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古往今来话蛟镇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金晓松 2013年03月21日15:24:14 

独秀山北麓桃源乡主庙供奉的“晋王右军”

 

独秀山下蛟镇新农村面貌

  据志书记载:“王羲之尝游乐于此(指刻石山),山顶广平,鹅池墨沼在焉。”“王右军庙在县西桃源乡独秀山之麓,四十六、七两都祀桃源乡主。”故顶有刻石庵,麓有桃源庙。早先山上浓荫蔽日,酷暑如秋。古刹古松,颇有山色独特之秀,故后改称独秀山。原来的王羲之祠,后来就成为桃源乡主庙。旧时独秀山大悲楼和桃源乡主庙分别悬有“右军旧游地”和“右军读书处”金字匾额各一方。王羲之七岁就向卫夫人学习书法。后来,他广采博收,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又对卫夫人的论著进行了更深的阐述。在一定程度上说,卫夫人成就了书圣王羲之。

  独秀山有张稷、张嵊父子墓,墓地坐落于独秀山白泉坞,土名“天鹅孵子”,历代县志都有记载,稷、嵊父子均归葬独秀山北麓。

  张稷(451~513),字公乔,今苏州人。据《剡录》载:“齐永明中,为豫章王萧凝,以贫,求为剡令。会山贼唐寓之作乱,稷率厉部人,保全县境。”老百姓感念他的德行,挽留迁居剡邑桃源乡珏芝里。梁朝建立,武帝即位,官任领军将军,封为江安县子即“江安侯”。

  张嵊,稷之子,家居剡县珏芝里,《梁史》称其“忠臣”。入仕初为南朝梁武帝萧衍秘书郎,继任湘东王萧绎长史,后为吴兴太守。梁太清二年(548)十月,叛将侯景围京城建邺(今南京),进窥浙江。时邵陵王萧纶至钱塘,授嵊征东将军,侯劝嵊投降,嵊断然拒绝,出兵奋击,大败侯军。侯增调中军侯子鉴率精兵二万击嵊,嵊孤军无援,战败被俘,全家十数口尽遭杀戮。天正二年(552),元帝萧绎即位,追赠张嵊为侍中、中卫将军,谥曰“忠贞”。

  据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所修的《嵊邑续修珏芝张氏世谱》考证,记有“始祖稷公仕南朝,齐永明四年(486年)任剡令而宦居剡西珏芝里”。“稷子忠贞公嵊,世居剡珏芝里。其裔孙文彬徒居(城中)绣衣坊”。民国十四年,县长罗毅在珏芝张氏宗祠门楣上题有“张江安侯忠貞公祠”八个大字,崇祀至今。

  三、蛟镇的复兴与发展

  蛟镇在历史文化背景下,历经沧桑岁月。

  其实蛟镇,自宋置镇以来,从来没有消失,先是易“井”为镇,称为“蛟井镇”。那时,名声显赫,鼎盛一时,商贾南来北往,交通四通八达。南宋著名诗人李易赞赏:“剡川图上他年指,独秀山前是我家。”“壮气动贵门,前驱入蛟井。”

  随着社会的起落、变化,蛟镇成为水陆交通的码头,长乐江(旧称西江)沿镇而下,“井桥头”空前繁荣。长乐江变道无常,市镇的地理位置也发生变迁,昔日的繁荣也逐渐远去,集市也慢慢演变成了交通驿站。因时代转化,至近代,嵊长公路建成,蛟镇遂成了一个小车站的名称。

  蛟镇地址上有一个小村,名曰“中高村”。传说西晋年间,随着南渡,一高姓人家在这里落脚定居,经生息发迹,加上很多外地人迁入,很快成了村庄。因地势较高,故称为中高(靠南边山麓有一村名上高)。民国初年推行区村制时,“蛟镇”村称中高村,也有叫做井桥头(是一个几户人家的自然村)。解放初,中高村成立农会;1956年建立中高村高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年代,一个时期中高村与金家沿村合并为金中生产队,1981年全县地名普查时,中高村因属重名(城郊另有中高村),复以“蛟镇”为村名。蛟镇,初为甘霖公社辖下的管理区,后为蛟镇公社(乡)的行政建制,地域范围扩大到环独秀山一周的十几个村。它既是公社(乡)的名称,又是一个村的村名。

  独秀山集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虽海拔仅157米,然平川旷野,一峰独秀。清代著名文学家叶封桐游独秀山时赋诗曰:“散尽流霞耸碧空,梵王宫殿翠千重。石寒苔护偏旁画,僧定风传缥渺钟。洞口落花三月雨,山腰啼鸟一枝松。右军已往今谁吊,墨沼鹅池没旧踪。”人们不难看出,此乃佛门福地,书圣遗踪。如今的蛟镇,时来运转,已成为一方热土。天乐集团的电声行业,带动整个蛟镇,乃至甘霖地区;农业块状经济遍地开花,农民新房、现代建筑鳞次栉比;以蛟镇命名的中学和小学,在农村首屈一指,成为省级示范学校。独秀山深厚的文化资源与悠久的历史底蕴触发出炫目的光彩。蛟镇,又恢复昔日的繁华与热闹。

  山不高,有“仙”则名,两位名传千古的师徒给独秀山增添了诸多辉煌,造就了文化名山。井不深,有“龙”则灵,“蛟井”虽已易名,今日的兴旺可以与昔日的繁华媲美。

  (本文作者:系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会员)

  参阅资料:

  1.《嵊州新闻网》 金向银《独秀山•卫夫人碑•王羲之读书处》;

  2.《嵊讯第19期》张栽棠 《沧桑话独秀》;

  3.张恒、陈淋著《古剡汉六朝画像砖》。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相关文章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