里,区辖人口仅为39000多人;现在的城关新区已辖4个街道,面积已达216平方公里,管辖人口已达21万人之多。

  今天,我们登高望远,站在风雨古塔下,鸟瞰嵊城已是高楼林立,车织如梭,绿地似茵,三江相映成辉。嵊城的60年变迁令人感叹不已,使人浮想联翩,这曾是一座千年的历史古城,这可由斑斑的古城墙和遥遥相峙的古塔为证;还有那千年的唐诗之路、万年的小黄山先民为证,古时的旧剡城而今进入全盛的新时代。

  现在,剡溪两岸70万嵊州儿女又正以全新的理念、睿智的思维、非凡的胆魄、勤劳的双手谱写着嵊州及城区建设的历史新篇章。

  (本文作者:现任嵊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相关文章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